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查尔斯·兰姆是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家之一。他的《伊利亚随笔》(1823)和《伊利亚随笔续集》(1833)是他对英国文学宝库的伟大贡献。伊利亚是兰姆的笔名。他正是以两集随笔和《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闻名的。他给我们留下的五十多篇优秀散文,全是无拘无束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想和随笔。兰姆充分发挥了随笔这一文学  相似文献   

2.
汪精玲 《学语文》2014,(2):48-49
正查尔斯·兰姆(Charles Lamb,1775-1834)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其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文学评论、儿童故事、随笔以及书信。兰姆拥有最多读者的一部书,是他与姐姐合著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而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则是建立在《伊利亚随笔》和《伊利亚随笔续编》这两部散文集上。兰姆散文在中国的译介,陆陆续续,从零星的篇章到精选的译本,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3.
人生的开始阶段,在读书上能够有一个高起点,那将是终生受益的事情。要知道哪些书是经得起岁月淘洗的好书,有必要先认识一下写好书的作家。从2003年第1期开始,钟语甫老师将向大家介绍几位在西方文学史有特殊地位的作家。这一期向大家介绍英国著名散文家兰姆(1775-1834)。其代表作有《伊利亚随笔》以及他与姐姐玛利合写的《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编者  相似文献   

4.
梁遇春对兰姆随笔的翻译和介绍,对中国的兰姆随笔译介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兰姆随笔在题材、笔调、情调、语言风格等方面对梁遇春随笔有深刻影响。梁遇春和兰姆的随笔在题材范围、情调、体裁及语言特色等方面的差异,是他在创作上超越兰姆的体现,是他真正把握了随笔创作的灵魂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有中国的伊利亚(兰姆)之称的现代散文作家梁遇春,以英国随笔作家兰姆谈话体随笔为结构基础,建造了一种类似的文体,但在创作和人生态度等方面却表现出与后者日趋明显的背离关系.本研究试图表明,外来影响的关键作用是为民族文学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复兴提供形式起点.  相似文献   

6.
兰姆是英国随笔艺术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新文学产生很大影响,梁遇春是一位深得兰姆精髓的作家,他也被称为中国的"兰姆"。本文首先概述兰姆和梁遇春散文的创作情况,接着从题材、文体、人生哲学三个方面阐述兰姆对梁遇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奥地利近代大文豪茨威格的中短篇小说集中《同情的罪》的内容与艺术特色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概括评价茨威格小说内容与艺术上的成就及特色;第二部分着重分析茨威格小说艺术特色形成的社会根源与价值观及受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影响的状况;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中篇小说《同情的罪》的内容及艺术上的成就及其社会与美学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孩子     
兰姆是终身未娶的,他没有孩子,所以他有一篇<未婚者的怨言>收在他的<伊利亚随笔>里.他说孩子没有什么稀奇,等于阴沟里的老鼠一样,到处都有,所以有孩子的人不必在他面前炫耀.他的话无论是怎样中肯,但在骨子里有一点酸--葡萄酸.……  相似文献   

9.
《井上靖随笔全集》(1),煌煌巨著,十大卷,精编收录了日本已故著名作家井上靖,近四十年来所撰有代表性的随笔730篇,连同每卷末作家新撰《后记》,共740篇。每卷并附有《井上靖随笔全集·月报》,是关于该卷有代表性的评介文章及索引。 “随笔”即简短的议论性散文,这是井上先生以日本假名,标外来语“ESSay”撰写的西方最早的随笔,是1580年,法国作家蒙田(1533——1592),以“ESSay”称呼自己所写简短而有文采的论述性短文,才有了随笔这“称谓”的。但虽称谓相同,各国的“随笔”,仍以固有的规律和特色,在衍变、发展。我国五四时期,受英国作家兰姆(1775——1834)影  相似文献   

10.
从比较兰姆和梁遇春的性格特征与随笔观察点这两个角度,展开对兰姆和梁遇春随笔同中之异的分析与论述,从而具体、翔实地论证梁遇春的随笔既深受兰姆随笔的影响,又具有自己的独创性和中华民族传统的印记。  相似文献   

