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志骞 《大观周刊》2012,(8):200-200
师生角色互换,形成一种意识的平等。教师甘做学生的学生,可使师生各得其所:第一,生之所益:①学生为老师之老师,激发生之探究动力;②老师向学生请教,给学生信心;③学生为老师之老师,感师之感,体师之痛,理解老师之难。第二,师之所益:①老师为学生之学生,激发师之探究动力;②老师为学生之学生,学会从学生角度看问题;③教师为学生之学生,感生之感,体生之痛,理解学生之难。  相似文献   

2.
卷首语     
不管你是不是球迷,世界杯必定会带给你别样的激情。赤道南北,大洋东西,人们为之歌,为之舞,为之欢呼,为之癫狂。没有任何活动,能有像足球这样的魅力。它调动着人们的归属感,激发着人们荣誉感。  相似文献   

3.
昔司马温公尝言:“少时惟得高氏《小史》读之,自宋讫隋正史,并南北史,或未尝得见,或读之不熟;今因修南、北朝通鉴,方得细观。”章实斋又言:“通鉴为史节之最粗,而纪事本耒又为通鉴之纲纪奴仆。尝以此不足为史学,而止可为史纂、史钞。”由是言之,为学不可不读史,尤不可不读正史。正史汇刻之存于今者,有汲古阁之十七史,有南、北监之二十一史,有武英殿之二十四史。  相似文献   

4.
庐山之恋     
横看成岭,远近高低。云横九派,浪下三吴。自古及今,迁客骚人,每每相觑,动情各是。风。山坳里,石缝间,孔岩中,悄然相聚,勃然兴起,呼号云天。携万马纠葛之势,载千军卷席之威,怒纵峰峭之谷,疾驰冲冠之巅。山峦为之颤栗,怪石为之掩目,松柏为之折腰,百草为之匍匐。当此之时,众生游客,或僵偾瞠目相迎,或后倾愕然相送,或摇摆听凭处置,或相抱共待飞天。  相似文献   

5.
顾毳 《兰台世界》2016,(18):158-159
当代认识论将知识区分为命题之知与能力之知,如此划分之后便带来命题之知与能力之知之间是何关系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有争论,看法不尽一致。中国传统名著陆羽的《茶经》是一部由能力之知过渡为命题之知的著作,通过此部著作可以管窥命题之知与能力之知之间的关系。并由此探讨以期获得能力之知在当代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为近代学术宗师,其研究方法曰二重证据法,所作《古史新证》云: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训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相似文献   

7.
新闻内容之美谈美为人之创造物,能满足人之心理需要。籍此,人们实现自我、创造自我、超越自我。在此过程之中,个性得以彰扬,精神趋于自由。人格臻至完美。若新闻之美者,则新闻报道艺术之谓也。概而言之,新闻之美可分为内容之美、形式之美与创意之美三  相似文献   

8.
跨越     
从1998年进入电视行业,到现在已经十三年了。十三年对于中国电视发展的历史来说只是一个片段,可对于我,这可以说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这期间,我与电视结下了不解之缘,它让我为之振奋、为之感动、为之付出,也为之奋斗。1998年的夏天,我大学毕业。同年,通过公开招聘,  相似文献   

9.
越公室为帝相之孙、帝少康庶子於越后裔,春秋时期世系为:夫谭→允常→句践→跖与→不寿;范氏出于楚,族属、世系皆未详;文氏为熊氏之别,出于熊坎(霄敖)之孙、武王熊通之子文王熊赀,春秋时期世系为:文无畏→文犀……文种。可见,文氏之族为越公室异姓贵族;范氏之族虽族属未详,然其可别族为氏且仕为大夫者,必为贵族。其中,有传世文学作品者为句践、文种、范蠡,句践属越诸公作家群体,文种、范蠡二子可称之为越公室异姓贵族作家群体。  相似文献   

10.
王伟 《大观周刊》2012,(17):46-46
民事行为在法律上可以分为适法行为与违法行为。适法行为意味着行为人之行为为法律所容许;违法行为意味着行为人之行为违反法律之精神,破坏法律秩序,将为法律所制裁。民法上的违法行为包括侵权行为和债之不履行行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中“违法性”之内涵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冒广生与孟森皆为上世纪著名文史大家,二人虽有往还,然并非契合。二人交游之始,乃为孟森所作之《丁香花》一文,文中于冒广生之言多有批评。而其后,孟森又有函致冒广生,代为澄清厚诬冒氏先辈之词。然冒广生虽全然接受孟森之研究成果,而对孟森其人,则似始终未尝谅解,此亦二氏交游之不见记载之缘由。  相似文献   

12.
41904年(光绪三十年甲辰) 1月6日(癸卯年十一月十九日):天津《大公报》发表社论《说报》,论述报纸的作用,并对“诬我报界”的报纸,和“滥厕笔削清议之席”的报人进行指责。略称: “西国誉报章为政府监督;中国詈主笔为斯文败类。夫报者,诚一国之代表者也。国民程度之高下,智识之开塞,风俗之美恶,要以报馆之多寡,消[销]路之畅滞,记载议论之明通猥鄙为准则,征之西国之所以监督之者,中国之所以败类之者,推求其故,莫不皆有致之之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兰台说     
<正>兰台,非千尺之地,而容万年之史,其功在千秋,亦在当世。故兰台之宫,自古有之,君王以之重,文臣为之荣。观库房之内,装档之具,正中居之,聚合为一,遮光防尘。摇之视其内,整齐有序,书若长龙,盘旋其中。晓百年之事,通万事之理。翻看之,百年历史娓娓道,有多少故事,令人醉陶。  相似文献   

14.
我国近、现代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对于艺术创作发表过这样的观点: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这种说法,有利于我们理解杂文的情趣。王国维说: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勘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15.
唐风 《出版参考》2010,(7):33-33
所有的德行,包括为官之德、为师之德、行医之德、行艺之德……都必须以责任为前提,或以责任为载体。人类的理想、目标、道德、纪律,都只能通过履行责任体现出来。可以说,没有责任,就没有一切。  相似文献   

16.
〔原文〕祸莫甚于内叛,奸莫甚于中立,二者之罪孰为大?曰:“中立之罪为大。”是何也?内叛之罪易见,中立之罪难知。人臣之叛君即仇者,五尺童子皆知疾之。虽所谓仇敌者资之以集事,亦未尝不赏其功而疑其心也:“今日为我所诱而叛君,安知他日不  相似文献   

17.
广播录音散文是常见的广播表现手法,它的广播特点浓郁,音响丰富,能在数秒内抓住听众。本文以两件获奖节目为例,阐释广播录音散文的真实之美、音响之美、音乐之美、文学之美和地域之美。  相似文献   

18.
陈列于河南博物院的四神壁画(又名四神云气图),是河南博物院的九大镇院之宝之一,出自河南永城芒砀山西汉梁国王陵区柿园汉墓。此壁画规模之大,时代之早、保存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绘画艺术之高超,为汉墓中所罕见,实为古代艺术品中的佳作。  相似文献   

19.
小城产故事,大城出人杰。上海不仅人杰辈出更是故事多多。时尚之都,创意之都,革命之都,金融之都……,似乎每一个桂冠都是为他准备的。一个多世纪以来这里的故事一直牵  相似文献   

20.
《中国记者》2015,(3):9
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博士张光辉撰述的两本集子,集纳了作者从业几十年的实践足音、理论思考以及遴选出的精品佳作。前者出版更早些。正如作者所言,"今日所谓‘为之不易’,是感慨于坚持之不易,坚守之不易,坚定之不易"。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行走在求学为文路上,为党的新闻事业不懈奋斗的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