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0名台州学院成教大专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国内成人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均值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差异非常显著。因此,应加强成教大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专业、年级、性别及不同家庭背景的大专生的主观幸福感、信任他人、容纳他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力图对大专生心理卫生状况作进一步研究,为提高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维西县不同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维西县166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l_维西县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青年的心理健康水平;2.维西县汉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少数民族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不明显;3.维西县初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稍差于男生,在强迫、抑郁、焦虑、偏执项目上女生明显差于男生。  相似文献   

4.
中西部地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刘霄 《教育探索》2002,(8):61-62
本根据对中西部地区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指出了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试表明:中西部地区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国内成人常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如男教师,40岁以上教师躯体症状,强迫症状问题较突出;40岁以下教师在人际关系方面问题较突出。因此,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使用SCL——90量表,调查师范大专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原因。提出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徐州城乡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徐州地区城乡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指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本文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测试表明:29%的小学教师存在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其健康水平低于国内正常成人常模,其中主要表现在身体化、强迫症状和敌对因子上;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其中在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大专生作为高等教育中低于本科生的一个群体,其心理问题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通过对大专生心理的特点和成因进行分析,可以研究探讨开展大专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中学教师心理健康与职业压力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中学教师职业压力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4所中学的180名教师进行测试,探讨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师职业压力和社会支持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成人常模,躯体化、强迫、抑郁是中学教师的主要心理问题;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与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相关显著。中学教师面临的主要压力来源是工作负荷、职业期望和考试压力。  相似文献   

9.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我校2006级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732名大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与全国青年和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对性别,文理科等群体进行比较。结果,①我校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整体良好,优于全国常模;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14%;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问题突出。②女生躯体化、恐怖、抑郁症状比男生突出。③独生子女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恐怖因子分高于非独生子女,差异非常显著。④文科与理科学生在躯体化、焦虑、恐怖、抑郁等症状上差异显著。结论,及时对大一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并有针对性地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通过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和时间的调查,论证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身体机能和素质的关系,并发现心理健康障碍是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同时,调查结果说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有助于消除抑郁、焦虑、躯体不适应感等症状,并能增强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因此,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保健方法的宣传和教育;营造良好的学校社会环境;采用娱乐性教学手段,区别对待不同心理特点的学生;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和运动能力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及身体机能和素质。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杨文娇等编制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卷及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6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验。测验表明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存在性别差异,网络成癔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较大。结论:高网络成瘾倾向者与低网络成瘾倾向者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类型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是了解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方法是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院校2010、2011和2012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UPI显示最近三年一类学生的比例大约占总学生数的10%左右,对这类学生需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注。SCL-90结果显示,占10-14%的学生总分显示出阳性症状,得分最高三个因子分别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此,有必要对入学新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五人格问卷(NEO—FF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对湖南4所高职院校679名学生进行调查,以探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与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职学生中症状明显的人不到10%,但有60%以上的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2)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大学生常模之间差异显著;(3)心理健康各因子与情绪稳定性、开明性呈正相关,与外向性、随和性、责任心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和各维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联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不同心理问题大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调节作用的认知状况,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与体育锻炼融合的心理干预途径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心理健康调节作用认知状况不同,进行心理干预时应结合运动项目自身独特的心理调节作用给予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生命愿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与生命愿景量表对不同年级280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并用SPSS13.0软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生命愿景整体水平略低于男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消极生命意义的得分显著低于男生;男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各个年级在焦虑、恐怖和偏执的因子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大学生生命愿景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但消极的生命意义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考察了429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SCL-90十个因子中阳性检出率较高的主要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和焦虑;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敌对、恐怖和“其他”四个雏度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在其他雏度上差异不显著;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2004级1912名学生整体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将SCL-90中强迫症状因子≥2.2分的学生,随机抽取男、女各45名,用不同运动方式,经过6周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干预,比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测中,男生有15.37%、女生有16.87%存在着各种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女生的心理健康差于男生;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等症状。体育运动可以改善身体器官的机能,加强肌体新陈代谢,有助于增强体质,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较快地提高情绪稳定性,减轻强迫症的一系列症状。研究表明,科学的体育运动对减轻强迫症的一系列症状有效,不同的运动项目对男、女生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o)对239名高职大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职大学新生SCL-90除了“恐惧”因子外,其它因子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生的强迫因子分高于女生,有显著差异。高职大学新生人格特征良好.积极。针对高职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提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完善健全高职大学生的人格.提高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某高职2008级护理专业新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探索学校-班级-寝室-学生四级心理教育模式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心理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08级护理专业新生2个班级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年心理干预,分别在新生入学初和在校学习一年后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结果:干预一年后学生心理状况都有明显改善,各因子分均有下降,且除敌对外,各因子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学校-班级-寝室-学生四级心理教育模式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可以在推广的同时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SCL-90量表对276名聋人大学生的研究表明: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大一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大二、大三聋人大学生;来自农村的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来自城市的聋人大学生;特殊高等院校应重视和加强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