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的自杀率呈急速上升趋势,加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学科教学是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笔者的具体实践,阐述如何在初中生物课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0,(94):13-14
学校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是提升培育青少年学生健全人格的根本方式。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需立足青少年学生的特殊性分析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而对科学的生命教育措施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这样才能确保生命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提升当代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杀已成为青少年的第一死因。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语文课程在开展生命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开发语文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学会敬畏生命从而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让社会充满爱与和谐。  相似文献   

4.
社区是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的自由空间,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社会化的第一站。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将成为家庭教育的延伸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将对青少年的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生命情感和态度以及生命价值与意义等观念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上海市教委颁布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是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生命教育的现状究竟如何?生命教育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是什么?笔者认为,目前中小学在对学生普及生命知识、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的教育中,应更重视帮助学生提升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并从学校、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是促进青少年的社会化,而活动则是开展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载体和生命。其主要内容有思想道德、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体育、游戏和社会实践等,要求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体现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以青少年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形式,吸引和影响更多的青少年参与,这将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现象呈现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加强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在基础教育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生物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的学科,向学生揭示生命的奥秘,每节课的内容都离不开生命,因此,利用生物课堂对学生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方法。笔者在此结合实践,谈谈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一、让学生体会生命的艰辛  相似文献   

8.
邹翠玲 《课外阅读》2011,(7):270-271
近几年,我们时常会听到本是纯真学子的青少年却用暴力、犯罪、自杀来为自己青春涂抹黑色,比如白中杰、药家鑫。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是否应在痛惜之余,思考一下怎样唤起学生对自己、亲人以及他人的生命的尊重与热爱?笔者认为,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开展生命教育工作迫在眉睫。而语文教学,因充满生命元素和极富理性的思考,在落实生命教育中作用重大,是渗透生命教育的主阵地。我们充分挖掘语文课程资源,渗透生命教育,语文应让生命更美,生命也应让语文更深厚!  相似文献   

9.
刘劲松 《考试周刊》2010,(54):220-221
目前社会压力增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因此生命教育迫在眉睫。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生命是学校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在生物学教育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中刻不容缓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事件近年来不时现身媒体。关注生命并进行生命教育成为中国新时期青少年教育的必然走向。分析当前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薄弱的原因并提出进行生命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对开展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促进学生认知、体验、实践相结合,在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突出重点、尊重差异的原则和整合资源、协调力量的原则。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知识传授、文化熏陶、环境感染和教师关爱。  相似文献   

12.
王慧 《现代教育科学》2015,(2):44-45,58
中小学的生命教育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问题。从哲学的角度看,生命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的生命价值的教育。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应该从理念和实践两个角度出发:首先在理念层面上让学生了解生命、感知生命;其次,在实践活动层面上注重学生的体验,设置生命教育的专门课程、展开生命教育的学科和管理渗透、开展相关生命实践主题活动以及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并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个角度促进生命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普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实践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普教育开发和实施中,我区的整体思路是:大力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普教育常规化,除了落实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科学普及活动为载体,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个  相似文献   

14.
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是实现课堂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方式,是促进青少年思维品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和谐发展的有效手段,更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开展生命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个新课题。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功能。因此深刻挖掘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因素,利用大学语文教学的平台开展生命教育,在文学作品的艺术审美中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学会感恩、相互关爱,这对促进大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其生命质量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时代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一段时间内独生子女政策等综合因素导致中学生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思想。此外,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弱,性格偏激,容易感情用事,缺乏理性思维,偏激行为现象时有发生,生命教育迫在眉睫。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德育作为承担生命教育的关键课程在开展生命教育、促进中学生健康发展和良好人格形成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生命教育的开展实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渗透,以此来促进学生生命态度和生命情感的形成,促进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健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人的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唯一载体。生命的存在有其重要意义,如何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是青少年教育中尤为重要的内容。生命教育就是要让青少年学会认识生命、探讨生命的价值,特别是通过珍惜生理生命,提升内涵生命、超越生命的认识境界;开展生命教育就是要分析青少年中存在的漠视生命的现象,探寻生命意义教育的规律,为青少年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以促进生命主体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强调促进学生认知、体验、实践相结合,在实施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原则、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原则、突出重点、尊重差异的原则和整合资源、协调力量的原则.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知识传授、文化熏陶、环境感染和教师关爱.  相似文献   

20.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正常的学习、生活。开展校园安全教育,要让学生了解校园里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时常提醒自己:注意安全,关爱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