11.
孩子     
兰姆是终身未娶的,他没有孩子,所以他有一篇《未婚者的怨言》收在他的《伊利亚随笔》里。他说孩子没有什么希奇,等于阴沟里的老鼠一样,到处都有,所以有孩子的人不必在他面前炫耀。他的话无论是怎样中肯,但在骨子里有一点酸———葡萄酸。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孩子活动的主要范围是家庭,而现代家庭很少不是以孩子为中心的。一夫一妻不能成为家,没有孩子的家像是一株不结果实的树,总缺点什么。必定等到小宝贝呱呱坠地,家庭的柱石才算放稳,男人开始做父亲,女人开始做母亲,大家…  相似文献   

12.
衬托对比针砭时弊———《捕蛇者说》的艺术特色江苏/王丽蕾《捕蛇者说》是唐代柳宗元被贬官永州时写的。“衬托对比,针砭时弊”是本文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文章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即第1自然段)又分三层意思:1.“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强调蛇毒性猛烈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说明数学探究性学习及几何画板在数学探究性教学中的应用且其在数学探究性教学中的应用类型;第二部分是它在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作用;第三部分介绍它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缺点、解决办法及《几何画板》中链接网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的演唱和理解歌剧《苍原》的主要唱段《情歌》,本人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分析,在查阅、整合大量参考文献之后,从更专业,更客观的角度阐述人物情感,分析作品内涵。本文通过对女主角娜仁高娃的人物情感分析,更深层次的探索《情歌》的艺术表现和演唱技巧,同时也能提高本人在声乐演唱上的理解力和音乐表现力。本文以歌剧《苍原》中的主要唱段《情歌》为主要研究内容:第一部分将对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做粗浅的阐释;第二部分将简单地对歌剧《苍原》的创作背景进行了解;第三部分从娜仁高娃的性格特征及人物情感着手分析《情歌》的艺术表现;第四部分将对作品进行分析并简单的谈及自己在演唱过程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曾译介过日本古典随笔作家吉田兼好的《徒然草》中的部分篇章。文章拟从审美趋向上的趣味性与常识性、人生态度上的无常观与隐逸思想以及行文特色上的佛禅意识这三个方面,对周作人后期随笔创作与吉田兼好的随笔集《徒然草》做一比较。并认为周作人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对《徒然草》的翻译,正是他文学主张与创作风格于1928年前后发生转变的一个前奏。  相似文献   

16.
陈其钢先生是一位世界知名的中国作曲家。其作品的创作形式涉足了几乎所有的器乐领域,如:为单簧管而作的作品《晨歌》;为长笛与竖琴而作的作品《回忆》;为钢琴而作的作品《京剧瞬间》、《二黄》;为室内乐六重奏而作的作品《水调歌头》;为大提琴与交响乐而作的作品《逝去的时光》等一系列优秀的作品。其中,《京剧瞬间》是陈其钢为数不多的出色钢琴作品之一。本文对陈其钢《京剧瞬间》创作特点研究分为三个部分来分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作者以及《京剧瞬间》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分是从《京剧瞬间》的音乐文本出发,结合"京剧"、"行弦"和"五声性"元素来分析这首作品的音乐特点及其艺术表现;第三部分主要是介绍《京剧瞬间》的演奏要点。  相似文献   

17.
热爱读书和对英国文学略有所知的人大概听说过查尔斯·兰姆这个名字。提到戏剧,我们知道莎士比亚,提到小说,我们知道狄更斯,提到英国的散文和随笔,我们就不能不提到兰姆。  相似文献   

18.
上党梆子是在明代末年产生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是依据当时四大声腔中的梆子腔为基础并结合了山西长治的民间特色而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上党梆子的现状及传承人马小兰对老旦唱腔的理解;第二部分则简述老旦唱腔的特色及技巧,并根据谱例分析;第三部分从乐队配置、舞台舞美等方面对上党梆子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三个陌生人》是英国十九世纪中页二十世纪初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短篇小说集《韦赛克斯小说集》中故事之一。《三个陌生人》的故事结构,故事背景和故事情节中蕴含着无限永恒的宇宙和不可抗拒的宇宙力量。第一部分简短介绍该小说故事情节;第二部分介绍该小说结构所体现的无限永恒宇宙;第三部分介绍小说背景体现的强大不可抗拒的宇宙;第四部分从哲学和美学层面对小说作品中的宇宙以及哈代认为的宇宙意识进行较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欧阳修《归田录》读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田录》是欧阳修的一本随笔,《归田录》非归田后所录,而是为官时所录。《归田录》反映了斥恶扬善的积极的思想内容,体现了平中见奇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