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城市的发展,经营城市、经营土地的理念应运而生。土地资产作为城市众多客体中最为重要的组成要素,是构成一个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经营城市的核心就是经营土地。政府既是经营城市的主体,又是经营城市的客体,经营城市、经营土地必须有合理的产业结构为依托,将土地经营与城市经营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土地资产的增值潜力。同时要坚持土地市场的统一.树立“只有保护好耕地.才能经营好土地”的观念,经营好土地,最终经营好城市。  相似文献   

2.
《宪法》规定我国城市土地属国家所有,但是国家土地的所有权如何才能在经济上实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资源配置上的效益最大化?城市土地国家所有权与经营权应适当分开,成立国有土地投资经营公司,全面负责营利性的土地经营。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焦点问题是产权的转让,在理论和实践上探索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开,以及产权市场的架构和管理,对于深入改革城市土地开发和利用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设需要投入,按传统方式搞城市建设已不可能,要搞好城市建设,实现投资建设-收益-再投资建设的良性循环,就必须树立城市经营观念,搞活城市土地经营,岳阳作为旅游城市,要加快城市发展,必须克服土地经营方面的问题,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土地供应严格实行市场配置,加强土地纵深管理,加可土地市场建设和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4.
土地经营、资产经营、形象经营和财政经营是中小城市政府经营城市的主要领域。孝义市政府遵循土地级差地租、公共产品、市容环境和资产运作的特点和规律,在经营城市的各个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其成功经验对其他中小城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经营城市     
经营城市的主要内容是经营城市土地、基础设施和无形资产等等.当前经营城市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在经营城市土地中出现了盲目性和短期行为,土地寻租导致一些官员腐败等等.因此,在经营城市中必须正确处理好土地经营问题,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搞好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保护好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从而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健全的土地储备制度是经营城市土地的前提条件,完善的土地经营模式是其重要保障,本针对以上内容进行重点分析并提出了经营城市土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建设需要投入,按传统方式搞城市建设已不可能。要搞好城市建设,实现投资建设——收益——再投资建设的良性循环,就必须树立城市经营观念,搞活城市土地经营。岳阳作为旅游城市,要加快城市发展,必须克服土地经营方面的问题。高度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土地供应严格实行市场配置,加强土地纵深管理,加强土地市场建设和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8.
张晶 《考试周刊》2007,(4):125-126
经营城市,就是把城市中的可经营资源统筹起来进行综合利用和开发,如城市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和旅游资源等有形和无形资产,通过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开发和引进增值,从经营活动中获取收益,并把收益重新投入到城市建设,走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建市场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对经营城市这一概念进行了辨析,并指出经营城市主要应从经营城市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入手,经营好城市土地资源,筹集城市发展资金;要达到经营城市的目标,还必须对我国城市传统的运行机制进行变革;经营城市的最终日标是城市文明的进步,因此,经营城市必须全面树立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最后,作者还对经营城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经营城市、经营城市土地与营销城市,在当前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下,成为政府部门、学者专家们热切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首先明确了三者的概念,从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角度,分析了在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的互动机制,同时针对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各政府部门的电子政务为提高行政效率和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传统的电子政务存在着政府业务之间的信息孤岛、数字鸿沟等问题。GBC管理模式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应用中的一个创新课题,它主要是针对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需求,通过与现有各类电子政务系统的比较分析,提出一种基于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系统解决方案。GBC管理模式强调政府、企业、公众的良性互动,从而有利于创建有序、和谐的城市管理局面。  相似文献   

12.
视觉图像正重塑着城市管理的理念与认知城市的方式,视觉设计已经介入城市公共服务系统的管理实践活动,成为城市管理的有益补充。城市公共服务视觉管理的出现得益于视知觉认知意义的再发现以及视觉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成功实践,它将传统上以文本性语言的形式存在和传递的城市法律、法规、政策、指令等制度性约束,通过视觉设计转化成由图形、色彩、文字所组成的视觉符号,并以此来管理城市。城市公共服务视觉管理有着鲜明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强化服务过程的视觉化、注重服务方式的人性化、提升服务手段的智能化等方面,城市公共服务视觉管理为城市公共服务活动描绘了一个全新的图景。  相似文献   

13.
以土地资本化推进城市经营模式已成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南昌进行土地资本化推进花园城市建设有利于城市的建设规划和城市化,从机制上摆脱计划经济时期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只有产出的困境,形成“投入-产出-再投入”的良性循环。它是解决南昌城市建设土地经营问题,实现盘活存量土地和显示土地资产,促进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分散经营、产权不清、管理不规范、土地征用侵害农民利益等问题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残缺、分配制度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等。基于此,文章提出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外延和内涵、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平衡土地收益分配、完善农村土地管理体系等对策,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其他城市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和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其建设与管理模式.主要论述了南通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原则,报告了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和运营管理情况,总结出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运营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政策措施主要有:完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保证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健全环境管理体系,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注意推动自愿性行动来保护环境,积极推动公众参与环境治理;运用经济手段,制定激励奖惩措施,提高环境治理的效率;合理划分环境治理权限,建立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大量发展环境教育,通过民众环境保护意识,形成民族心理;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科技进步,发展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城市化与土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宪法一方面规定城市的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公益性还是非公益性土地需求,都必须通过国家的征地行为来满足,必须先变成国有;另一方面《宪法》又明确表明,国家只有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才能对农地进行征收或者征用。现行征地制度中存在着这个二律背反,应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城市国有土地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尤其要重视研究解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土地增值的分配、城市化与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农民增收的关系、城乡宅基地同权同价以及粮食安全责任分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从城市土地经营的内涵及现状入手,阐述了城市土地经营的现实问题,以理性的角度和方式提出了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等城市土地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北京明清史料考察北京城市用水民俗,大体有三个特点:一是北京历史上的国家水治和城市社会的历史发展,对城市用水民俗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是城市民间水治依附于宗教性的公共管理,这使城市水治所崇拜的主要神祇,如龙王、关公和土地神等,有时也成为北京传统行业的公共信仰神灵;三是国家资本、中小行业资本与小农结合的投资用水模式,适应了城市社会和外来流动人口生存的多样化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