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动力正逐步由传统生产要素投入、出口拉动等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科技创新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我国需要抓紧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等难点问题,以及资源配置重复、科研力量分散等突出问题,在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下进一步优化创新链、产业链空间协同配置,推动区域经济合理和科学布局。文章从空间布局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创新链、产业链区域差异日益扩大的空间格局与发展趋势,发现我国科技支撑能力和创新型产业布局在国土空间上存在错位,创新链内部链条衔接不够紧密,部分产业链资源调配距离长、链条短,以及西部地区难以完全承接融入东部产业链。针对这些特征与问题,文章提出了“抓两头、放中间”的总体布局策略,力求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空间协同配置引导全国经济空间发展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2.
<正>四川省科技厅召开了顶层设计组织重大科技项目情况汇报会议。农村处、社发处、高新处负责同志重点汇报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及公益民生重大技术需求调研论证情况、顶层设计组织重大科技项目进展情况。会议由罗治平副厅长主持,刘东厅长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发展计划处张雄处长汇报了自3月以来,我厅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匹配资金链开展调研、论证产业链创新链的总体情况:截止汇报时,高新处梳理了5大领域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创新是引导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突出人才、技术、资金三轮驱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贯通,科学发展、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管齐下,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做大做强农作物种业、保障粮食安全已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当前迫切需要完善农作物种业国家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相对于农业科技强国已形成以企业为主的农作物种业国家创新体系,我国农作物种业仍面临着国家创新体系大而不强、科技创新效能低下、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创新生态尚未形成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文章在分析全球农作物种业创新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剖析种业国家创新体系制约我国种业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的问题和障碍。建议要充分考虑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的独特规律和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宏观统筹优化整合全国种业科技力量,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政结合、全产业链一体化的中国特色农作物种业国家创新体系;在充分考虑区域差异性基础上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优势,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融合。  相似文献   

5.
运用DEA-HR-LCV三步法模型,测度与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系统内部融合程度及其制约因素。研究结论显示:(1)农业科技研发团队与农户技术效率的提升受制于其规模效率,专业协会组织作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组织,其技术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农业科技推广部门;(2)专业协会组织的融入显著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但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极弱融合”是主要制约因素;(3)农业科技系统内部子系统间尚未实现深度融合,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尤其是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间的“极弱融合”,其原因主要表现为科研及研发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不足与农业科技采纳与应用不足。据此,作者提出了加快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完善、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及构建与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产业链的理论溯源,明晰产业链安全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从研究全球产业链回流化、外流化、多元化、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入手,指出我国产业链发展存在的科技风险,包括传统产业领域产业链完整性遭遇较大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产业链“卡脖子”问题凸显、价值链的层级有待提升等,并认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大环境下,有必要从稳链、补链、强链、控链等视角出发,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强化东中西部产业创新协同;培育产业生态掌控型企业;与西方国家建立和而不同的非对称威慑技术能力体系,形成时刻保有的产业链反制能力,在若干领域形成控制性优势和反制力量等。  相似文献   

7.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对科技创新链、企业资金链和中介服务链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体系。结合天津市实际发展情况,应当从完善科技金融政策体系、鼓励金融机构联动创新、打造全产业链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完备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等方面建设科技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创新链与产业链(以下简称“双链”)融合的背景下,为识别江苏科技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优化人才、资本、技术资源配置,释放科技资源创新潜能,基于科技资源投入和科技资源产出,构建包含1个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的“双链”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分析江苏2011—2020年“双链”科技资源配置水平。结果表明:江苏“双链”在部分年份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较低,同时存在科技资源投入结构失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科技资源投入不足、科技资源知识成果产出有待增加以及科技资源经济成果转化有待提高等问题。根据研究结果,从优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资源投入、转变传统管理机制和提升创新链的产业贴合力等方面提出促进江苏“双链”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科技金融助推科技协同创新体快速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科技金融为研究视角,对江西省科技金融推动科技协同创新体发展的重要举措进行梳理。阐述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嵌入金融链是促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为欠发达地区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资源配置与战略技术联盟:以C3G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国家863计划的发起和主导下,我国创建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发战略技术联盟”(简称为C3G),开展新型移动通讯系统的技术攻关及后续产业化衔接。本文着重从资源配置的视角透析C3G的成功之处,指出战略技术联盟是解决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三者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失衡,实现技术链和产业链搭接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目前对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主导下的战略技术联盟问题尤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创新是引导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突出人才、技术、资金三轮驱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贯通,科学发展、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管齐下,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面向全产业链的“创新链”布局具有紧迫性与现实意义。在此背景下,企业作为极具活力的市场化创新主体,开始向全产业链中的各环节进军。然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与非连续性对企业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提出了严峻挑战,全新资源协同视角下的“创新链”管理框架亟待提出。研究基于有意义的创新(Meaningful Innovation, MI)范式基础,以“意义导向”(Meaning Orientation, MO)为核心,构建企业“创新链”管理的策源框架。研究提出,以意义导向为核心构建的企业“创新链”框架,将有助于实现“产业链”与“价值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显著提升新发展格局下企业“创新链”管理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3.
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以下简称“四链”)深度融合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其本质是降低创新要素跨组织边界流动时遇到的各类壁垒,提升配置效率,更好发挥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增强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文章在系统分析我国“四链”融合问题基础上,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推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化布局和系统性落实;(2)探索建设“大科技中介机构”,构建符合创新规律的议事决策机制和市场化定价机制;(3)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制定,明确责权利边界;(4)围绕产业链和创新链发展需求,前瞻性部署建设人才链;(5)强化财税政策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6)加强应用场景创新,助力提高国产新技术、新产品的市场接受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青海科技创新发展在经济发展、综合科技能力和创新主体能力等方面的基础与优势,并从西部省区比较的视角考察了青海省综合经济实力、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论文提出青海科技发展应重点聚焦制度改革、聚焦特色、聚焦能力、聚焦融合、聚焦人才,围绕资源经济、生态经济、健康经济,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的体系化布局,着力构筑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人才链贯通的产业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科创+产业融合发展高地,以高质量创造引领高质量经济活动,实现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  相似文献   

