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听到有的老师在批评学生时用“你给我”这几个字,诸如:“你给我把字写规范”、“你给我把作业写十遍”、“你给我老老实实地学习”等等。“你给我”这几个字若出自于其它场合我不敢妄加评论,但是出自于教师教育学生的情景中,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注意。  相似文献   

2.
午睡结束后,冯杰穿完衣服到我身边看我画画,我便和他聊了起来。“冯杰,你这几天表现好像不是很好哟,你觉得呢?”冯杰歪着脑袋想了想,点了点头。“你最喜欢和谁讲话呢?讲些什么呢?”冯杰嘟起嘴,嘀咕:“不知道了,忘记了。”“你不听话,邵老师很生气,你知道吗?”“知道!”“那你为什么不听邵老师的话呢?”“……”“邵老师看见你上课不认真最生气了,你要是乖乖的,像现在这样,那该多好呀!”“嗯”“你还没告诉我,为什么我生气时,你还是不听我的话呢!”“邵老师,你生气的样子真难看!”“什么?”我停下手中的笔,有些吃惊地看着他。“你那么凶,那么…  相似文献   

3.
植结崧 《班主任》2013,(5):39-39
语文课上。孩子们正在做习题。一向乖巧可爱的小菲突然举手,我走到她身旁,轻声问:“怎么啦,小菲?”小菲抬头看着我,委屈地说:“老师,小聪写了一张纸条给我……”“哦。”我不动声色,继续听着。“纸务上写着‘我爱你’……”“是吗?”我瞥了一眼耷拉着头的小聪,安慰小菲说:“没关系,我也爱你,这说明你非常可爱呀!”“可……可是我不爱他啊!”她已经有点抽噎了,看起来难过极了。我只能转个方向,对小聪说:“小聪,你爱我吗?”“爱。”他小声说。“你爱爸爸妈妈吗?”他想都不想就说:“爱!”“你爱我们班每一位同学吗?”“当然爱!”他肯定地说。“那你这个‘我爱你’到底是对谁说的呢?”  相似文献   

4.
“我恨你,恨着你,就像老猫恨小鼠,不管有多少风雨,我都会依然恨着你……”你知道这首《老鼠爱大米》改编后的虽然有点不顺口但还算可以的歌中“你”指的是谁吗?它就是人人厌恶、臭名远扬、凶狠毒辣、歹毒恶劣、不知好歹、“叫”里藏刀、无法无天的可恶的蚊子!俗话说:“知蚊知面  相似文献   

5.
社会始终是由“我”与“你”组成,重建当代社会道德的基本任务,是重建“我”与“你”共同公正的道德理想和实践方向.“我”与“你”对公正道德的实践追求,只有在“我→你”和“我→它”之双重结构关系中展开,并必须以世界的普遍利益权利为最高法则,以完全平等为内在价值尺度、标准和原则,以生存自由为价值(追求)目标,以利益权利分配等同为实践规范,以“我”对道德作为为行动指向.  相似文献   

6.
去年中途我接了九年级一个班。校领导和我说:“相信你能带好,但要有耐心。”  相似文献   

7.
李斌 《大学时代》2006,(1):61-62
“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们自己。”我是一名人生教练,我的职业就是帮助你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建立良好积极的生活、工作心态。[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咳咳……”剧烈的咳嗽几乎使我喘不过气,“咳咳……”又是一阵剧咳,我难受地趴在风琴上,就在我撕心裂肺的时候,我感觉到背上有个小拳头在轻轻地敲着,我慢慢地抬起了头。“郭老师,这样你会好受些的。”怎么……怎么会是他?这个“淘气包”也会……我愣住了。“你怎...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教研实践证明:在教研实践中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创新为动力,以科研为引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职业教育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程勇 《高中生》2010,(5):60-60
我给成人班的学生布置了家庭作业。作业的内容就是对你爱的人说一声“我爱你”。 如果你意识到他们大多年纪在35岁以上,而且他们这一代人从小就认为表达自己的感情是不够“男子汉”的行为,你就会明白这个作业并不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11.
某日在丹佛机场, 联合航空的一架班机因故停飞,机场人员必须协助大批该班机的旅客转搭其他飞机柜台前排满了办手续的人。这时候有一个老兄从排队的人群里一路挤到柜台前,将机票甩在柜台上并说:“我一定要上这架飞机而且是头等舱!”服务小姐很客气地回答说:“先生, 我很乐意替你服务,但我要先替这些排在前面的人服务。”这位仁兄很不耐烦地说:“你知道  相似文献   

