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为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论证法等方法,探讨了高校体育课程实施中的热点问题.认为:体育课选项课教学和体育理论教学网络化是大势所趋;在运动技能的教学中要淡化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方法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引入运动处方模式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实行课程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为指针,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发展特色、创造精品"为该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加强乒乓球教学科研、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同时,注重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扩大课程范围,以终身体育为指导,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形成了多种教学模式,构筑了校园乒乓和体育文化,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体育的了解,提高了体育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锻炼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完美地实现了学生由热爱到融入到享受体育的最佳过渡.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作为高校主要课程之一的体育课 ,同其它学科一样面临着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更新与改革。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 ,采用实验课程、数理分析、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论证高校教学改革要顺应素质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提出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应遵循“健康第一”的原则 ,采用自由选项的方法让学生参加体育课学习 ,结合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提高学校体育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高校体育课改革应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应该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锻炼兴趣、习惯和能力为课程建设目标。体育课程是实施“健康第一”,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确立终身体育目标的现代教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逢轻。体育课程改革应在“健康第一”的理念基础上,开展多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优化课的结构,形成整体性体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深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学生锻炼兴趣、习惯和能力为课程建设目标。确立终身体育目标的现代教学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具体途径。体育课程改革应在“健康第一”的理念基础上,开展多种教学模式的实践,优化课的结构,形成整体性体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典型调查与比较法,针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的特点,以独立学院为例,通过对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的俱乐部学生和非俱乐部学生体质变化的比较,进行数理统计,对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我校俱乐部教学的现状和学生对学习体育的兴趣进行调查分析,表明体育课程采用俱乐部的教学模式具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需要和个人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体质等优点.对普通本科高校,尤其是独立学院的体育课程俱乐部教学新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以瑜伽教学为例,对高校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实验。通过内容选择、交叉分组、团队施教、评价考核四个板块构建建构主义模式下瑜伽团队教学模式。结果显示,从学生对瑜伽课程的满意度以及瑜伽课程对大学生身心发展影响效果等两个方面考察,建构主义瑜伽团队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瑜伽教学模式。它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终身体育技能,同时有利于学生自我认知和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时,对高校体育其他项目的教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安徽省部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丽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2):1670-1672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统计法等研究方法,认真分析了安徽省部分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结果表明安徽省高校体育课在课程实施、内容选择和评价上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指出改革的必然趋势是课程设置应增加年限,注重课内外体育资源的开发,扩大健身领域,减少必修课;以终身体育为指导,多种教学模式并存;充分发展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9.
阳光体育运动理念的提出,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将阳光体育运动理念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并对体育教学课程及教学模式进行深化改革和创新,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有效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本文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革措施,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田径一直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对重庆市中学田径教学内容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中学田径课教学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较单一,学生及老师对田径课程的认识水平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田径课教学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从田径运动的功能和作用上去重新认识,从未来学校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上去重新构筑田径课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在学校体育中的健身价值。  相似文献   

11.
体育选项课教学应注重对学生择业能力的培养.通过改变教学模式、拟定课程教学目标、开发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择业能力,为学生未来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体育技能基础并达到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网球教学实践中,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为指针: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发展特色"为该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加强网球教学科研、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同时,注重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扩大课程覆盖范围,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指导,在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大胆的尝试了体育传播特色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构筑了校园网球和体育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加深了对体育的了解,提高了体育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锻炼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同时也为培养社会急需的、身心健康的体育传播特色人才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在体育教师的指导下的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与健康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教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实践所达到预期的结果,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求学生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置方法,经常参加野外活动.正确认识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是贯彻和实施新课程标准、完成国家人才目标培养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校体育课程创意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高校学生在体育艺术类课程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为切入点,以实践——理论——实践为主线,采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与高校体育艺术类课程特色相适应的创意教学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层的理论思考。此教学模式是以音乐为突破口,运用音乐创设的意境,启发学生的创意,并把创意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实施创意教学模式的指导策略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趋势,分析了普通高校球类项目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体育教学规律以及体育教学进程的实践,认为必须要改变以前"以运动技术为中心"的球类项目教学模式,为以"体育欣赏、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的球类项目教学目的服务,提出了构建适合我国普通高校球类教学的"多媒体—分组比赛教学模式",以适应新世纪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定向运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高校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现代教育思想、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以及现有的教学研究实践的成果为依据,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构建定向运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加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教学模式的改革,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坚持为高年级学生开设课程,加强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等,以适应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的改革核心是课程改革,积极实施选项体育课的教学模式,符合体育教学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新目标的改革趋势。就学校开设选项体育课进行调查分析,总结了开设选项体育课是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并对进一步改革体育教学形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杨柳 《职大学报》2012,(3):104-106,90
运用文献、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表明在高职院校开展俱乐部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促进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面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质下滑和"双高"现象越来越严重的现实,在高职院校开展俱乐部式教学模式要明确教学目的和任务,以人文主义、终身体育、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进行分层教学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实行科学化管理,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  相似文献   

20.
运用课程论和体育信息学的观点,采用文献法、系统构建法和实证法,从有效教学基本原理入手,阐述文献检索课发展近30年来形成的有效教学模式,并以吉林体育学院体育文献检索与信息交流课程及教学为例,探析"认知发展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教学组织、实施管理与效果评价,从而为体育文献检索课程的实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