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2014,(9):62-62
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年轻时吃过亏、尝过苦头、受过益之后反思得到的点滴感想发在微博上,他说:"时代在变,但做人的方法却是相通的。"微博文章集结成书《年轻时》。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2014,(Z3)
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年轻时吃过亏、尝过苦头、受过益之后反思得到的点滴感想发在微博上,他说:"时代在变,但做人的方法却是相通的。"微博文章集结成书《年轻时》。大兵黄年轻时常想学愤世嫉俗的人,觉得有崇拜者。那些人也是辛苦过来有专业的。没下过苦功,连愤世嫉俗的本钱都没有。李敖这样谁都斥责的,其实有深厚文史底子。骂人就像天桥大兵黄,混不长。古语说:"山林处士,常养成一个傲慢轻人之象,常积成一腹痛愤不平之气,此是大病痛。"年轻时还是要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2014,(11):63-63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年轻时吃过亏、尝过苦头、受过益之后反思得到的点滴感想发在微博上,他说:“时代在变,但做人的方法却是相通的。”微博文章集结成书《年轻时》。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2014,(13):117-117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年轻时吃过亏、尝过苦头、受过益之后反思得到的点滴感想发在微博上,他说:“时代在变,但做人的方法却是相通的。”微博文章集结成书《年轻时》。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并且日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微时代"所带来的各种新力量,如何利用就业微博平台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里以新浪微博为例,具体分析了国内10所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官方微博的实际应用状况,进而对高校就业微博平台的立体化构建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6.
松鼠会     
正约形成于530~3 390万年的,史上最长动物粪便化石(又名翔化石)在美国被拍卖,起拍价高达10 000美金。不过,这件事情吸引了编辑们的注意,国内媒体纷纷说是恐龙拉的,但问题是恐龙基本上于6500万年前灭绝。后来编辑们查证原文才知道,老外压根儿就没说"恐龙",只说是某种动物。腾讯传来消息,腾讯已经"抛弃"腾讯微博,将工作团队与腾讯新闻整合成为一个部门。后据内部员工爆料,从一开始,马化腾就认为腾讯微博不是战略型产品,而属于防守型产品。现目前,腾讯微博保持运营,但不会投入新的资金或开发新的产品。  相似文献   

7.
自律     
微博互动@南阳:乔布斯年轻时每天凌晨四点起床,九点前把一天工作做完。他说:"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自信是对事情的控制能力,如果你连最基本的时间控制都做不到,还谈什么自信?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炼出自信。"  相似文献   

8.
由国内有关部门或单位牵头组团,或者由招聘单位直接组团,到海外招聘人才,不管是刚开始时只招聘海外留学人员,还是发展到现在除了招聘海外留学人员以外,还招聘一些其他国外人才,这种海外招聘团形式,从上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如今,对于海外留学人员来说,几乎每月都有机会面对国内去的招聘团。在如今招聘团一个接一个的背景下,你应该如何准确分析和正确面对呢?这里我们想结合最近一段几个招聘团的情况,给大家一些建议。组团单位背景很重要今年四五月间,先后有重庆市、浙江省、江苏省的苏州工业园和无锡市组团到海外招聘人…  相似文献   

9.
《出国与就业》2008,(4):46-46
养老,始终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海外生活的华侨华人,比在国内生活的老人多了一些选择。留在海外?还是回国养老?对于上了一定岁数的侨胞来说,较早规划有助于获得如意的生活。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题为  相似文献   

10.
第二萌 《音乐世界》2012,(3):124-125
微博如今已经成了不少明星的心头好。或卖萌耍帅,或感悟人生,明星们在微博上尽情的展现自己的真实性格。2011年那些引发了无数转发回复的明星微博你还记得吗?哪一句又让你会心一笑了呢?  相似文献   

11.
微世界     
我的首页我的微博好友模板刚刚过去的九月,"千里送学"成为了一出频繁上演的剧目。满怀着欣喜的我们走入新的校园,或许是到离家几百公里的城里上高中,也可能飞渡了重洋在海外开始自己的新生活。父母四处张罗,拾掇东西,面对千里求学的我们,你的父母究竟是送了还是没送?有人说,自己拎上行李去上学是人生必须要做的豪迈事。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里成东青自己拎着铺盖卷就站在了燕京大学的门口,而郭  相似文献   

