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义的"创业"是提出新的想法并实现之,创业的本质在于价值创新,创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教。创业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已有的关于创业认知、创业能力、创业意愿和创业教学法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创业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高校创业教育需秉持"通识"创业教育理念,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正确认识创业的本质,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首要目标;注重非认知能力培养,将创业能力培养融入创业课程;理解创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科学地设计创业教学;加强创业教学法研究,探索基于行动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依法创业”是大学生创业最底线的要求。但是现在我国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比较淡薄,而创业活动要求创业者有更高的法律素养,因此必须在创业教育中特别强化法制教育。但目前我国高校“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商”而不重“法”的现象,“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应展开法制教育。该课程应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守法创业意识,普及常用的法律知识并向其传授法律技巧;并将其与经营意识、知识和技巧教学结合,开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法商结合”之道。而努力培养“精商明法”的大学生创业者,应成为高校“创业基础”课程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是我国创业教育体系中亟待提高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探究中职课堂教学融入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并提出了六个融入途径、六个教学组织要点和三条注意事项,从而为中职创业技能培养提供一种有效的、崭新的融合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探索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社团建设、专业教学融合的共赢模式,构建企业、政府、社会联动机制,共同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以创新能力和品质的培养为重点,探索基于广义课程概念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5.
创业教育的目标包括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及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创业意识类课程、创业相关知识类课程、创业能力素质类课程及创业体验类课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具有实战经验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创业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系统的规划;学生缺乏创业意识,校园缺乏创业氛围和创业活动流于形式等问题。通过培养高素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构建科学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培养创业意识,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完善创业教育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健全创业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6.
营销职能渗透到创业活动的各环节,是创业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市场营销课程和创业教育存在诸多对接点,与创业教育相辅相成。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能够拓展创业教育模式,成为工商管理课程教学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建设工业强国、培养新时代创新创业人才已成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文章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结合嵌入式课程的特点,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开展嵌入式精品资源课程建设,在介绍建设思路、建设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结合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和具体举措。实践证明,课程建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化解课程教学中的难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梅梦 《考试周刊》2014,(48):179-179
创业型人才培养是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创业讲座、第二课堂等培养学生的创业知识,还需要通过日常专业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本文结合中职学校创业教育实际情况,研究中职学校如何通过项目教学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以达到提升创业教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高校创业教育遵循两种视角:功利观和非功利观。前者以培养创业者为目标,后者以培养创业人格为目标。直接培养创业者的功利化目标使得创业教育发展道路变得越来越窄。创业教育需要拓展发展思路,回到培养学生创业型人格的发展路径上。基于人格培养的创业教育应有效协调各种创业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并重点做好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四所高校的创业管理国家精品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将为其他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就是要实施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企业家精神教育。企业家精神教育在课程设置模式、课程侧重点、课程教学主体及教学方法方面有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11.
实践性课程: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富有时代性的重要使命。创业素养包含三个方面: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结构、创业心理品质。精英化、课程化、功利化倾向是目前创业教育中的三个误区。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创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开设系统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核心课程,开展创办企业、创业竞赛、提供劳务、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加强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等途径培养学生创业素养。  相似文献   

12.
创业教育国际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创业教育经过60余年的发展渐趋成熟。中美创业教育之间的差距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在发展阶段、目标定位、课程、教学等方面。为推进创业教育健康发展,需认识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不是以就业为目的;创业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而不能只拘泥于高校;创业教育需要整合课程,系统培养,而不是只开展一些活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高校企业家精神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就是要实施基于创业教育理念的企业家精神教育。企业家精神教育在课程设置模式、课程侧重点、课程教学主体及教学方法方面有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14.
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教育改革必将通过课程体系的建立来实现,因此,研究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我国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侧重于培养"企业家型的复合型人才",即在大学生中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在大学生中进行企业家精神教育和创业者素质教育;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遵循课程结构和围绕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开设选修课、必修课、融入课、针对课相互结合的原则进行教学,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构建以创业教育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课程形式建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创业教育理论和课程开发核心技术,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探讨创业就业意识下"高尔夫专业英语"项目课程的开发。通过项目教学流程的展示,探讨培养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的教学实践,同时对项目课程的开发提出理性思考,强调项目课程开发有助于学生创业就业意识和能力的形成和提升。  相似文献   

16.
刘宁  张爽 《文教资料》2012,(24):160-161,177
近年来随着创业教育逐渐受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开设创业类课程。然而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味沿用传统的教学和考核方式,教学与实践脱节,使得很多大学生对课程缺乏兴趣,创新能力无法得到提高。事实上,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创新能力提升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然后讨论当前创业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应从教学方式、内容和考核等几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我国提升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势在必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改革课程设置、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等,增强高校创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推动大学生创业教育平台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创业教育的行政管理平台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的行政管理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以教学部门为主体的创业教育方式是指以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即教务处等为主体,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提高其创业意识为重点的管理方式.主要实现形式是调整教学方案,扩大选修课程比例,开设"创业管理"、"大学生创业"、"创业学"等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倡导参与式教学;以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为导向,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创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富有时代性的重要使命。创业素养包含三个方面: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结构、创业心理品质。精英化、课程化、功利化倾向是目前创业教育中的三个误区。实践性课程是培养创业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开设系统化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核心课程,开展创办企业、创业竞赛、提供劳务、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加强理论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等途径培养学生创业素养。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质量有待提高。解决这一问题可以结合专业教学开展创业教育项目化改革,基于职业教育目标重新定位创业教育培养目标,根据专业教学内容设置创业教育课程,配合专业教学阶段设计创业技能训练项目和结合职业能力评价标准建立创业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