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凡中学生在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时,会用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多,能用景物描写的少;把景物描写用得简洁精炼、恰到好处的更是寥寥无几.《落花》这首歌词一咏三叹,恰如其分的景物描写为它增添了不少光彩. 说到《落花》里的景物描写,其实仅有三处.但这三处景物描写,却是恰到好处且作用各异,我觉得可以为我们中学生写作以资借鉴. 《落花》的开头"花开的时候最珍贵花落了就枯萎错过了花期花怪谁花需要人安慰",运用了《诗鳓里借物起兴的手法.《诗经》里的《关雎》开篇先谈在河中小洲岛上和鸣的雎鸠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引出下文"君子"对"窈窕淑女"的追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相似文献   

2.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不能是为了写景物而写景物,而应该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突出主题的需要,哪怕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都不应是兴之所至、信手拈来。情景交融是记叙文写景的重要特征。什么是情景交融呢?作者在写景的过程中倾注了自己真挚的感情,景物描写的字里行间浸透着自己的喜怒哀  相似文献   

3.
小学生写作文,文章中总会出现各种景物。我们想想看,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能离开景物描写吗?事情的发生和发展总是有具体的地方,每一个地方都是有着它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景物;人的活动是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的,这活动的环境之中是少不了景物的。但是,作文里的景物描写又不是单纯地为了写景物而写景物,一般说来,景物描写总是跟“事”与“人”有关联的:或者会使事情发生的地方变得更加具体可感,或者会使人物的思想情感更自然地流露出来。就是在以写景物为主的作文里,作者进行景物描写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寄托自己的某种情感。正因为景物描写在作文…  相似文献   

4.
正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写的文章平淡乏味,空洞无物,没有灵气亮点,缺乏韵味。认真分析,你会发现细节描写的欠缺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一篇文章如果有了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人物形象会更丰满,景物描绘会更逼真,主题思想会更深刻,文章也会  相似文献   

5.
史秀荣 《辅导员》2014,(8):17-18
正对景物的描写可以说基本贯穿小学的中高年级写作训练当中,到了高年级,对写景类的文章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写景物不仅要有观察、描写的方法,更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把作者的感受、体会、心得、情感等融入文章当中,因此我们要学会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景方法。清代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带着情感去看一切景物,那种滋味一定会让你忍不住落笔成文。景中如果有情,那么文中也一定有情,有情的文章自然便是好文章。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写了一篇《我爱西湖六月荷》,老师说写得不错,景物描写有特点,很细致、很生动,让我谈谈体会。我又重新将自己的这篇文章读了读,觉得我这次描写景物,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得比较好。一、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描写景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法,可是,有的景物动感很明显,如波涛、流云、奔马、飞鸟等等,而有的景物却好像很难发现它的动感,如树木、花卉等等。荷花、荷叶,如果静态地看,当然也很美,可是描写满湖的荷花荷叶,只有静态描写肯定不行。那么,如何写出荷花、荷叶的“动”呢?看  相似文献   

7.
在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屯景物描写的笔墨虽然不多,但景物特征鲜明,简洁传神,颇具匠心。仔细品味,其作用有以下儿点。一、点明杜会背景小说开篇就将久别的故乡作了概括性的景物描写:"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形象地写出了故乡死气沉沉的景象。一个富有表现力的"横"字;更突出了荒村的颓败、破落,毫无生气,好像是倦卧的病人在横躺着,寥寥几笔就写出了在黑暗的半封  相似文献   

8.
《草原》一文主要介绍了作者第一次到内蒙草原的见闻及其受到的热情款待。文章第一自然段是景物描写。从描写景的详略简复看,这段景物描写属于详细描写型;从取景角度看,它又属于动静交织类。作者为什么要用四分之一的篇幅进行景物描写,又为什么选用动静交织的取景角度呢?细读全文,作者之所以要详细描绘景物的目的有三: 一、展示环境。文章第一自然段写景,接着分别写了迎客、相见、款待、联欢的盛况。显然,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为后面发生的四个场面的盛况,展示了一个十分优美的环境,既为盛况增添了诗情,又为盛况增加了画意。 二、烘托气氛。作者在开篇着力于景物描写,一方面向读者说明了草原是辽阔美丽的,更重要的是为下  相似文献   

9.
写人叙事,常常少不了景物描写,景物描写作为人物活动与事物发展的环境因素,它的有效与否,往往直接影响到文章的成败。如果不注意景物描写的技巧,就无法让读者具体清楚感受到景物的存在,严重的,还会使人对文章的主题产生误解。习作《早晨的阳光》是想写一位性格内向的高中生憧憬未来的故事,文中出现了这样一段描写:  相似文献   

