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教育收益率直接反映出教育投资与收益的状况,应用国内外关于教育投资收益率的最新理论成果研究分析,天津教育收益率为9.1%,高于工作经验收益率1.3%,具有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越多收入越高,不同阶段教育中只有大学及以上教育程度显著决定教育收入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工资性就业教育收益率的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CHIP农村住户调查数据,估算了1995、2002、2007年中国农村工资性就业的教育收益率。OLS估计表明1995-2007年农村全体打工者的教育收益率在3%-4%之间,呈轻微的下降趋势。在纠正了能力偏误和样本选择偏差之后,从2002年到2007年,全体打工者的教育收益率从3.2%下降到2.6%,本地打工者的教育收益率从3.5%下降到2.0%,外出打工者的教育收益率从不显著上升到4.5%。此外,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转向工资性就业,特别是转向本地的工资性就业。  相似文献   

3.
由于学生在校期间往往通过兼职行为获得一定的工作经验, 导致采用传统人力资本收入函数估算的教育收益率存在偏差,为了消除教育收益率偏差,使用典型地区劳动力市场问卷调查数据,估算两个收入函数———含有在校工作经验变量的人力资本收入函数和不含有在校工作经验变量的传统人力资本收入函数。估算结果显示,后者较前者在教育投资回报系数上高出8%左右,这一结果表明传统人力资本收入函数过分夸大了教育对工资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使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和基于再中心化影响函数(RIF)回归的Oaxaca-Blinder(RIF-OB)分解方法,研究了2005-2015年我国教育扩张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扩张是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缩小的重要因素,分解结果表明教育扩张的要素构成效应会扩大收入不平等,而教育扩张的要素报酬效应降低了收入不平等。前者是因为高校扩招加剧了教育不平等,后者则是因为自1990年以来我国教育回报率持续上升的势头从2005年左右停止并呈现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高中和高等教育在收入的高分位处的溢价大幅下降。教育回报率的改变主要是由于教育扩张带来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近年来我国市场化转型有所放缓。在当前经济转型时期,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扩张或可成为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5.
利用1995-2018年五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城乡教育回报率进行测算,考查教育回报率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发现将外出务工人员和永久迁移至城市的人口重新划回农村样本后,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显著上升.2018年,城市教育回报率为8.3%,农村教育回报率为5.8%,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为2.5个百分点;相比2013年的5.8个百分点,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明显缩小.在城乡教育回报率地区差异方面,经济发达省份的教育回报率较高,各省城镇地区的教育回报率差异有缩小趋势,但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仍明显.将移民样本放回后,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进一步上升.若以地级市为考查标准,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各地级市间的教育回报率呈逐渐分散状态.这说明,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更多体现在城市间而非省份间.应从园地制宜制定教育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及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入手,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间教育回报率差距,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人力资本红利.  相似文献   

6.
利用1995-2018年五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城乡教育回报率进行测算,考查教育回报率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发现将外出务工人员和永久迁移至城市的人口重新划回农村样本后,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显著上升.2018年,城市教育回报率为8.3%,农村教育回报率为5.8%,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为2.5个百分点;相比2013年的5.8个百分点,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明显缩小.在城乡教育回报率地区差异方面,经济发达省份的教育回报率较高,各省城镇地区的教育回报率差异有缩小趋势,但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仍明显.将移民样本放回后,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进一步上升.若以地级市为考查标准,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各地级市间的教育回报率呈逐渐分散状态.这说明,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更多体现在城市间而非省份间.应从园地制宜制定教育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及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入手,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间教育回报率差距,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人力资本红利.  相似文献   

