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杜诗否定副词在使用上具有以下特点:一,一些上古汉语中的否定副词已经消失或正走向衰亡,同时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否定副词.二,同类否定副词在分布上的对立现象已不复存在;三,否定副词的内部分工相当混乱;四,“非NP”式否定判断句仍占较大优势,新兴的“不是NP”式的使用频率还不高.对杜诗否定副词所作的历时研究表明:初、中唐时期是中古和近代汉语之间一个不可忽视的过渡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近代汉语的上限可以提前到唐初.  相似文献   

2.
<银雀山汉简[贰]>第二、三部份中副词的使用情况比较丰富,共有38个,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使用面貌.其中,时间频率副词和肯定否定副词出现的个数较多;否定副词"不"出现的次数高达282次,可见"不"当时在否定副词中占了主要地位;"方"、"尤"、"纯"3个副词不常见于其它汉简材料,这为我们研究上古汉语副词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3.
汉英委婉语语法构造手段之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方式,造成了英汉委婉语在语法构造手段上存在着差异:在形态变化上,英语中常通过动词的过去式表达委婉语气,汉语中缺乏这一手段;在词序方面,汉语中使用无主句可表达委婉语气,英语中不能省略主语,但能用空语类或使用被动态表达委婉语气;在副词和语气词的使用方面,汉语中大量使用副词和语气词生成委婉语,英语相对缺乏;在否定形式上,汉英两种语言中都常用否定词语生成委婉语气.  相似文献   

4.
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用法,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韩语的语序虽然和中国不尽相同,但韩文的汉字和语法却与汉语极为类似。通过多年在韩国的汉语教学经验,当把韩国语翻译为汉语时,会发现韩国语中否定副词的使用对汉语否定副词的使用有参照作用,即"不"和"没(有)"的使用上可以以"时间点"和"时间段"来界定。具体来说,"不"否定的是一个"时间段"的持续情况,而"没有"否定的是一个"时间点"的情况变化。  相似文献   

5.
郑芩 《文教资料》2012,(27):162-164
"还NP呢"构式,可按语义特点分为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和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两类。它是由作谓语的变量"NP"和作状语的程度副词"还"一道构成的一个状中结构。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是从心理期望角度对进入其内的"NP"进行选择的。作为反期望信息标记构式和反预期信息标记构式的"还NP呢"分别具有评价和否定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平妖传>是一部近代汉语文献,一直以来,关于该书的研究成果不多见.笔者经过初步考察,发现其中一些语言现象是有深入研究的必要的.本文对<平妖传>中表最初(本、原等六个)的时间副词系统进行了穷尽式的调查,将单个时间副词作了分类比较分析,并简析了"本""原"等文言时间副词在使用上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7.
《银雀山汉简〔贰〕》第二、三部份中副词的使用情况比较丰富,共有38个,如实地反映了当时的语言使用面貌。其中,时间频率副词和肯定否定副词出现的个数较多;否定副词"不"出现的次数高达282次,可见"不"当时在否定副词中占了主要地位;"方"、"尤""、纯"3个副词不常见于其它汉简材料,这为我们研究上古汉语副词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8.
近代汉语中的否定词位于"被"字之后是一种特殊否定式"被"字句,即NP1+被(+NP2)+Neg+VP格式的句子,这种句式的产生与"被"字的虚化程度和焦点表达有关。这种句式的消亡可以归结为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要求,以及"被"字的现实标记性与否定词的非现实标记性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杜甫诗中的副词词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构词能力的不平衡性。附加构词法在杜甫时代乃至整个中古和近代汉语时期都是一种重要的副词复音化手段,曾经产生了一大批附加式副词,但只有一小部分保存到现代汉语里。对古汉语附加式副词的研究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0.
该文考察了"X都NP了"句式及其扩展式"Y还S呢"的句法、语义特点,认为:"NP"具有顺序义,"都……了"模式表示变化义和主观大量,扩展式表示与预设相反,"X都NP了,Y还S呢"整个句式表示对比和比较。最后确定副词"都"为表示强调的语气副词,并对对外汉语副词教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否定副词“不用”来自跨层结构“不用”.当“X”由NP变为VP,构式“不用X”发生了重新分析,结构层次由[不+(用+X)]变为[(不+用)+X],随后“不用”逐渐凝固化、词汇化为否定副词,这一过程最终在唐代完成.“不用”词汇化的动因是词汇的双音化、使用频率、主观化,词汇化的机制是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中常用来表示"当之无愧;当得起"义的肯定判断类语气副词"不愧",是由跨层结构"不愧"词汇化而来的。"不愧"是在构式"S不愧为NP"中完成词汇化的,其词汇化的动因为句子结构的复杂化,"不愧"后接成分由NP到VP的改变,汉语双音化趋势,汉语韵律规则的制约。词汇化的机制为重新分析。  相似文献   

