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引用中学代数中一系列“零”的概念 ,说明“零”在解题过程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代数解题中典型“零”错误实例归类剖析 ,指出“零”错误所在。对产生错误的原因 ,从数学基本思想与方法的角度 ,阐述了解决“零”错误的基本对策 ,使解题者增强防止“零”错误的“免疫力” ,提高了解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零”在数学中居有特殊的地位.但不少同学在解题中常忽视“零”的存在,因而受到“零”的惩罚,造成失误.这类错误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刊回应     
罗增儒教授指出Ⅲ:我们对“错例剖析”的基本态度是一贯的,主要有4点: (1)解题错误的产生总有其内在的合理性,解题分析首先要对合理成份作充分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零”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解题中常常使用零的特性,但零也有许多“禁区”,在解题时要注意“零”的限制作用,该写的要写,该舍去的要舍,以免造成失误.  相似文献   

5.
张玉敏 《中学理科》2006,(10):25-26
排列组合内容抽象且解题方法灵活多变,在解题过程中及易出现“重复”和“遗漏”的错误。解题后若能经常对比、辨析和归纳,便知有不少题是“形同质异”。鉴于此,下面归纳总结几种常见的排列组合问题解题方法,以帮助学生把握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6.
代数式是初中数学“数与代数”模块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算术思维过渡到初中代数思维的开端,同时也是学习后续其他知识的重要桥梁.所以,加深对初中学生解决代数式问题错误分析,探索防范错误发生的策略,减少解题错误的发生,对于提升学生解题效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数学解题中的错误与数学学习如影随形,只要有数学学习,就会出错。错误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必经之事,但“错误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为教师,要正确分析、对待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找到错误之所在,在此基础上探求正确的解答,变“错”为宝,合理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学生数学解题中的种种错误辨析与归因分析。学生解题出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马虎粗心、疏忽大意?不少人将之简单归因于粗心大意是片面的,事实上,学生作业及考试中的错误往往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如概念不清、双基不实导致的知识性失误,数学素养差、解题方法不当导致的策略性失误,审题不清、书写不全导致的心理性失误等。  相似文献   

8.
解题是数学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是教学反馈的主要信息来源。我们在解题中除了抓类型,抓方法外,更重视对错误解法进行反思与探究、收集与整理,将其进行分类,建立“病例卡”诊断原因,做到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9.
肖星熠 《中学理科》2000,(11):19-20
“零”在初中数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但不少学生在解题中常忽视“零”的存在,造成解题的失误.因而许多命题总是精心设置“零”陷阱,从而构成中考和竞赛中一类考查基本概念和学生辨析能力的“热点”试题.本现归类举例剖析如下,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0.
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已经完成了“以知识立意命题”到“以问题立意命题”直到“以能力立意命题”的发展过程,强调以能力立意命题,更提高了对中学数学“教”与“学”双方的要求,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优化解题思路,提高思维品质是摆在中学数学“教”与“学”双方面前的首要任务。解数学题的两个基本要求是:一要准确,二要迅速,能否在解题前收集到有用的正确的信息,找准解题的切入点,优化解题思路是解数学题的关键。本文就如何拓宽解题思路,优化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1.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学生在解题时.由于基础知识不扎实或思维上的偏差,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此,教师应针对学生常犯的一些隐晦的错误,创设纠错情境,引导学生分析错因,寻找治“错”的良药,在知错中改,改错中防,以弥补学生在知识上的缺陷和思维上的缺陷,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增强思维的严谨性、批判性。  相似文献   

12.
在数学教育中,解题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数学教学中使用的传统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针对该问题事先确定一个并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问题的设计也要保证其答案正确或者错误,并且正确答案是唯一确定的,称这类问题为“完整的”或“封闭”的问题.与之相比,称那些有多种正确答案的问题为“不完全”或“开放式”的问题,这类问题渗透在我们...  相似文献   

13.
一、另辟蹊径。难点化解于比较中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用某个知识点解题时出现了错误,教师如果仍旧用这个知识点去讲解,表面上学生好像理解了,但实际情况却是下次碰到了这个问题,因受某些“强信息”的影响,错误率还是很高,收效不大。此时就要“另辟蹊径”,考虑用另一个知识点去认识它,解决它,往往会获得高效。  相似文献   

14.
徐加生 《中学教研》2005,(10):22-24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对应试者的“能力要求逐年提高”,题海战术的功效明显下降,大量较少思考的重复训练,只能熟练、不能提高,对能力的发展帮助不大.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所谓的回顾,即我们现在说的反思.对解题思路、解题过程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出错误,  相似文献   

15.
李庆社 《初中生》2005,(7M):70-72
由于数式中常常隐含“零”,命题常以此设下“陷阱”,解题时稍有不慎,便会中“埋伏”,出现错误.现以2004年的中考题为例,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数”与“形”是数学中最古老、最基本的两个对象,它们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互相转化。“数”与“形”的结合,能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几何图形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可简化解题过程,达到良好的解题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数学教育理念认为:数学是过程,是活动,学数学就是去解决问题,获得一种体验。要实施这样的理念,“反思”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反思”是指在解决了问题之后,从更深的层面上,对问题特征的审视,解题方法的剖析,解题过程的审阅,解题结果的验证和题形变化的研讨,对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所作的重新思考等。解题后的反思,非但不会浪费学生的时间,相反,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解题智慧。下面就学习三角函数中的反思谈三点认识。  相似文献   

18.
问题被称为数学的心脏,所以解决问题的教学也是数学教学的心脏。在日常教学中,所有的工作基本上都是围绕数学问题的解决而展开的。对学生而言,学好数学的直接表现就是会做数学题目;对教师而言,就是所教学生的数学成绩好。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数学解题教学发生了“畸变”,但“条条大路通罗马”,正确地认识数学解题教学,或许可以使我们少走一些歧路。  相似文献   

19.
刚入学的儿童都知道:‘力表示什么都没有”,所以小学生一直都不在乎零的作用。但是在初中数学中,零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你一旦小瞧了它,它会给你带来很多错误。下面就同学们常错的例题,分析给大家,以供参考。l、在实数中,零是最重要的数之一。…-,一、,,,r正有理数错例:有理数(:二二:”“”““’””—一喷有理数分析:此例忽视了“零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但它是有理数”这个重要概念。2‘零不能做分母(除数)错例:当X=-5或一1时,分式——”“”——““——一2“”“”~ZXt+11X+5。。。。,。芋>U尘>才…  相似文献   

20.
解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已得到普遍认可.长期的解题经验和解题教学的实践表明,完美的解题与广泛的数学联想是密切相关的.对有些问题我们通常说“想不到”,实际上应该说是“联不上”.因此,要想提高解题能力,首先要在解题中提高联想水平.“外形联想”是根据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显露的外形结构特征,联想与之密切相关的另一数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