7.
利用1995-2018年五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对城乡教育回报率进行测算,考查教育回报率的城乡和地区差异及其变化趋势,发现将外出务工人员和永久迁移至城市的人口重新划回农村样本后,农村地区的教育回报率显著上升.2018年,城市教育回报率为8.3%,农村教育回报率为5.8%,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为2.5个百分点;相比2013年的5.8个百分点,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明显缩小.在城乡教育回报率地区差异方面,经济发达省份的教育回报率较高,各省城镇地区的教育回报率差异有缩小趋势,但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仍明显.将移民样本放回后,农村教育回报率的省际差异进一步上升.若以地级市为考查标准,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各地级市间的教育回报率呈逐渐分散状态.这说明,教育回报率的地区差异更多体现在城市间而非省份间.应从园地制宜制定教育政策、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及充分利用科技力量提高教育质量入手,进一步缩小城乡、地区间教育回报率差距,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人力资本红利.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人们开始关注教育扩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从既有文献来看,大多数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扩张上,然而由于高教扩张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较小,这些研究的结果并不能为相关的政策制定提供有力的支持。此外,现有文献对我国农村教育收益率的估计普遍偏低,与对世界其他同等教育发展水平国家的教育收益率估计结果并不一致。本文利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基础教育扩张"政策作为工具变量,分析了1948—1965年间出生的农村户籍人口在不同生命节点的教育收益率,以此研究农村的教育收益率和教育扩张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通过对中国住户收入数据库1995、2002和2007年农村数据的分析发现:1953—1961年出生人群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比1950年出生人群高出1.5年,女性受教育年限的增长快于男性。受影响最大的1960年出生组的高中教育参与率达到13.8%,而1951年出生组的高中教育参与率仅为2.8%。虽然文革期间的教育扩张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但从之后的收益表现而言,即便控制了无法观察的能力影响,农村家庭平均收入回报率和非农务工收入回报率依然很高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暗含着教育扩张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以1995年数据为例,控制时间和其他可观测变量后教育扩张使得1953-1961年出生群体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了1.1年,这意味着教育扩张使得该群体家庭年平均收入增加了12.4%,非农收入增加了15.5%。从长期来看,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不仅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还有助于缓解代际收入差距,是较为有效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以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城乡劳动力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生教育收益率的测量发现:研究生教育与更高的工资水平直接相关,与大学教育相比,接受研究生教育能将全体、男性、女性、农业户籍和非农户籍劳动力的工资水平提高36.4%、39.3%、32.1%、17.3%以及41.9%;是否接受研究生教育在性别与户籍间存在较大差异,与男性、农业户籍以及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女性、非农户籍以及独生子女家庭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概率值要高出1、2.2以及2.9个百分点;在纠正了接受研究生教育决策中的自选择问题后,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测得研究生教育收益率约为34.8%~40%。在此基础上,从研究生教育机会供给、教育财政补偿、人才培养动态调整三个维度,提出了进一步释放研究生教育社会经济价值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利用赤峰市城镇地区个体调查数据,估算2002年赤峰市城镇居民的教育收益率,通过比较不同性别群体、不同部门、不同教育程度的教育个人收益率,来考察欠发达地区教育对个体收入的影响,以及劳动力市场发育的状况。进而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蚁族”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形象描述,是指毕业后无法找到工作或工作收入很低而聚居在城乡结合部的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什么找不到体面的职业而沦落到农民工之境地?大行其道的人力资本理论是否失去了解释力?文章利用人力资本模型对“蚁族”进行了理论分析,利用郑州市“蚁族”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蚁族”现象的存在并不是教育与收入的背离,而恰恰说明了较低的教育投入形成了较低的人力资本,从而导致低收入.大学的急剧扩招导致大学生源规模膨胀、质量下降,学生学习投入不够,高校人均资源投入减少,导致部分大学生人力资本存量低于临界值而沦为“蚁族”.  相似文献   

