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审美—立美”教育模式建构(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系统科学原理,从真善美三者统一的审美视点出发。探讨和建立了“艺术美三原理”和“科学美三原理”,以此作为“审美-立美”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建构出“审美-立美”教育模式。提出:教育美=艺术美×科学美。“审美”是认识美之所在,“立美”是创建美之实践。“审美-立美”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从“审美视点”出发.经过“对立范畴”的转化,从而达到“立美建构”。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大纲也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感、健康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充分肯定了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也给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审美教育,以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来感染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激发创造美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一、构建“立美导学”的美育板块是校园环境艺术化的基础平台兴城市把课堂教学作为校园环境艺术化的主阵地,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把构建“立美导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突破口,以探究知识为基础,坚持课堂教学审美化,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心灵的完善,做到“三个着力”:着力于探索“审美融合”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着力于各门课程知识内容所涵盖的审美要素的挖掘;着力于探索教学模式、过程、手段方法的审美化。1.构建“以艺术教育为龙头”的先导体系只有使全体学生在艺术教育中真正掌握双基,得到美的启迪、艺术的熏陶,才能发挥艺术教育…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审美教育的含义和加强高校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审美教育的方法:首先是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寓美于教学中;其次是学校把审美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高校教育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改革目标为:“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以下简称‘双新’)全面实施。”文件同时强调了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加强学生审美教育,提升学生审美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并将“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相似文献   

6.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载体,有“以美辅德、以美陶情、以美益智、以美健体”的积极作用。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工具学科,更应该遵循审美规律组织教学,注意开拓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为此,语文教学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认真抓好作品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施艺术化教学,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在广泛的审美实践中得到美的熏陶。  相似文献   

7.
目前,许多学校开始加强审美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然而,审美教育还不是美育的全部。美育中有更为重要的内容,这便是立美教育。如果说审美教育主要培养学生认识美的能力,那末,立美教育则主要培养学生建立美的能力。认识美属于认识过程,建立美则属于实践过程。当然,审美过程是建立在立美实践基础上的,而建立美的实践又离不开审美能力,二者之联系自不待言,但二者之质的区别亦当明确。应当指出,对于立美教育,人们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走向美育的完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人们对美育内涵及其任务的认识还不完整,教育实践更有残缺。美育具有两个基本维度:审美教育和立美教育。审美教育把学生当作审美主体,立美教育把学生当作审美客体。美育课程必须按照完整美育体系来规划、开发、建设、实施和管理,以促进完整美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四)“审美—立美”模式的基本过程“审美—立美”教育模式的基本过程,可用下图1表示;  相似文献   

10.
课题规格:江苏省教育科学“九五”规划立项课题 申报单位:南京市石鼓路小学 研究时间:1996年10月至2000年10月 简介:我们将“立美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界定为:在教学大纲指导下,充分挖掘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因素,创设立美操作活动的不同类型,让学生在美的教学情境中,主动积极、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技能,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达标,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使其身心和谐整体地得到发展。 一、模式的一般形态 “一心双线贯五环”。“一心”,即以“立美”为核心;“双线”,即以认知线索、情感线索为主线;“五环”系指教学过程中的五个基本环节:即唤起、感知、理  相似文献   

11.
浅谈英语自身的审美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审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审美教育的根本原則是“立美育人”。要立英语教学自身之美,其首要途径是挖掘英语自身所蕴含的审美因素,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英语自身的审美特性,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向倩望 《课外阅读》2011,(6):271-271
本文主要论述审美教育。肯定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对课文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以及如何鼓励学生发现美、表现美、感受美。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加强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熏陶和引导,促使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审美教育的主渠道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文采美、栩栩如生的形象美、异彩纷呈的结构美、情景交融的环境美 ,故语文教学有着实施审美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散文《春》、诗歌《沁园春·雪》、文言文《为学》等许多篇目都是审美教育的佳作范文。这些文章有的描绘了祖国的山河之美 ,有的揭示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人生之美 ,有的蕴含了人生的奋斗之美。总之“美”在语文教材中处处显现 ,因而我们要通过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以课文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切入点。19世纪法国伟大的雕塑家罗丹曾说 :“美是到处都有的 ,…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她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5.
文学的审美教育是通过直觉的方式作用于阅读主题的,凡进入审美境界的阅读,阅读者都是持有“无所为而为“的心态的,都是把文学作品当作独立绝缘的意象来看待的,这其中不包含有任何实用的目的和科学的认识。语文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美育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感方面的能力,其任务是培育学生审美的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创造力等。这些能力需通过语文教材的学习,阅读课、写作课的练习等来培养和提高。审美教育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指导学生正确的欣赏美、评价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趣味,是当前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方面。同时,审美教育还具有道德教育化作用,是语文学科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美育即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广东省东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让歌声伴我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每周一歌”活动,旨在营造“班班有歌声、人人共参与”的良好学校艺术文化氛围,让学生在音乐的浸润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审美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因此,语文教师要积极挖掘语文学科中的语言文字美,自然美,人文美等审美因素,顺是美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规律,把审美教育寓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欣赏型德育模式”力图建立一种德美、育美欣赏过程中的“参谋或伙伴”式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中道德美和教育形式美的呈现去“涵泳”学生;设计审美、立美化的活动以使学生成长为德美兼备的时代新人;强调运用艺术手段对德育进行审美化改造,变“外求”、“他塑”的“灌输型”德育为自主感悟的德育。  相似文献   

19.
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审美教育又叫美感教育,简称美育。语文学科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她更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材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教学过程,教育学生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语文学科的美育就是通过语文学科教育活动进行美的教育,教育学生怎样感知、理解、鉴赏、评价美、进行美的创造;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崇高的审美理想。那么,怎样把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结合起来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