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交媒体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当下的媒介环境,大学生作为社交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对社交媒介产生了极大的依赖。由于社交网络场域下的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等特征,过度依赖线上人际互动会造成现实人际互动能力的降低,出现与社会隔离的情况。因此,针对大学生“社交”成瘾的现实,一方面大学生自身要学会正确的接触和使用媒介;另一方面,学校和社会应通过给予更对的媒介素养的教育从而改善大学生的媒介使用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四川、重庆两地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媒介接触类型呈现多元化的状况,接触媒介的目的以休闲娱乐和学习工作为主。然而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析批判能力和互动创造能力还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李兴蓉 《报刊之友》2013,(3):138-139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的文献进行综述,归纳总结了现有文献有关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内容。研究发现,现有文献缺乏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成因的调查分析。本文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调查的同时,也调查了社会、家庭和学校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参与和认知情况。最后,本文基于调查结果提出“三元互动”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模型。  相似文献   

4.
陈志勇 《新闻战线》2015,(5):157-158
新媒体成为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群体的媒体接触范围广,接触频率高,从而导致与媒介互动的频率也加快。但是,由于大学生对网络产生过大的依赖性,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对信息的思考及判断。因此,只有加强大学生的媒介接触、媒介互动以及媒介信任,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成长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的新宠,与此同时,新媒体与旧媒体、草根媒体与商业媒体在发展的过程中互相碰撞,互相交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影响着媒体消费者。而这种情况不仅改变了信息传  相似文献   

5.
在媒介融入受众生活,对社会影响越来越深入的当下,媒介化逐渐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论文在对媒介和媒介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媒介化的形成及条件、媒介在媒介化中的角色和媒介化对媒介的影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建构出了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机制.文章认为,媒介与媒介化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改变与被改变的直线性关系,而是媒介与社会互动意涵的进一步彰显,是媒介传播理论在地化实践的一次尝试.在媒介与媒介化的互动过程中,媒介的传播行为渐渐带有一定的社会性, “媒介”也成为社会变迁和社会关系形式中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当代社会是新传媒的天下,当代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主人公。本文首先分析新媒介环境的特性与当代大学生对新传媒环境的认识现状,再以网络作为新传媒的代表分析大学生与其的相处互动,得出大学生的确缺乏足够的媒介素养,最后给出建议,以提高"媒介素养"为重点,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帮助大学生与新媒介环境和谐相处,保证最大化而安全可靠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陈江宁 《今传媒》2023,(11):164-16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越来越依赖各种媒介,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阐述了媒介素养对人的作用,分析了当今媒介发展特点以及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提出高校应着力强化思想引领,规范发布内容、优化校内媒介资源,深化课程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公共资源获取信息、加强大学生与传统媒体的互动等建议,旨在不断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帮助大学生有效应对媒介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8.
媒介技术变革带来了复杂多变的网络融合性媒介环境,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大学生在这一纷繁的媒介环境中经常性地表征着网络娱乐、社交及狂欢沉迷等失范的一面——大学生所处媒介环境及其媒介行为失衡成为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重要问题。依据媒介环境学生态理念推导"媒介技术(偏向)-媒介环境(偏向)-媒介认知和行为(偏向)-媒介素养(偏向)"范式,进而论述通过建构满足大学生身份角色需求的媒介生态(技术与文化生态为主)环境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以发挥环境对大学生的涵化作用,帮助其改善自我媒介环境,以及改善媒介认知、消费和(创新)应用行为——即媒介生态视域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基于UNESCO媒介与信息素养评估框架,设计测量量表并针对大学生进行实证调研,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与最优尺度回归考察影响媒介素养的因素.结果表明,数字阅读时间等变量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及信息评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启示我们可以通过科学引导大学生数字阅读实践活动来提高其媒介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林倩  江颖诗  刘静桦 《今传媒》2016,(1):99-101
积极向上的媒介素养和新闻观对营造和谐的网络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新生力量的象征的90后,正处于信息爆炸、新兴媒介广泛运用时代,人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发生了变化,进而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本文通过量化研究的方法,对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了解90后的新闻观以及媒介素养,研究分析90后的大学生在媒介接触与消费能力、媒介批判与质疑能力、媒介的道德规范与认知能力、媒介制作应用能力、新闻观等媒介素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方法,为整体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对90后形成正确的新闻观以及媒介素养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北京市大学生抽样调查数据,发现大学生对传统媒介和数字媒介公信力的评价无显著差异,但在具体评价维度上,大学生认为数字媒介信息量更大、反映群众意见更加充分、揭露坏人坏事更加有力;在新闻类型方面,大学生更倾向于相信传统媒介上的经济、文教和科技新闻;对于政治、社会、娱乐新闻等,则更倾向于相信数字媒介上的报道。同时,从受众角度分析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因素,发现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媒介公信力评价没有显著影响,但媒介使用情况对传统媒介公信力评价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对不同媒介公信力的评价与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的态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肖灿 《今传媒》2012,(4):43-45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日益加强,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渠道,同时也是当代大学生树立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来源。如何认识媒介及其功能、如何正确地使用媒介……这些都成为媒介素养教育所关注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查阅、座谈等方式,对三亚学院学生的媒介素养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反思,以期推动海南大学生媒介素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国际旅游岛"人才培养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张健 《新闻界》2005,(2):112-113
数字媒介时代是我们当前所处的传媒时代,数字媒介时代从一诞生起就与传统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发生强烈的互动,尽管这一互动过程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生着。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多元化技术特征在赋予大学生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以鲜明时代性的同时,也使大学生在媒介交往的具体行为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如媒介认知度不高、媒介行为及目的的"偏向性"、网络道德自律意识淡薄等。为此我们亟须通过多种策略与途径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充分利用新媒介技术与方式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及时系统地开设大学生新媒介素养培育课程;积极建立基于培养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新媒体心理素养教育;建立以社会、家庭和学校为共同体的媒介素养教育立体网络。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介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置身于媒介社会中,能够理解、辨析、使用、判断媒介传播的内容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非常重要。笔者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陆和台湾多所高校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能分析出大陆和台湾大学生媒介接触行为的差异,并由此出发提出研究结论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现代社会中媒体作用日益凸显及国内外媒介素养研究和教育概况的基础上,结合所开展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与媒体接触的基本情态、媒介行为和媒介素养特点、对媒介素养的认识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彭柳  钟玉洲  郭冰 《东南传播》2012,(11):121-123
通过大众媒介获取信息是当今大学生重要的常态文化消费,及时了解大学生群体舆论形成机制并进行有效引导是重要研究课题。本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以广州石牌地区六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媒介消费习惯与大学生舆情形成的关系,并在议程设置、媒介素养、校园舆情监测机制、培养舆论领袖、建设校媒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18.
闫欢 《现代传播》2008,(2):137-138
本研究试图探讨新媒体视阈中大学美育与媒介素养教育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程度上得以融合与互动的可能性.本研究认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大学生正在对媒体产生更深层面的认知,需要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方面的培养与教育,其中对审美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与美育之间可以在审美素养与能力方面找到融合的基础,二者的互动将对大学生审美观的形成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发展使信息制造和消费的确定性消减.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参差不齐,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已成为信息传播者与传媒教育者的使命.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群体媒介素养的现状与问题及影响媒介素养因素的分析,提出应通过改善学校课程设置、提高校园师资队伍建设、举办校园媒介实践活动等,提高大学生媒介责任意识及媒介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报告——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个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对湖南工业大学学生的抽样调查为基础,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进行了大致描述,并对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