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实质上就是一个追赶并超越先发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探索中,毛泽东形成了“赶超型”的现代化思想,提出了包括现代化赶超的目标、内容、时间步骤、方式等在内的一整套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成了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探索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郝文武 《教育研究》2021,42(6):4-15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为本的教育正义观为指导,坚持不懈发展教育平等与教育质量、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正义思想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正义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工农的平等受教育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创建工农优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新教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公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教育扶贫、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优质教育等.百年发展,形成系统和丰富的教育正义思想和成功的教育正义实践.  相似文献   

3.
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展开,实质上就是一个追赶并超越先发现代化国家的过程.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探索中,毛泽东形成了"赶超型"的现代化思想,提出了包括现代化赶超的目标、内容、时间步骤、方式等在内的一整套现代化发展战略,构成了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探索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完整的毛泽东建党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理论宝库: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邓小平以他精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根据毛泽东建党思想,紧密结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  相似文献   

5.
苏区时期,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立足苏区丰富职业教育实践,结合苏区革命人才匮乏的实际,形成了以苏区职业教育地位,职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原则,造就文明幸福之人的职业教育宗旨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思想.这些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地位,有助于推进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坚持正确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伟大独创性贡献。新中国成立前后,刘少奇对于如何在中国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作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形成了他自己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这些思想,无疑是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研究刘少奇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思想,对于我们扩大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的进程,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形成了新的科学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把握形势与政策的战略思想是毛泽东在以分析中国革命和建设形势为基础并进行政策活动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辩证唯物主义是毛泽东把握形势与政策关系的哲学基础,人民利益是毛泽东把握形势与政策关系的价值取向,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把握形势与政策关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出发,深刻认识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为生产力,并为生产力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建设道路;毛泽东同志不是机械的唯物主义者,他主张在符合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极大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以达到发展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差别不仅没有缩小,还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在相当程度上就是由于以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称为基础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明显滞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一个难题,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我党第一代领域集体的探索和实践,奠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找到了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作出了农村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小城市的战略决策,加快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后毛泽东领导全党面对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农业大国,就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系统的经济现代化思想。他强调中国的现代化是走自己道路的现代化,是以发展生产力为现实基础的现代化。提出了对现代化建设的体制模式——探索的“新经济政策”,实现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途径——走“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实现中国现代化战略步骤——提出“两步走”的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指导、以独立自主原则为基本立足点、以国家利益的有效维护为前提、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现代化国际战略思想的发展,不仅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零的思想营养,借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而且融注着毛泽东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核心的不平凡的领袖魅力。毛泽东的现代化国际战略思想及其实践,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进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世界格局。  相似文献   

15.
绿色现代化以经济发展、生态和谐、人民幸福的协同共生为价值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最鲜明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从现代化实践中逐步总结和自主探索的治国理政方略,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维度和鲜亮底色,其所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迥异于传统工业文明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绿色现代化探索经历了法制化奠基、发展观变革、实践深入、全面协同四个阶段,具有迥异于西方生态现代化的丰富理论蕴涵。中国共产党探索绿色现代化的基本经验是遵循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与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相结合、坚持自我革命精神与人民逻辑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理念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世界历史”观引领绿色现代化探索,既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彰显出深远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补充乡村教师数量为目的的政策探索阶段,以提升教师质量为重点的政策完善阶段,以统筹配置城乡优质师资为目标的政策深化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政策遵循着相应的演进逻辑——以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推动力的政策形成机制,以兼顾效率和公平为导向的政策价值取向,以政策工具的综合选择和使用为手段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以经济学为主导的政策话语规则.未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师资均衡配置政策发展,应坚持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的非均衡化政策形成机制,追求丰富多元的政策价值取向,政策工具合理选择使用的政策实施过程保障,强化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政策话语规则.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深入总结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性实践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工业化实践为依托,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工业化理论。深化拓展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需坚持大历史观,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工业化实践的整体历史谱系出发对其进行综合把握;需要从学术层面界划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逻辑边界,并在此基础上系统把握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丰富理论内涵。深刻把握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时代价值,既是推动中国工业化理论发展所提出的重要理论命题,更是新时代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创新所提出的重大现实命题,必须把准工业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坚持独立自主推进新时代工业化建设,充分弘扬新中国工业精神。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是与毛泽东本人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积极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调查研究工作作风分不开的。本文着重分析毛泽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形成的关于生态问题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集中体现为对“如何认识和处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关系”这一基本问题的“中国式解答”,其要义是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独特的生态观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哲学根基,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价值取向,以“建设美丽中国与清洁美丽世界”为发展目标,以“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为通达路径,形成了完整逻辑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及其伟大实践也为后发展国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历经百年探索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人口规模巨大、实现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特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