12.
徐昕 《大学生》2014,(19):73-73
正在不少朋友眼里我是一个"微博控",成天泡在网上,看到什么新闻都要说上两句,绝对是个话唠级的人物。被朋友们说得多了,我终于忍不住反击:"瞪大你们的眼睛看看,我总共发过几条微博?"他们一看:"真是奇怪,明明见你说了那么多话,为什么你的微博数才二百多条呢?"好吧,必须承认,我有一个坏毛病:喜欢偷偷地删微博。因为有很多话,说的时候觉得自己挺牛挺有创意的,可是刚发出去没多久就觉得傻了,便偷偷地把它们删掉;有些话,所有人都在说,我发现自己说的并不比别人高明,我也会把它们删掉;有些话,不过是些瞬时的感触,事过境迁  相似文献   

13.
张晓勋 《班主任》2012,(12):14-15
近期一项针对中学生的网络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中学生中七成拥有微博;在有微博的学生中,五成平均每天更新微博5条以内,三成每天更新5至10条,两成每天更新10条以上。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每天忙着"织围脖",乐此不疲,成为不折不扣的"微博控"——这种对微博极端依赖的情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面对这个时代带来的教育命题,班主任既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也不宜简单粗暴地严厉禁  相似文献   

14.
海外劳务输出为扩大我国就业渠道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海外劳工权益受损现象也日益凸显。面对我国在海外劳工权益保护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健全外交和领事保护的预防及应急机制、建立全方位多主体参与的国际和国内保护协调机制,积极加入国际劳工标准及缔结双边和多边劳务协定,完善海外劳工权益保护的涉外立法。通过国际法和国内法的配合协调,将能逐步实现我国海外劳工权益的充分保护。  相似文献   

15.
真实案例:正在读高三的晓燕最近疯狂迷恋微博,成为了一个超级"围脖"控。最初,她是被同学晓甜拉下水的。晓甜是演艺明星周迅的铁杆粉丝,她常常跟晓燕炫耀:"我占到了周迅微博的沙发""今天我是第一个转发周迅微博的人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晓燕也注册了微博,刚开始觉得能在名人那儿占到沙发真是莫大的光荣。一旦抢占沙发成功,晓燕能兴奋一整天。慢慢地,晓燕越来越上瘾了,不仅通过电脑发微博,还经常用手机发。她每天从早晨起床的那一刻就开始发布微博,一天能发十多条。早晨七点上学的途中堵车了,"又堵车,烦死了,不知早读会不会迟到",她会发微博抱怨一下;课间休息拍几张自恋照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底,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和多所高等院校联合发布了"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微博"在"地震"、"世博会"之后排名第三。也正是这一年,登陆中国内地3年之久的微博终于开始"兴风作浪",仿佛一种看似微小的蝴蝶效应,在无意间引发了传播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激烈革命。微博,twitter的中国版本。它以"暴发户"的姿态,雄踞网络媒体发展的榜首。我们无法说清,到底是当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催生了微  相似文献   

17.
一、倾注真诚1.真诚关注认知起点真实的课堂应该面对学生真实的认知起点,展现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真诚的课堂不必追求"天衣无缝";真诚的课堂允许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在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说"不会",鼓励学生不懂就问。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作为微博使用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的"发声"不容忽视。特别是当突发事件来临时,高校如何通过有效手段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事件,如何利用微博营造高校良好的舆论环境,这些都是当下高校管理者需要积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文章着重探讨高校突发事件微博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微博舆论的形成以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写作的给予     
三天前,我在一家出版社碰到一位编辑,在我报过姓名之后,她用异样的眼神望着我说:"你就是梅洁?"当我微笑着点头表示"肯定没错"之后,她不无惊喜地说:"我实在认不出你了,你比年轻时漂亮多了!"之后,她凝视我良久,然后满怀感慨地说:"难怪人们说,写作是一种滋润……"  相似文献   

20.
<正>伴随着人们快节奏的生活与高效率的工作和学习,微电影、微信、微博、微小说等"微文化"已经普遍地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视野。与此同时,一种名为"微课"即"微型视频课例"的教学方式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地进入了中小学各学科教学课堂,展示着文本说课课件或文本完整教学课件不曾拥有的迷人风姿——具有时间短、主题明确、目标单一、资源丰富、形微容丰、情境真实、知识碎片化、使用方便、易于组合等优势,因而备受师生青睐。但是,"微课"因其为信息时代涌现出的新的教学艺术形式,对不少教师而言,它尚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始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