12.
馨馨转到我们幼儿园不久,对这里的一切还不太熟悉,所以早上来园,经常抱住爸爸不放,还大声哭喊。一天她爸爸已经回去好久了,她还在抽泣。我便走过去,抚摸她的头说:“馨馨,跟老师说说你为什么哭呀?”馨馨撅着嘴巴说:“我原来不在这个幼儿园,我不习惯这里的老师和小朋友。老师,我要找爸爸,你把我送回家吧。”说着,眼泪又流了出来。那时我刚毕业到幼儿园工作,我一边为她擦去眼泪,一边亲切地说:“孩子,我和你一样。你知道吗?馨馨想爸爸妈妈,老师也想爸爸妈妈,老师的家离这儿好远,都一个多月没回家了……”不等我说完,她停止了哭泣,瞪大眼睛惊讶地…  相似文献   

13.
在我眼中,你是一座丰碑,引领我不断进步;在我眼中,你是一盏明灯,指引我前行的方向;在我眼中,你是一缕阳光,带给我无限温暖与爱意……请以“我眼中的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相似文献   

14.
语音变化有规律,也有例外。在上古,“你我他”韵母都属歌部,声母分属泥母、疑母、透母,所不同的是,“你”的本字“尔”,韵母带介音,“我他”韵母不带介音。到中古,按语音变化规律,“尔”变成日母支韵,“我”变成疑母歌韵,“他”变成透母歌韵,“尔”的分化字“你”却例外地变成泥母之韵。到普通话,按语音变化规律,“你”变成(ni),“尔”变成(er),“我”例外地变成(wp),“他”也例外地变成(ta)。这种变化是在人们时时刻刻使用、感受与收听过程中发生的,对此,语言研究者应给予充分地关注。  相似文献   

15.
邱婷婷 《江苏教育》2022,(31):79-80
<正>“我恨你”开学典礼上,我无意间看到坐在队伍最后的小恒正埋着头,重重地在一张小纸片上写着:“老师,我恨你。”这几个字是那么的清晰,又是那么的刺眼。写好后,小恒又迅速将那张纸片揉搓撕碎,粉碎的小纸片在他的座位下面被风吹得打圈儿。看到这一幕的我也懵了,才相处了短短几日,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突然对我有这么大的仇恨?我实在费解,便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小恒抬起头,眼里泛着泪花,  相似文献   

16.
王体 《今日教育》2012,(12):63-63
“怎么回事.你的门禁卡呢?” “我昨天下午借给了其他班上的同学。”  相似文献   

17.
周末上午朋友来访,送她出门时,她忽然对我说:“该多注意一点孩子了,从她眼中我读到了忧郁。”回到家中,看着正默默玩着玩具的女儿,我轻声地问:“小叶子,你星期天最想干什么?”女儿忽闪着黑亮的眼睛,望了我半天才轻轻地说:“好妈妈,我想你抱着我上街。”说完竟扔下了手中的玩具向我扑来。摸着她软软的头发,我说:“你都3岁半了,上街应该自己走才对呀,每一次上街不也都是自己走的吗?为什么想我抱你  相似文献   

18.
“可怜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呢?”这是小珊迪临死前对“我”所说的一段话中的最后一句.廖建华老师曾就此在《小学教学参考》1998年7、8期合刊上发表了题为《是“他”不是“你”》的文章.文章说既然小珊迪此时说话的对象由“我”转向了小利比,就应当把“你”改为“他”.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因为这里用“你”不用“他”,并非如廖老师所以为的“人称混乱”.  相似文献   

19.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我和你》和奥运会一起,打动了无数人的心灵。这首歌并不是一部气势磅礴、黄钟大吕之作,而是一个温暖的作品,关爱和平等伴随优美的旋律被许许多多的人接受和领悟。套用这首歌,教师就应该不断思考和处理“我和你”的关系,在师生之间生成一种温暖和尊重的情感。但现实的教育实践中.师生之间并不是“我和你”的关系,常常是“我和他(她)”,甚至是“我和它”的关系。如果是基于平等的“我和你”的关系,需要的就应该是吸引、感染、影响、欣赏等词汇,而“我和他(她)”或者“我和它”的关系则必然采用加工、塑造、控制、强迫等用语。  相似文献   

20.
开完早饭,我正忙着收拾,我班的茜茜小朋友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毛毛踩我脚了!”由于我手里正忙着干活,便随口问了句:“他向你道歉了吗?”茜茜说:“说了。”我说:“哦!那不就行了,回位坐吧。”于是我接着干活。等我忙完,发现茜茜仍坐在小椅子上,无精打采,一脸的不高兴。于是我走到她跟前,轻声问道:“你怎么了?”她没理我,连头也没抬。我想,她大概还在为刚才那件事而生气。于是我问她:“茜茜,你是不是还在为小朋友踩了你的脚而生气呢?他不是已经向你道歉了吗?”茜茜抬起头,两眼泪汪汪地说:“老师,你还没问我的脚疼不疼呢,毛毛道歉后还说我是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