12.
教育收益率,衡量了个体从教育投资中获得的经济回报。我国正处于经济和教育快速发展、转型和改革不断深入的历史时期,合理估计教育收益率、正确把握教育收益率的变化趋势和群体间差异,对于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合理制定教育政策和收入分配政策、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市场化进程、优化个人教育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文期刊文献对中国教育收益率研究进行的元分析发现,对于中国教育收益率和高等教育收益率的估计结果在不同研究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首先,从1988年到2013年,教育收益率随年份的推移呈现递减的增长趋势;而高等教育收益率在2005年之前随时间增长,此后出现下降。其次,教育收益率和高等教育收益率存在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即城镇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再次,使用工具变量法的研究倾向于得到更高的教育收益率估计结果。最后,基于不同的数据库估计出的教育收益率存在差异。另外,发表偏误检验的结果则表明,中国教育收益率和高等教育收益率研究均存在显著的发表偏误,即回归结果越显著的研究越有可能被发表。因此,在分析中国教育收益率的变化趋势及其群体差异时,必须考虑研究之间的异质性和可能存在的发表偏误。未来的中国教育收益率研究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研究设计和估计方法以更准确地识别教育对个人收入的因果性影响,探究2012年之后教育收益率的最新变化趋势,持续关注教育收益率的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积极开展估计教育质量收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投资决定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积累决定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文章采用安徽省1993—2009年时间序列数据,以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为变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教育年限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提高有显著正效应。文章提出提高提升安徽省农村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2008年全国综合调查数据,本研究考察并计量了1978-2008年我国各级教育个人收益中的文凭效应,并对不同劳动力市场及工作经历下的文凭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个人教育收益中存在显著的文凭效应,高中、大专以及本科毕业的文凭效应分别为29.6%、27.6%、35.3%;个人教育收益率存在不连续跳跃现象,受教育的第13年的收益率增幅最大,第16年的收益率最高;各级教育的文凭效应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并不明显,大专和本科教育的文凭效应在主要劳动力市场显著;工作经历对文凭效应具有调节作用,降低了较低层级和提高了较高层级教育的文凭效应。本研究发现对国家教育经济政策和学生个人的教育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根据明塞尔的劳动挣得函数,建立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关系的人力资本收益率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河南农户收入结构日趋合理,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英主要收入来源,其非农收入主要受劳动力的技术、健康状况、就业年限和受教育水平等人力资苓因素影响,以及性别、市场进入方式等非人力资本控制因素影响。可见,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与家庭收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孙百才 《教育科学》2005,21(6):1-4,9
90年代以来,中国教育收益率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本文从技术进步的人力资本偏向性的角度给出了新的解释。中国教育收益率逐年提高是技能型偏好型技术进步的结果,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为教育收益率逐年提高提供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正>针对目前"读书是一笔失败的投资"、"农村孩子读书无用"的错误观点,笔者利用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每年度进行的"中国城镇住户调查"(CHIP)于2002年和2006年所做的两次城乡个人调查数据,估计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在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回报率,分析教育回报率的城乡和教育阶段差异,指出当前教育改革趋向。随着中国高校扩招后大学生人数的增多,大学教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收入分配的重要决定因素,教育在收入分配不平等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利用1988—2007年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四次大规模抽样调查数据,基于扩展的Mincer收入方程,估计经济改革以后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变动趋势,发现,1988—2002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呈现出随经济改革推进而快速上升的态势,其后的五年间逐渐趋于平稳。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收益率存在着显著差异,不过这种差异随着时间的向后推移而逐渐趋于下降。不同职业阶层、所有制部门与地区之间的教育收益率差异并没有明显缩减,而是呈波状起伏变化的趋势。由此,随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实施,缩小地区间和不同职业阶层、不同所有制部门的收入差距,首先需要高度重视教育等人力资本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的激励作用,加大对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力度,以提高欠发达地区劳动力人口素质,增强区域人才竞争力;其次,深化对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改革,放宽垄断行业市场准入,减少阻断劳动力市场自由竞争的体制性壁垒,以提升劳动力市场上的资源配置效率;尤为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提高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开放和发育程度,健全和完善欠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这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吸引优质人力资源不可或缺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明瑟收入方程的基础上,使用入职时的教育和收入水平,分析"纯净"的教育收益率。本研究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初期、深入改革时期四个历史阶段分析教育回报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居民教育回报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本文同时使用一般线性回归与分位回归模型,深入观察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回报率在不同分位点上的变化。实证结果发现,改革开放前,收入条件分布中、低分位点的教育收益率高于高分位点,教育使得收入水平趋于收敛;改革开放后教育收益率随收入条件分布的分位点的增高而同步提高,教育导致收入差距增加。  相似文献   

20.
李杨  庄伟 《现代企业教育》2009,(20):138-139
在现实生活中,劳动力的收入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而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情况。本文基于产权经济学的视角,提出受教育程度影响劳动力收入的传导机制:人力资本的专用性和专有性,然后使用上述理论尝试解释不同的劳动力收入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