13.
对"根本"类否定性副词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本"类否定性副词是现代汉语中很有特色的一个小类.它们在否定方式、功用及表达效果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根本"类否定性副词除在语用特点上具有共性外,在具体的意义和用法上还存在着一些差异,具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汉语发展史上,中古汉语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汉语各要素在中古时期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就总括副词来看,中古汉语除沿用先秦汉语常用副词之外,总括副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个体成员的增加;二是复合总括副词的大量使用。中古汉语双音总括副词主要以同义并列构词为主,大多数双音词成为中古汉语的特定词汇,到了中古晚期或近代汉语中不再使用。《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订补》仅收录其中的一小部分,失收词条应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增补。  相似文献   

15.
现代汉语副词"渐"的虚化历程存在两个源头:表"渐进义"的渐1()与表"浸渍义"的渐2(渐)。二者在上古汉语中字体结构相同、音韵相近。字形上,前者在先秦时期发生讹变后与后者字形重合;音韵上,后者历经中古以至近代汉语各阶段逐渐与前者靠拢合并;词义上,动词"渐"在高频使用中发生语义泛化和抽象化,虚化为副词;功能上,在认知图式的思维结构驱动下,副词"渐"表现为描摹框架和修饰框架两种结构形态。汉语"渐变"范畴符合世界诸语言间的类型学语义共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与否定副词数量有限,但使用频率都很高,否定副词和程度副词的共现也是较为常见的现象,但现有的系统中研究文献较少,研究成果也较单一。本文试图整理现有文献中的研究结果,并针对现有研究成果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以及研究不全面的问题试图进行进一步探讨与研究。在常用的否定副词中,"不"主要表主观否定,"没"主要表客观否定,即"不"与程度副词搭配比"没"更加自由,范围也更大,因此选择"不"为否定副词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在考查汉语的否定结构时,我们会遇到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有些否定结构与其相应的肯定形式具有相同的意义,即我们所说的羡余否定现象。这一汉语语法的不对称现象已被许多语法研究者所注意。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常见的一些羡余否定现象作一番整理与补充,简要说明它们的语义和用法特点。一、好(不)……副词“好”修饰一些双音节形容词时,肯定形式与否定形式意义相同,如:A.好不容易=好容易B.好不漂亮=好漂亮C.好不厉害=好厉害D.好不热闹=好热闹然而,表面上看起来都是肯定式等于否定式,实际上却存在着重要的差别,A式的“不”有实在的含…  相似文献   

18.
"即便"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主要表示假设意义的让步连词,在近代曾出现过表示短时义时间副词的用法.本文主要考察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即便"由一个松散的结构逐步词汇化为时间副词的过程;二是"即便"由表示强调意义的连词连用结构逐步词汇化为让步连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镜花缘》是清代百回长篇小说,其语言运用可以反映近代汉语到现代汉语的过渡性变化.本文主要研究《镜花缘》中否定副词“不”的用法.从“不”的使用情况,与其他词的搭配上说明其主要用法,最后得出“不”的主要意义并进行总结说明.  相似文献   

20.
进入近代汉语时期以后,程度副词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上古、中古时期的程度副词逐渐衰落,甚至消失;许多新兴的程度副词逐渐被接受并广泛使用。因此,很多近代汉语时期产生的程度副词一直沿用至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