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宗璞的《东藏记》塑造了孟樾、吕碧初、卫葑等人物形象,写出了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的"亡国之痛、流离之苦、漂泊之难、生存之艰"及人格本相,歌颂了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精神和不可战胜,表达了作者对儒家文化的景仰、对物质主义或商贾主义的批判;语言清丽典雅,风格含蓄蕴藉、藏而不露,人物形象个性鲜明,行文手法多样灵活;但也存在着情节缺乏必要的戏剧性,不"很抓人"等缺憾。  相似文献   

2.
陈军 《科技文萃》2005,(10):74-75
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IASP)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临床痛是功能性神经性疾病,见于创伤、术后、感染性疾病(如AIDS)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急慢性炎症、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神经痛和痛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中风后中枢痛)、肿瘤(癌性痛)以及很多综合因素性的痛病.  相似文献   

3.
格莱斯开创了会话逻辑研究之先河,提出了经典的"会话含义"理论与"合作原则"理论。对合作原则相关准则的完全遵守与刻意违背都会导致会话含义的产生。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黛西等主要角色在进行会话交际时策略性地违背或遵守合作原则的相关准则,从而产生会话含义,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同时,小说中角色的会话方式和语言风格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身份地位,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角色间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侧面描写,顾名思义,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又称间接描写,是指文学创作中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描写对象的写作方法,是记叙文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它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可以让塑造的对象更加血肉丰满,形象生动。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运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如《烛之武退秦师》中佚之狐向郑伯举荐烛之武出使秦军,通过他人之口来反映烛之武的才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缪贤向赵王举荐蔺相如出使秦国,通过他人之口再现蔺相如的气魄。这些都收到了"未见其人,先识其胆,先闻其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左传》中多有述梦之笔,其在表现思想"真"与"幻"结合与冲突的过程中,充分彰显了不同凡响的艺术魅力,突出表现为虚与实的相互映照和巧妙运用。具体而言,在叙述结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得到了重要发挥。  相似文献   

6.
在唐代开元天宝盛世里,王昌龄可算是最为悲怨痛苦、也最具悲剧色彩的诗人.这不仅表现在他家庭困顿、仕途坎坷和最后死于非命,而且还更本质地表现在他生前面对坎坷仕途、一连串沉重打击时深深陷入的选择与放弃、坚执与超脱、希望与绝望的煎熬、挣扎中,纠缠于出处行藏的艰难抉择中.前者是外在的显性之痛,后者是内在的隐性之痛.而这隐性之痛正是其精神之痛、心灵之痛,更是深刻的生命之痛.王昌龄人生悲剧、心灵痛苦深层文化原因主要在于:他既不能像杜甫那样入于"儒"而沉于"儒",又不能像王维那样人于"儒"而逃于"佛",也不能像李白那样入于"儒"而出于"道".因此身处儒、佛、道的夹缝之中,并徘徊、摇摆其问,使自己的心理遭受煎熬与折磨,使灵魂无所皈依.  相似文献   

7.
一、表示肉体上的"痛"疼痛"1.可数性问题。此时可用作可数或不可数名词。如:This tooth is giving me pain.这颗牙很疼。Mary felt a sharp pain in her left arm.玛丽左臂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  相似文献   

8.
崔莺莺这一人物形象,是元代名剧《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也是中国古典文学、戏剧文学画廊中的一朵奇葩。这一人物形象的与众不同,有着耐人寻味的人格魅力。用文学比较的方法,探究其所蕴含的文学形象之美,可以"秋香式"、"探春式"、"黛玉式"三种表征形象来总结勾勒。以此可获得对"崔莺莺"这一传统人物形象全新的美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阮籍乃"魏晋风流"之代表人物,其个性狂傲、蔑视礼法、荒放不羁,在魏晋风云变幻的乱世之中傲然独立。此种性格特点,对曹雪芹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曹雪芹别号"梦阮",意为向往阮籍,这种向往之情也渗入到他的作品《红楼梦》中。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了一批带有"阮籍式叛逆性格"的典型人物,笔者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进一步体味了曹雪芹于中所寄寓的深沉情感与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0.
《集宁师专学报》2019,(5):10-14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动物小说中经常出现儿童、老人、盗猎者、"我"等一系列人物形象。研究发现这些人物形象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承担着相似或相同的功能,是功能型人物、类型化形象。这些人物形象既有对全人类的精神期盼,又有对逝去草原、游牧民族文明的缅怀,对人性的反思,以及对人与自然共生之路的探寻,具有鲜明的精神意蕴和指向性,承载寄托着作者对人类存在的向往、思考、表达等多重意蕴。  相似文献   

