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道德教育的宗旨在于教人如何过自由的生活,规训与交往,这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形态,也是当今道德教育中十分常见两种方式。它们分别对应于"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两种观念。建立在对现代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审视基础上,结合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理论,从规训与交往的视角反思现代道德教育,从而为走出道德教育实效低靡的现状理清思路,这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自由与纪律的关系一直是教育教学中的关注点,追寻课堂中自由与纪律的历史渊源,西方教育呈现的是强制走向自由的教育,而我国呈现的是“规矩”走向“规训”的教育。透析我国规训化的教育现状,主要表现在课堂格局的设置、僵化的教学、精细化的规章制度。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学生自由发展的可能、教学策略的构建、课堂纪律的制定,探寻课堂教学中自由纪律的当下选择。  相似文献   

3.
现代性以“理性的扩张”为主要特性,以“纪律组织”为主要手段,以“机械的物化的世界”为主要表征。在现代性语境之下,学校这一规训机构,因其在封闭、规训和监控之下机械运转的,理性化、标准化、符号化生存的特征而被赋予“工厂”和“监狱”的隐喻。而警惕工具理性对现代学校教育的异化,尊重鲜活的、个性的、独立的生命个体,实现教育过程中的对话与交往、独立与自由,倡导正常价值理性的追寻.则是抑制教育异化的可能策略。  相似文献   

4.
学生自由既是现代社会权利保障的根本要义,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学生自由具有三重含义:学生与教育内容作用时的学习自由,与教师互动时的交往自由,以及处理自我关系时的精神自由。充分享有自由的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在学习、交往和精神活动中能够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试、自我建构,发挥完善自身的积极主动作用。因此,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己任的教育,必须以学生自由为核心,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诱导启发学生公民权利意识的觉悟,建立适合学生精神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实现最大可能的学生自由。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一些课堂规范诸如课前背书、师生问好、击掌示意等现象呈现,并对这些现象加以反思。认为这些课堂规范禁锢了教师的行为,同时也是教师规训学生的中介。教师和学生在这些规范之下,双方都失去了自由,教师变得不知变通,而学生被老师当作“物”来规训,失去了个体的精神自由。  相似文献   

6.
自由与秩序的关系是确定和谐社会性质的重要条件。道德教育是否有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取决于我们追求“何种社会和谐”。传统道德教育本身就是追求基于服从的和谐社会,这是有一定作用的。正确的提问应该是“道德教育如何有助于基于自由的和谐社会”。对于基于自由的和谐社会,强调自由的现代道德教育的作用就不是那么明确。具体而言,个人与社会的不和谐,往往是道德教育的时机;道德教育的批判性,使得它有可能使社会分化合理化。另外,“道德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说法,存在一种逻辑上的矛盾,即把社会问题的解决诉诸于个人道德的改善。能否实现道德教育与社会和谐的良好互动,取决于我们对“何种社会和谐、谁之道德规范”这一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大学道德教育过程中实施的“导师制”是指教育者作为平等的交往主体介入学生的生活,并与学生作真实的教育性交往,在交往中关怀学生德性生长、促进学生的德性完满的道德教育制度。在大学道德教育过程中实施“导师制”可以弥补大学道德教育过程中德育性交往的不足;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性完满;可以提高大学道德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8.
乡村教育转型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脱离不了彼时的社会环境,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始终受社会结构的多方因素影响。在规训带来的秩序与自由的摇摆选择下,乡村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历史遗留问题与现代发展瓶颈的双重夹迫,急需实现现代化的教育转型。考虑到乡村社会的现实环境,欲实现其教育转型,照搬城市模式与放任其自由发展均非可取之举。因此,在转型路径的选择上需在模仿城市与自主创新之间寻求平衡,消释乡村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礼治”与“法治”并举,合理规训当前的乡村教育环境;以精准服务体系对接乡村教育,从而在社会规训提供的秩序基础上实现自主能动性的自由,构建独具乡村特色的教育转型。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验式道德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校体验式道德教育要求教师创新课程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手段”的道德教育教学新理念;要求教师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导演”,铭记“导”是主线,“演”是手段,“和”是极致;要求教师有效整合课内外教育资源,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家庭生活和日常交往中体验,让大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努力实现道德教育的互动,更好地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和道德践行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0.
课堂中的表扬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行为和认知的赞扬和肯定,更是一种实现教育教学目的的手段,如果他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自由,就会表现为一种标准化和生产性的规训方式。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知识和权力“共生”关系在教育中的运作载体,这也为表扬的“规训化”提供了环境基础。这种规训的形式主要通过“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和“检查”等方面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交往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教学即交往”的观点得到了我国教育界的普遍认可。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对师生、生生人际交往理论创造性运用的一种实践形式。囿于对交往理论中关键词“自由”“自觉”的理解不到位,当前的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诸多“伪自由”“伪自觉”现象,为此,进一步厘清概念,并在教学中致力于唤醒学生“自由”“自觉”的意识,是将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推向深入的前提和必需。  相似文献   

