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报纸上新闻少,有人就怪记者不爱写新闻,只爱写通讯;还分析说这是名利思想作怪。编辑部消息短缺、通讯积压的现象,确实常有,但原因何在,需要好好分析,完全归咎于记者是不当的。近来听到一些记者同志的反映,他们并非不爱写新闻,在新形势的鼓舞下,大家都跃跃欲试。有的记者保证:只要领导一声令下,他  相似文献   

2.
报纸是新闻纸,报纸上的新闻体裁理应消息唱主角。然而就目前来说,新闻界显然对消息的现状不甚满意。一是一般化的消息多,生动可读的消息少;二是长的消息多,短的消息少;三是通讯多,消息少。于是许多新闻单位采取措施,提倡写消息、写短消息,实际上是在呼唤消息主体地位的回归。由此可见,写好消息、写短消息并非轻而易举,否则就用不着大力提倡了。消息主要在于叙  相似文献   

3.
报纸上的消息写得一般化,这是个老问题了。近些年来,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消息明显比过去短了,新了,以现场短新闻为标志,为消息的创新开辟了新的途径。但是,应当看到,报纸上质量上乘的消息仍然较少,而一般化的消息较多,长风亦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些记者、通讯员不大重视写消息,认为是雕虫小技,没啥写头,没有分量,而喜欢写通讯等大块头的东西。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比如近些年有的新闻单位在评职称、评先进时,比较看重大块头,长通讯,谁的长篇报道多,就意味着干得出色,就有竞争力。因而形成了好消息少,千文一面  相似文献   

4.
人物消息是以消息的形式报道新闻人物、反映其思想和事迹的新闻体裁。近年来,笔者发现众多报纸中,人物消息少得可怜。许多通讯员、记者一涉及写人物,首先想到的就是人物通讯、人物特写。这也许是“消息写事,通讯写人”的说法给人们思想上留下的框框。对先进人物,可以用人物通讯来反映,也可以用人物消息来报道。用通讯介绍人物,固然写得生动活泼、具体细腻、富有文采,还可以较深地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但笔者以为,它毕竟不是报道人物的唯一写作形式。采用消息的形式不  相似文献   

5.
看报与写稿     
许多通讯员常常为身边没有写作参考资料而埋怨,为没有老师指导而苦恼。殊不知,他们只要学会了阅读报纸、学习报纸,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报纸是一本最好的新闻教科书。你不会写消息么?请看报纸。报纸上消息、通讯、评论……无一没有。每天认真看几篇消息,看上几个月,你就会顿然领悟:原来写消息要有导语、背景、主体、结尾,要快,要用事实说话,等等。笔者刚搞报道  相似文献   

6.
谈起写消息,不少记者和通讯员常常产生这样一些看法:有的认为,一条消息几百字,登在报上只是一个“豆腐块”,没有什么分量,更起不了什么作用;有的又觉得,写消息比较简单,找两个例子,再加上个“帽子”就成了,用不着下什么功夫采写,也显不出自己的水平……这些看法反映出两个问题:一是对消息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二是对如何写好消息更是不甚了了。 在一次讨论新闻改革的座谈会上,有位报纸副总编的发言,较好地回答了前一个问题。他说:“新闻是报纸的主体。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采访札记等多种新闻体裁。但是新闻中的主角又是消息。这不是哪个人的主观意志说了算的,而是  相似文献   

7.
《辽宁日报》是我每天必读的报纸,也是指导我工作和学习的良师益友,每逢把它拿到手里,总感到它沉甸甸的有分量又内容丰富,语言朴实,有一定的可读性。以1997年12月9日的报纸为例,第一版共刊登10条新闻,有通讯、有消息、有省内要闻,也有国内要闻,看后颇受教益。由记者部主办的二版,刊登12条新闻,取材入时,短小精悍。政法部主办的三版,也登了12条新闻,消息、通讯、评论品种全,写得深。五版社会新闻,在6条消息和通讯中,有  相似文献   

8.
学会评报     
评报,就是评论报纸,研究新闻业务。许多通讯员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眼睛只盯在写作技巧上,殊不知学会评报,是提高新闻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评稿的内容和范围1、评消息。报纸是新闻纸,是以发消息为主的。我们首先可以看报纸上发的消息数量多不多,对读者提供的信息广不广。《羊城晚报》一版的消息短而且多,平均每天二十二条左右,高出同类版面的报纸。还要看消息快不快,写得好不好,有哪些新的突破。2、评报纸上的言论。言论代表着编辑部的声音。我们可以评论它的针对性强不强,写得活不活,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通讯式的消息?顾名思义,就是看起来像通讯的消息,也可以说是用写通讯的形式写的消息。通讯式的消息,我有时也叫它消息式的通讯,也就是用写消息的办法写通讯,这种通讯看起来很似消息。这就是我对这种新闻体裁的“土解释”、“土定义”。在新闻理论研究方面颇有造诣的白庆祥同志在一篇文章中这样来概括通讯式的消息:“总而言之,它是用消息和通讯的两种文体交叉的写法写作的新闻文体。它既有消息主题的客观性、严肃性,又有通讯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性。”他还称赞说,这是我在新闻体裁写作方面的突破和创新。这种赞扬让我有些汗颜,因为这…  相似文献   

10.
1992年以来,我评阅了上千篇人民日报新闻函授学员的来稿,近年又对几家报纸固定评报,最大的感触在于:我们的新闻作者,不论是通讯员还是记者,首先需要加强的不是写作技巧,而应是积累文科的基础知识(另外还需要一些自然科学常识)。多数作者写出来的新闻稿,虽然形式上像消息或通讯,但总  相似文献   