10.
大脸猫导读:从本期开始,我们又增加了“名师大讲堂”栏目。大脸猫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走近名师,提高自己!描景文比状物文范围更广,往往许多景物组成一个景点,因而写起来更复杂一些,但也有规律可循。写描景文时需要注意六个结合:1.时间与空间的结合:所描写的任何景物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如果是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中,那么景物的状态也是不同的,所以在描写景物时,要做到时间和空间的结合。2.先写与后写的结合:写景物要有先  相似文献   

11.
文学作品中,无论写人、写事,景物描写往往都是不可缺少的。写景能使读者真切了解事件发生的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领略气氛,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有助于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景物描写的对象是自然风光和社会环境,这都离不开对物的描摹。但是,景物描写却又不同于只写某一种或某几种物体的状物文章,它必须围绕一定的中心,通过对若干事物的综合描绘,写出某一特定季节、特定时刻、特定地点的独特的自然环境,所以,  相似文献   

12.
尚庆学 《同学少年》2008,(12):10-10
景物有动静之分,描写静态景物,有时会把景物写"死"而显得毫无生气。但如果构思巧妙、方法运用得当静态景物也能活灵活现、充满生机。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中,写人记事离不开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因为它是展示典型环境的必要因素,而且景物描写还是衬托人物、渲染主题、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可以说,有成就的作家,也都是写景的能手。写景在抒情性散文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因为景物往往成为这类作品的主  相似文献   

14.
人物的活动离不开环境。记叙文中恰到好处地描写景物,可以使人物和事情更加生动、更具有真实感,可以更好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下面,具体谈谈记叙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一)以景物作塑造人物的背景有些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为人物活动创设了背景,并以背景来衬托和塑造人物形象。例如《少年闰土》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相似文献   

15.
写特征是写景文章的基本要求。宇宙间千景万物各具形色姿态,只有写出一景物区别于它景物的特征,文章才具有认识和审美价值。否则,“千景一色,千物一态”,虽洋洋洒洒,‘不过词藻堆砌而已。写特征又是写景文章的最高要求。要在千姿百态、万象纷呈中抓住并写出某一景物的特征,让读者心悦诚服地赏识“这一个”,作者必须下一番静观默察、比较鉴别、着力描写的功夫。  相似文献   

16.
写景物,重要的是要写出景物的特点来。写好这篇习作,应该做好这样几点:仔细观察,按顺序写,写出特点。一、要仔细观察。观察是写好景物的第一步。观察时先要选好观察的角度,可以距景物较远时看,也可以站在近处看;可以自上而下看,可以自下而上看……这要由景物的具体特点来决定。二、要按顺序来写。写景物时,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很重要,一般应按观察的顺序写。描写景物的顺序多种多样,有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由景及人(或由人及景)等等,这样才能将景物有条有理有层次地展现出来。三、要写…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写景作文所描写的景物一般要有特色,如每个公园都有不同的特点,植物园重点是写不同的植物,是上万种植物如何令人眼花缭乱,也可以重点描写一两种植物,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要在于山水景色,本单元的习作是推荐一个好地方,重点描写湖面、山景、游船、游客等。不同的山也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是高山深涧、有的是峰峦叠嶂、有的是湖光山色,像合肥的大蜀山就可以描写湖光山色和文化底蕴,黄山就可以写千峰万仞。由此可见,不同的景物是有不同的特点,要让学生观察景物的不同之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针对性,避免了写景时的千篇一律,让读者分辨不清。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景物描写,它是文章一道靓丽的屏障,无不让读者赏心悦目,怡神悦态。那么,独好的风景应该如何打造?下面介绍布局描写的几种方法:一、立定一个"点",五官感受显瑰丽描写景物,我们可以"定点"观察,那不仅仅只依靠"眼"的视觉来观看,还可以通过鼻、耳、舌等器官的嗅觉、听觉、味觉、触觉来感受。  相似文献   

19.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文章中,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就应该学会对细节进行描写。描写的目的是要取得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做到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能给人以真切的感受。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呢?  相似文献   

20.
文章写景多为抒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景物之中,景物描写就具有了灵性,能够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表明作者的心境。写景抒情,应追求"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即,要把不容易描写的景象,写得使读者像亲眼见到一般,而作者所要表达的不尽之情则表现在言词之外,由读者通过形象的描写自己去体味。要做到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因情选物写作时,笔下的自然景物应融入作者独特的情思,让"山水有情,草木知意",而不是简单客观的描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