12.
规训与自由这组对立,在历史的反思中逐渐受到规训的冲击,教学从深度完整状态逐渐走向身体与灵魂割裂的现实境遇。重新认识规训与自由张力平衡的必然因素,探寻规训教学与自由教学张力平衡的现实标准,揭示现实教学的多重困境,在生命成长的基石上建构教学发展的新理路,为教学生命主体的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价值导引,为规训教学和自由教学的张力平衡寻找支点。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休闲是依赖现代科技发展而来的新型休闲样态,已日益演化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休闲现象。从福柯规训权力理论视域看,网络中经常出现的“猜你喜欢”等精确推送,实质是网络平台运营商(或广告主)利用深度学习算法、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对网络休闲展开的“规训”。后者的发生包括设置标准、划分对象、规范行为和内化标准等环节,相应的内容涵盖休闲知识的掌握、休闲空间的分配、休闲活动的控制和休闲权限的赋予。相较福柯规训权力理论视域中的社会“规训”现象,基于网络社会发生的网络休闲“被规训”,呈现规训时空的即时化、规训对象的符号化、规训手段的多元化以及规训目标的资本化等特征,并在层级监视、惩戒裁决、效果检查等方面具有自身实践逻辑。基于以上分析,可从破除成见、建构机制和营造生态等方面超越,从而更好地推动现代社会的进步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存在混乱与无序、放纵与极化、极端自由思想等问题,根据主体间性理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予以矫治:在网络道德教育目标上以培养具有“人类和谐”观念的人;在网络道德教育内容上要教学生学会宽容;在网络道德教育实践观上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  相似文献   

15.
传统道德教育由于受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影响,学生被看做是教育的对象,是被认识的客体,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个体生命性。现代道德教育则又矫枉过正,学生被置于中心地位,教师则保持价值中立,它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权利,而忽视了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不论是传统道德教育还是现代道德教育都忽视了道德教育主体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作用。而主体间性道德教育就是建立在关系思维中的道德教育,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注重师生间的理解和对话。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既是对传统道德教育的扬弃,又是对现代道德教育的留守和超越,具体表现为:从以“知识”为本到以“人”为本;从对象性活动到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到类主体性。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交往实践观认为,交往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在道德教育领域中.交往的主要形态表现为德育对话。其结构也相应地表现为“主体(教师)-文本(德育素材)-主体(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关系。在德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但为了保证对话的质量与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德育文本(德育课程、教材或相应素材)进行深入的理解,我们把教师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也看成是一个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防微杜渐,两大核心价值是平等与和谐,但是这是以部分地减少个体自由为代价换来社会的和谐。美国道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自由发展,两大核心价值是平等和自由,美国道德教育给予个体充分的自由,但自由的代价由整个社会承担。从中国价值观的角度看。美国式的道德教育对学生个体的发展不负责任;而从美国价值观的角度看,中国式的道德教育本身违背道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德育》2007,2(11):F0002-F0002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是中国道德教育理论的原创地,以鲁洁教授为核心的学术团队构建了“回归生活”的道德教育理论,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道德教育理论,提示了符合中国传统的生活德育心理机制,探索了“生命教育”的新理念,其标志性成果有:《道德教育的现代视域》(鲁洁著)、《规训与教化》(金生著)、《中国传统德育心理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汪凤炎著)、《生命与教育》(冯建军著)。  相似文献   

19.
王乐 《中学教育》2020,17(2):45-51,60
学校是由教学生活和闲暇生活共同构成的特殊“栖居方式”.自由性是闲暇的本质属性,它对于学校生活中儿童的整全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包括使儿童发展在多种可能中更加充分和完整,激发和培养儿童自我意识以及帮助儿童“补充能量”,提高学校生活幸福感.当前,学校生活中儿童的闲暇自由在环境与制度“共同裹胁”的结构性掣肘中出现失度,具体表现为“工业思维”下闲暇意识的自由失语,“规训与惩戒”下闲暇时空的自由失范以及“释放的干涉”下闲暇方式的自由失位.根据以赛亚·伯林的自由观,闲暇的自由意蕴应从两个维度重构:积极意义上主体解放的自由向度,包括闲暇观、儿童观和教育观的转变;消极意义上环境解放的自由限度,包括在劳动与享乐的张力间构建边界与边界意识.  相似文献   

20.
“倾听教育”追求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自由言说与真诚倾听,并提出:倾听受教育者的叙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教师需要有一双“道德的耳朵”。然而,作为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仅有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民主平等、倾心专注听取、真诚交往等道德责任意识是不够的。倾听教育实践中,“好心办坏事”的现象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教育教学中倾听智慧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师生对话与交往走向自由境界的“绊脚石”。研究教师的倾听智慧及其养成途径,对推进“倾听教育”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