11.
有人说,言论是一张报纸的“旗帜”,它代表着报纸的质量和水平。无论是地方报纸,还是军队报纸,无不把写好言论作为办好报纸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近几年为一些报纸撰写言论的情况,谈点粗浅体会。首先,要弄清什么是言论?言论也就是通常说的以新闻评论为代表的论说文,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就党和政府、方针、政策、重大决策,或重大的新闻事件、工作经验以及有关问题等发表言论的一种文体,既“评”又“论”,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比消息、通讯等体裁,更直接代表编辑部或署名作者发言的一种体裁。所以,新闻界一般称言论为…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评价一家报纸的思想水平,我们往往首先看其新闻评论的水平。但近年来,不少报纸,尤其是地市级报纸,新闻评论成了弱项,并常有“断炊”之虞。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新闻评论队伍青黄不接,特别是作为正规军的记者,写新闻评论不多。很多记者误认为,记者主要从事消息、特写、通讯、报告类的采写,撰写新闻评论是评论员、编辑和总编们的事。所以,很多记者不大写新闻评论,有的记者进新闻单位好几年了,还不会写新闻评论。 新闻界通常有一种看法:不会写新闻评论的人不能算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不写新闻评论的人不能算一个称职的新闻工作者。这就要求,记者不但要会写新闻评论,还要多写新闻评论,写新闻评论本是记者的题中之义。人民日报社社长邵华泽在《党报新闻  相似文献   

13.
第六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工作给评委们留下的一个深刻印象是:与历届相比,所有送评作品的整体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消息作为新闻写作中的弱项,这个基本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消息、言论纷的评委们指出:现在许多新闻单位比较热衷f抓热点透视,策划系列报道,搞长通讯、大特写,在消息上下的功夫不够C对于重大题材、重大典型的报道.总觉得写消息不过瘾,没深度,分量轻。可以说,对消息在新闻纸上的主体地位的认识,还远没有到位。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消息本是报纸的主要体裁,可在一些编辑部里消启、却常常成为“缺门货”,编辑手头…  相似文献   

14.
去年12月23日,原铁路文工团舞蹈演员李艳萍,举行个人时装设计表演,确实是一条新闻。主办单位之一的光明日报发了消息,许多报纸的记者也写了消息或通讯。光明日报的消息最简单,标题是:《李艳萍时装设计表演会举行》;人民日报的通讯则是:  相似文献   

15.
还是前几年的事,有位读者向某报编辑部写信,说该报某月某日二版无新闻。 乍一听,觉得有点怪,报纸是新闻的重要载体,怎么能说整版报纸无新闻呢?后经有关部门查阅,该日二版上刊载大小九条消息,有写前段时间国有企业扭亏增盈的,有报道头一年农业生产成绩的,等等,细读这些消息,有个共同点,没有选好新闻由头,新闻价值低,新闻时效性差。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写消息不仅要选择那些具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还需要选择最佳角度表现这些事实。然而我们也常看到报纸上有不少“消息”报道的并非新近发生的事实,也未能深入挖掘新闻事实所包涵的价值。比如,有条消息报道某县发展酸梅的事实,说该县前几年为优化生产结构,看好酸梅的发  相似文献   

16.
报纸,又称新闻纸,顾名思义应该以刊登新闻为主。文化大革命前,一般报纸上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新闻特写等),约占整个报纸版面的百分之六十左右,评论、理论文章同新闻的数量相比大体是一比三或一比四。前些年,新闻的篇幅下降到百分之四十左右,有时甚至刚达到百分之三十,这当中真正算得上新闻的又寥寥无几。粉碎“四人帮”以后,报纸上的新闻,不仅在内容上有了根本的改变,数量也有了较大的增加。但如何增加新闻的比重,突出报纸的特点,发挥新闻在新长征中应有的作用,仍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新疆铁道报》编辑部,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每一期报纸要做到版版有言论。这里指的“言论”,就是新闻评论。新闻评论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报纸上的新闻评论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述评等文章的总称,它和新闻报道、消息、通讯、调查报告等是报纸上两种主要的文字体裁。新闻报道是主体,新闻评论就是旗帜,是灵魂。新闻报道主要是报道事实,新闻评论主要是发议论,讲道理。新闻通过对客观事实的报道,体现编辑部或作者的思想观点,特点是用事实说话;评论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问题和事件的分析论证,直接表明  相似文献   

18.
去年12月23日,原铁路文工团舞蹈演员李艳萍,举行个人时装设计表演,确实是一条新闻。主办单位之一的光明日报发了消息,许多报纸的记者也写了消息或通讯。光明日报的消息最简单,标题是:《李艳萍  相似文献   

19.
为何提倡消息主标题实题化在报纸上,消息、通讯和言论担负着传播工具的主体任务,其中消息又扮演着主角。消息是新近发生、发现或变动着的一种事实的传播。如果把一张报纸比作人的脸面,标题则好像长在脸面上的眼睛。眼睛炯炯有神,才有可能引领读者的视线移动,唤起读者的全神贯注。消息的概念和标题的功能,决定了消息必然将最重要最精彩的新闻事实投映浓缩到标题上,而且首先体现在主标题上,也就是本文所议的实题化。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报纸之所以称新闻纸,可进一步地解读为:求知为本,审美位后。制作消息主标题无疑要“美”,但奠定基石的无疑…  相似文献   

20.
所谓新闻评论,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就新闻事件、工作经验教训或有关问题等发表言论的一种文体,既“评”又“论”,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它是比消息、通讯等体裁,更直接代表编辑部或署名作者发言的一种体裁。所以,新闻界一般称评论为报刊的灵魂、旗帜或声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