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孔爱民 《山东教育》2003,(28):40-41
多年的数学教学,尤其是新课改的实施,使我更加认识到,数学课堂需要突出让学生在“做”中“悟”。“做”不仅仅是动手做,也是做数学研究。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帮助学生自主探索,丰富身心体验,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主动获取知识,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悟”即顿悟,亦即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融会贯通。我的具体做法是:一、让学生在经历中“悟”学生的认知活动一旦伴随着情感,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主动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利用现有资源,给学生提…  相似文献   

2.
廖华 《考试周刊》2009,(35):79-80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活动,通过让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求新.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我在此谈谈对数学活动课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小学的低年级数学算是数学学习中比较简单的一种,但是由于他们年龄的限制,学习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他们没办法完全安静认真地听完一节课,这让教师很苦恼,但是也找不到好的办法,如果任由他们在课堂上打闹,那么知识就学不进去,但是如果强迫他们安静听讲,他们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根本不会听教师讲的内容,不管哪种方法都表明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有了很大的阻力。既然不能走两个极端,那么我们就把二者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动手和实践的过程中学会教师所要传授给他们的知识,具体的做法就是运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通过这种方法既能够让小学生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教师的目的也能够达到,一举两得,能够保证学生在玩乐中就学到了知识。本篇文章主要讲述运用操作活动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 ,数学教学一直停留在知识型的教学模式上。教学中 ,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数学规律与知识的灌输与记忆 ,学生学到的是似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知识。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广大教师认识到数学教学的实质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在“过程教学”中 ,不仅要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获得过程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因而 ,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的过程教学 ,无论对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还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数学素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现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2册的第三…  相似文献   

5.
曹勇兵 《数学教学研究》2007,(1):F0002-F0002,3,4
我国数学教育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注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重有限知识的“学会”,轻无限知识的“会学”,教师仍然通过大量练习来让学生学习数学是我国数学教学的基本特征,这显然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强化储存的过程,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也就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具体的操作实践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实际操作,通过诱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亲身体验和理解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促进智能发展。  相似文献   

7.
邬金举 《小学生》2011,(6):31-3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已有不少教师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在这一“活动过程”的教学中,应暴露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规律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及方法的思考过程等。要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参与到过程中,通过操作和实践,由外部活动逐渐内化,完成知识的发展过程和“获取”过程,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8.
一、提倡一个“动”字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教学中要让不同思维水平的儿童去研究不同水平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如果教师动得多,那么学生就只能是听众,失去操作活动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很难显现出来。我在教学“拿红、绿铅笔”这课时,一  相似文献   

9.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但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课堂中大部分的时间被应用在给学生讲解概念理解和习题上,导致学生对这些枯燥的公式、结论及习题产生了畏惧。在课堂数学教学方法应用中,采用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手、嘴、脑并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对如何实现游戏教学方法的应用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高效的数学课堂离不开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经历和体验,初步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观察,深化概念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数学运用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让学生通过动手来获得知识,真正达到“我做过了,我理解了”的目的。下面就谈谈本人在这方面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2.
陈美江 《考试周刊》2012,(85):71-72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自主探索是数学的生命。在教学中,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数学教学过程就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应该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人数学世界,在探索中激发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下面我就如何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同时倡导小学数学教学.让低年级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中高年级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由此可见。教学情境的创设对新课程理念主导下的课堂教学而言.显得非常重要。本就如何创设教学情境谈几点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14.
苏红 《天津教育》2021,(1):48-49
小学低年级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对于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丰富形象的基础上,兴趣点也在于此。越形象、有趣的课堂,低年级学生越感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数学教学时,教师应适当地引用趣味性元素,开展“趣味性教学”,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15.
李英彬 《学周刊C版》2013,(25):108-109
在所有的哲学原理中,有一个原理我一直很欣赏,即"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数学教学中有许多前人总结出来的理论,作为教师就应该把这些理论传授给学生,而如何传授才能便于学生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摸索,我认为,只有让数学课堂生活化才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小学数学实践活动,低年级以游戏、模拟  相似文献   

16.
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有利于学生各方面品质在课堂上得到发展的。由此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要强调让学生“做数学“,通过“做数学”让学生体验、理解正确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数学学习不仅成为增长知识的过程,也成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和谐发展的过程。以下就“求最值问题”这一课的教学谈谈笔者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弗顿登塔尔说 :“将数学作为一种活动来进行理解和分析 ,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教学方法 ,称之为再创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 ,如果将数学作为一个现成的知识产品来教 ,留给学生活动的唯一机会就仅仅是重复这种毫无学生创造意识的所谓的“应用” ,换言之仅是教师例题示范让学生机械模仿 ,单纯地由这种“模仿数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能降格 ,“模仿”而不会“创造”。长此以往 ,学生的创造潜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而只有在教学中 ,教师运用再创造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动地进行数学的“再创造活动” ,激活学生创造热情 ,进行高效…  相似文献   

18.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馓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就理解了。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的教学,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双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讲解。实践证明,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而且还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捷径。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实践操作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让学生利用自己准备好的教具、学具及其他材料,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摸、拼、剪、量等实践活动。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发现规律、掌握数学, 最终使学生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课本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近十年来的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我做到了灵活处理教材,联系生活实际,积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没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2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与理解数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情中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把生活引进课堂.而且要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走进生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基于以上认识,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