15.
田开兰  杨翠红 《今日科苑》2023,(2):26-34+74
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全球化是全球经济系统的本质内容。市场、成本、技术和政府等多重因素推动全球产业链布局不断动态调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民族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叠加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重大事件冲击,既有全球化格局受到巨大挑战,全球产业链或加速重构调整。本文回顾了全球产业格局的演变以及全球价值链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展望了全球产业链向区域化、数字化、知识化和服务化发展的趋势;分析了中国产业链总体特征以及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给中国带来的挑战;最后探讨了提升我国价值链水平的潜在策略,包括国家战略层面的引导,突破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约束层面的路径选择,以及畅通内、外循环的宏观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丁雪  杨忠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2):10-18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1995—2018年的创新链相关文献为样本,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通过CiteSpace计量软件对创新链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链的本土研究主要可以分为全球创新链、制造创新链、科技服务、技术创新、创新驱动等11个聚类;创新链研究关注点从产业、创新链到产业链再到创新,基本遵从理论构建到理论应用的研究发展规律;创新链研究的前沿热点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以协同创新与技术创新为研究问题。最后,对未来创新链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3D打印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结构转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3D打印制造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对3D打印技术的特征、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对我国结构转型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3D打印技术发展的战略建议,包括制定推进我国3D打印技术开发应用的国家战略;协同国家科研计划开展3D打印制造技术的研究开发;培养3D打印制造时代的劳动力和创新领军人才;探索3D打印制造技术成果产业化新机制,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价值链的相互融合与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8.
现代渔业创新发展亟待链条设计与原创驱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代渔业是对传统渔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新定位,与农、林、牧业共同构成陆海统筹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发展现代渔业对实现新空间和新资源拓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文章从近海环境、渔业资源以及捕捞、养殖、加工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渔业发展现状,阐述了通过贯穿产业链、问题链、创新链、任务链和价值链的全链条设计,实现现代渔业转型升级、创新兴业的发展理念;从重大科学问题、重大技术瓶颈和四大创新工程等方面,阐释了通过原创驱动实现现代渔业跨越发展的途径;提出了现代渔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建议,以期为我国现代渔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全球创新链进行测度,能够准确衡量各国(区域、企业等主体)的创新水平,并对其创新实践进行指导,但现有相关研究尚缺乏对全球创新链测度的探讨,制约了该领域的量化研究。本文构建了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根据创新链相关理论,将其分解为“科学—技术—产品”环节,提出了“环节—联系—链条”的三层次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用以对国家、区域、企业等主体在某一创新领域的全球创新链中创新情况进行测度与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AI领域全球创新链的例子解释全球创新链测度体系的应用,并基于AI领域案例对中国在AI领域全球创新链中创新状况进行了解读。研究结论丰富了全球创新链研究,并为各创新主体明确发展方向以及国家创新政策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厘清海南省天然橡胶全产业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科技创新链理论设计海南省天然橡胶材料与制品创新中心的运行框架和机制。海南省橡胶制品业基础薄弱,天然橡胶以初级产品形式输出,附加值低,通过天然橡胶材料与制品创新中心整合省内外各种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链促进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形式。天然橡胶材料与制品创新中心实行董事会为核心的运行制度,其研究重点依时间顺序分别是天然橡胶材料创新、乳胶寝具研制、高附加值橡胶制品研发和生产性服务产品开发,覆盖天然橡胶材料与制品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以及产品生产、升级与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