11.
一、古诗和现代散文的形象相似(一)古诗和散文人物形象的内在依据是作者的主观之"意"。文学作品习惯借形象表达思想感情。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的三要素之中的人物和环境都与形象有关。古诗和散文中也有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但是与小说形象存在着明显的审美差异。其差异的根本来自于叙事文学和审美文学的差异。小说人物形象的内在依据是人物性格"这个内在依据,对于小说人物来说,就是人物的性格。  相似文献   

12.
《吉尔伽美什》是古老的苏美尔文明的产物,蕴含着苏美尔人对人与自然、万事万物、生与死等终极问题的深刻独到的思考。基于《吉尔伽美什》的文本内容,从神、人、兽三个维度来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诸神可以划分为正义之神与惩罚之神两种类型,主人公吉尔伽美什与恩奇都在史诗中可以看成是一体两面,这两个主要人物形象体现了苏美尔人对"人"的理解。神、人、兽三者之间呈现出对立统一的关系,由此窥见苏美尔人融入在史诗中的世界观以及史诗所体现出苏美尔文明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正>在探讨烛之武人物形象时,人教版《〈语文〉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是这样表述的:"本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赞扬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我想,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探讨还可以更深入一点,更全面一点!一、探讨形象,回到"春秋"我们在探讨历史人物的形象时,只有回到当时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将“疼痛”解释为由疾病创伤引起的令人难受的感觉,在中文里我们一般用“痛”或“疼”或“疼痛”以及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词来表达。但在英文中,表示“疼痛”的这种感觉的词却有许多种,由于所在场合不同,能准确表示这种“疼痛”的词则在不同场合下均有与之相应的词汇,但它们总的意思均有引起身体严重不适或痛苦的肉体上的感觉。在英文学习中,若能准确识别和正确运用这些词,无论是对英语学习者的阅读水平,还是写作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帮助。下面我们就相关的一些词汇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5.
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小说《平静的生活》主题充满了"死之痛"和"生之厌",是集中表现作家杜拉斯死亡观的一本小说,也是作家一系列表达"爱与死"小说的前奏。小说主人公在他人之死的观照中,体会到人生的虚无与幻灭;在感受自我之死中,完成了对爱和生命意义的找寻。这与海德格尔"向死而在"的死亡哲学殊途同归。从小说叙事中,作家杜拉斯完成了对死亡、生命、爱情的富有哲学意味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散文是一种篇幅比较短小、形式灵活、语言优美、取材广泛的文学体裁,它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但都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强烈的抒情性是它突出的特点。它或借景抒情,或触景生情,或直抒胸臆,总之都是作者从此境此景出发,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地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情感。散文的这一特点,与我国唐末著名文学理论家司空图提出的"象外之象"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所谓"象外之象",即指由有限之象达到无限之象。这里的第一个"象",是指人们所具体接触到的有限的客观的人  相似文献   

17.
王右军突围     
教学《兰亭集序》,笔者认为不仅要读出"悲"、"痛",还要引导学生体会王羲之对生命无限的热爱珍惜之情,解读出作者文章里的清醒、深邃的思想和对生命炽热的爱.我的课堂就有了这样的镜头. 师:同学们都说文章表达了王羲之的悲与痛,能具体说一下吗? 生:作者由面对美好自然的惬意、欢畅、幸福转瞬即逝转而生痛,道出了人生短暂的痛惜之情. (师板书:人生易逝之痛惜.)  相似文献   

18.
本文聚焦于小说《傲慢与偏见》中人物形象呈现方式的特点,并从"多人物视角的形象评价""油画式的人物形象填充"以及"人物形象塑造与情节的动态平衡"三个角度进行阐释。本文的分析重点为作者以主观话语接近客观人物形象的具体手法,通过话语与语境、作者与读者、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认识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翔 《科技文萃》2001,(10):133-134
医学上所说的疼痛或痛觉,通常是指由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引起痛觉的刺激物称为致痛物质,常在组织损伤时释放,如乙酰胆碱、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及酸性代谢产物.致痛物质作用于神经末梢,产生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疼痛中枢,从而引起疼痛的感觉.身体可以感知的最低疼痛体验,称为痛阈.痛阈常因年龄、性别、职业及疼痛部位而异.  相似文献   

20.
清代词学多借鉴诗学,体现了向诗学靠拢的意识,清词也是如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晚清四家之一的朱祖谋。朱祖谋所处的晚清之世,风起云涌,内忧外患,国事频仍,再加上其性情骨鲠,又怀有悲天悯人之心,因此,其词自觉地对杜诗进行了广泛的借鉴,以词当史,或感伤戊戌变法,或忧愤庚子之变,或寄寓遗民哀思,委婉曲折而深刻细腻地抒写个人之悲与家国之痛,成为晚清民初词坛上的最强音。朱祖谋之词,既是对周济"词亦有史"理论主张的呼应与实践,也是对杜诗精神的师承与弘扬,体现了词史与诗史的交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