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杨建国  赖学鸿 《天中学刊》1999,14(2):69-69,75
师专体育专业的教育目的主要是为初级中学培养合格的体育师资.体育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基础体育教育的承担者,对他们进行积极有效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直接关系到未来基础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为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实施国家教委“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目标,我们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制订了较为详细的培养计划:前三个学期每学期安排每周2学时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共104学时;第四学期安排30天教育实习.具体培养计划如下.1专业技能的训练(1)正确运用口令…  相似文献   

2.
杨文华 《山东教育》2013,(Z1):16-17
教育是一门专业,教育需要赢得专业的尊重,走向科学合理的专业发展之路。对教育的非专业化认识,是现状不可回避的认识问题。李希贵在《让教育赢得专业的尊重》一文中谈到,一些非教育界人说:"要我对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提建议,我确实外行,但对教育我还是有话要说。"这样的表述,很显然是社会对教育作为一门专业缺乏认识,是一种偏见,需要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以自身的专业魅力,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3.
彭鄂湘 《湖北教育》2009,(10):10-11
我和《湖北教育》的相遇很偶然,也很特别。在大学我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那时。我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教师。由于家庭贫困,暑假我就在一家废品收购站打工.当时我的工作是收捡书纸并捆扎堆好。闲暇之余我会随手翻捡一些书看,以打发时间。一天,我发现了几本很陈旧的《湖北教育》,正准备扔在书堆上时,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2008年度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专业的计划中,所设置的招生专业共计有376个。旅游类和财经类中的一些专业集中度很高,信息类在专业设置上有同质化的趋势,应用技术类所开设的专业占所总招生专业数的31%,但专业种类很分散,设计类的专业在开设种类上还不很充分。以产业升级为背景来进行专业的建设。是高等职业学院在进行专业建设上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5.
师范学院毕业后,我到一所乡村中学教书。为了把课备好、上好,我常常到图书馆阅览室翻阅报纸杂志,以寻找一些有用的资料。时间长了,我发现《广东教育》给我的帮助很大。这是一本办得很大气,很权威的杂志,与我的教育专业和课堂教学关系非常密切。我想自己掏钱订一份,可是我当时的工资很低,每月只有486元。除了日常生活开支,每月所剩无几,有时还不得不借钱度日。无奈,只好常常跑图书馆。但是,拥有一份自己的《广东教育》却是我十几年来的一个梦想。后来,经济条件改善了,我毫不犹豫地自费订阅了一份《广东教育》,最初是几个月一订,后来就是半年…  相似文献   

6.
因为家庭贫困,高考时我填报了一所师范院校。这所学校设有几十个专业,填报哪个专业呢,我一时拿不定主意。很想了解各个专业的情况,填报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可是招生资料上没有这方面的介绍。后来,我看到招生计划中有一个“特殊教育”专业,这“特殊教育”是干什么的,我一无所知。于是我就想当然地认为:“特殊教育”会比一般的教育更有学问,会比一般的教育更有发展前途。于是,18岁的我便在志愿表上填写了“特殊教育”专业。进了大学后我才知道,这个“特殊教育”专业并不是特别有学问、特别有发展前途的专业,而是针对非正常智力儿童的教育,所以…  相似文献   

7.
从重知识的传授到重能力的培养再到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这一发展过程,体现了高等教育认识上的深化。在现实中,构建“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中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目前,理工院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在认知上存在问题,本文认为在占课堂教学主体地位的专业教育中,贯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教育,使科学人文化是最佳选择。通过转变专业教师认识,全面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在课堂教学每个环节渗透人文教育,是理工科院校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重要途径,而专业课教师是大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方面军.  相似文献   

8.
王珂 《时代教育》2007,(6Z):57-58
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做为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就是培养实用型、技艺型人才的摇篮.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因此.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强调技能的培养。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具有一定模具专业技术的工人很抢手。但是我国在模具专业教学方面起步较晚,还没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教材。现就我们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谈谈在模具制造维修专业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看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成长有痕     
在个人的专业成长中,“名师之路教育科研沙龙”是我非常重要的一个驿站,这四年时光也是我工作以来最值得怀念和回味的一段日子。如今,自己已经成长为南通市学科带头人、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盘点这些年来的收获,我感到自己过得很充实,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专业选择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专业选择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高考制度为基础的一般专业选择模式;二是以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代表的专业选择模式。本文以北京大学调查数据为基础,主要对"元培计划"专业选择模式在实际运行中的效果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专业选择模式应该由以往过分重视"专业教育"逐步转向注重"通识教育"的同时,重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平衡的方向发展,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中专校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五年制高职作为教育部认可的稳定学制,近年来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2001年江苏省五年制高职共招收2.8万人,今年计划扩大到3.8万人。其中电大0.7万人,职教中心校0.3万人,而普通中专校和高职院校将招收2.8万人。为促进五年制高职教育健康发展,江苏省颁布了《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将着手创建30个五年制高职示范专业和一批合格专业。然而中专校要办好五年制高职还面临着种种挑战。首先,五年制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产品”还处于成长期,要得到学…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离不开教师的个人努力和幼儿园有计划的培养.我认为,在行动和反思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是有效的方法,可以从改变思维模式和教育行为两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将CDIO教育理念应用到高职教学中,分析了引入的可行性,并以高职烹饪专业为例,根据烹饪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阐述了CDIO的内涵、专业培养计划、项目设计、课程群设置、教学方法、实训场所建设等诸方面内容。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的烹饪专业人才提供借鉴,也是对CPIO教育理念引入高职教育非工程类专业的一种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目前,美术系高职教育设立两个专业:装满艺术设计专业和电脑美术设计专业。我系在1994年设立了装潢艺术专业(即非师范专业),到今天已近10年的教育历史。但是从专业的设置方面,依据市场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培养合格体育师资的重要环节。调查发现,目前体育专业在教育实习中普遍存在着计划安排不合理、与中学体育教学实际脱节、形式单一等现象,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的目标.既是提高教育素质、改善教育质量的一条重要举措.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如何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呢?我认为主要是三个环节,即“专业引领——课堂实践——教学反思”.这三个环节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是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循环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专业思想教育既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环节之一。许多高职院校都很重视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与其相关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但是具体到某个专业的研究则较少。因此,通过结合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分析该专业目前在专业思想教育上的成就及不足,探索了在新时期应该采用的新途径和新方法,进而提高专业思想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读了《今日教育》杂志2012年第1期的封面报道《民生导向幸福启航——2011,民生重庆的“幸福教育学”》后,我才知道在我们乡镇学校实施的“上挂下派”“顶岗实习”“国培计划”等一系列做法.原来都是重庆市教委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的组成部分.目的是全面提升城乡教师的专业素养,让教师幸福从教。这让我既振奋,又惶恐。  相似文献   

19.
声音     
<正>近读《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4年第5期"独家策划"《专业精神:苏派校长应有的追求》等几篇文章,很受启发。这组文章再一次让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视线聚焦到这个话题上,再一次让我的思绪回归到前几年我曾一度关注的主题:校长要从事务经验中走向专业智慧。文章引发我强烈的共鸣和深深的思考:作为一位校长,必须是教育研究的行家、学校管理的智者,同时也应该是优秀人格的体现者和精神引领的首席,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同伴们为了高远的目标思与行。  相似文献   

20.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参加工作32年来。我沿着教育科研之路拾级而上,从关注鲜活的教育案例起步。到从众多案例中发现突出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再到从教育实践和专题研究中提炼研究课题,以科研的方式探求教育规律。教育科研使我从一个年轻教师成长为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和全国模范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