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宝嘉(1867—1906)是清末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对中国近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其代表作《官场现形记》中,作者主要从三个层面揭露了晚清官场权力追逐的丑态。本文试图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去分析小说中描写的官场丑态,探讨晚清官员腐败堕落的社会心理根源。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的官场、反腐小说极力书写官场人物在"潜规则"作用下的腐化和蜕变,而作家何申却以其朴实的笔塑造了一位游曳于"潜规则"之外的官人形象,这位官人正直、善良、忍辱负重而又任劳任怨。本文着重分析小说主人公与其它官人的不同及蕴涵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意识流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对生活和真实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和传统的现实主义作家彻底决裂,将小说聚焦于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对象的变化必然带来艺术形式的变化。本文以《到灯塔去》为例,通过对小说的艺术技巧间接内心独白和多视角叙述的分析,探讨伍尔夫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内在真实"的不懈追求。  相似文献   

4.
"70后"徐则臣的小说写作在两个层面体现了其"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交织杂糅的特征:在文学史脉络上,"80年代"文学的"理想主义"和"90年代"以来社会语境的"现实主义"的繁复纠结;在作家自身的写作序列里,"理想主义"情怀和"现实主义"笔触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新写实"小说是在传统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思潮的时峙中,采取现实主义直面现实的精神和再现生活的方法,同时又接受了现代主义思潮的某些影响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现实主义小说流派.它在坚持"写实"精神的基础上,表现手法有所突破,开创了现实主义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文革"结束后,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期盼和呼唤,一方面促成了中国文学力图迅速回到真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轨道,一方面也促成了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反抗。意识流小说创作提供了迥然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另一种可能性的想象。虽然总体上,"文革"后中国文坛的意识流小说创作只是昙花一现,但对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潜意识描绘等表现手法的运用,仍给同时期及其后的中国文学提供了相当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莱辛中后期作品逐渐偏离现实主义,叙事更偏重形式变革,这体现了她对现实主义写作的困惑并导致她的“写作障碍”,也成为她多部作品中反复述说的意象,莱辛透过写作障碍全面思考了现实主义本质和当前小说面临的问题,阐述了她的小说创作理念。她指出启蒙对现实主义影响巨大,但随着社会语境的变迁和话语系统的更迭,传统小说已无法表达真实。而当代小说由于主体稳定性和话语明晰性的缺失,成为区域性、报道性的体裁。莱辛倡导描绘时代精神特质、蕴含哲学性的小说。她的创作理念破旧立新、另辟蹊径,对当代小说理论研究具有极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当代“官场小说”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官场小说”的否定性评价已经成为批评领域对待这一文学现象的主流态度和重要特征。官场小说是作家面对转型期社会复杂矛盾所产生的现代性焦虑的一个表征,在对官场腐败、价值失范、人性异化等社会现实问题的反思、批判中隐含着对正义、公平、法制等合理化社会秩序的诉求,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读刘震云20世纪80-90年代的小说,我们可发现其"喜剧面孔"之特征:《新闻》中有"谐词隐言","官场"系列"于嬉笑诙谐之处包含绝大文章";《温故一九四二》是历史叙事呈现悲剧的史实,喜剧的史鉴,正剧的史胆。这种"喜剧面孔"的真谛在于他写小说是"以悲剧情绪透入人生,以幽默情绪超脱人生",这也是刘震云的"黄金的幽默"。  相似文献   

10.
世纪之交"官场小说"热潮的历史文化缘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形成了一股“官场小说”的热潮。从整个20世纪的中国文学进行考察,“官场小说”可以说是百年文学中官场叙事传统在新的时代境遇中的延续和发展。一方面,权力异化而导致的官场腐败与自由宽松的话语氛围为它的兴盛提供了契机和条件;另一方面,作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官场小说”是知识分子在当下社会对自身角色的确证,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批判与建构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1.
略论王跃文"官场"小说的传承与突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年作家王跃文因其小说集《官场春秋》和长篇小说《国画》,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反响,被一些媒体称之为“官场小说”。与我国传统官场小说相比较,作家王跃文既有传承也有突破。首先表现为题材的趋同性。以“官场”人物勾心斗角、追权逐利为主;其次,古代官场小说对人性关注不足,更多地表现为奴性、兽性、神性方面,而作家王跃文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对小说主人公所持的态度,并打上作家自己人生经历的烙印。但作家并未达到他预设的“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度,仍需对社会现实和所谓的“官场”作更深层的哲学思索。  相似文献   

12.
"新写实小说"是当代文学中一种新的文学潮流,是"现实主义"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以池莉、方方、刘震云等为代表的新写实小说家用不同的手法展示了"新写实"对"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从"新写实"看现实主义新形态,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欣赏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官场小说从清末到现在历经了一个很长的发展周期,近20年是风行的黄金期。但是中国官场小说作为现实主义的题材,存在严重不足,创作思想高度不够,缺乏富有时代精神的正义之气,艺术质量欠缺,要达到现实主义艺术的已有深度与高度,这类作品还有较大距离,缺乏应有的“文学气韵”。在文学层面上与其销售的风行相比。处在很尴尬的境地。  相似文献   

14.
旨在"小说救国"的清末新小说中,作为隐喻的"疾病"与"治疗",对称性地驱迫着文学文本的话语生产方式,存在着热衷西化,中经扬弃,继而持守现实主义的身体国家化的演变逻辑。这一考察,彰显出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策源性的动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肖红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短命而富有才华的女作家。她于20世纪30年代初登上文坛,深受鲁迅等左联作家及其倡导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影响。这使她的创作既有对现实主义的自觉靠拢和遵从,也有个人主观性的“疏放和越轨”。本文以现实主义为基本的参照框架,探讨肖红小说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6.
荣琰 《文教资料》2009,(18):84-85
冰心是"五四"时期问题小说的"首席作家",其问题小说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广泛地深入社会提出问题.本文从冰心的问题小说入手,认为冰心是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去关照社会,呈现出人道关怀型现实主义的精神色彩.但也由于其人道主义的立场,减弱了冰心问题小说批判现实主义的力度,呈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7.
官场历来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社会存在。新时期官场小说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别样的世界。它真实地反映了官场百态,对官场的腐败现象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也对腐败官员的思想和人性进行了细微的描写,尤其是对官本位思想作了深刻的剖析。  相似文献   

18.
宗璞在当代文坛上的评价比较高,但其文学创作并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这可能与宗璞温婉、内敛的创作风格、框架的"居小"有关。然而,宗璞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是极具特色的。文学的"乌托邦"在宗璞那里并不虚幻,她始终根植于现实主义的肥沃土壤,并让自己的文学园地花繁叶茂。本文试从宗璞其人和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小说文本研究出发,探讨宗璞文学创作的"内质",挖掘其文本背后隐藏的其作为知识分子写作的思想资源和理想精神。  相似文献   

19.
如果说"五四"及20年代的小说理论主要是在破除旧的小说观念,确立新的小说观念,对小说的性质、功能作了明确界说,那么发展到30年代,中国小说"现代性意识"的深化,则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小说现在与将来的关注;二是对小说内容社会化的强调以及现实主义典型化理论的探讨;三是对小说艺术形式的多样化探索,这其中包括除主流理论家和小说家以外的小说理论家和小说家们对小说背景、故事以及叙事方法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路翎创作的特殊性来自其艺术视觉的独特性:他的眼光总是透过人、事的表象和外在状貌,深入到隐秘而丰富的、深奥而复杂的“灵魂”、“根源”处,越过外在存在而进入其心灵世界,这使得他的小说面貌与注重“再现”的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有了迥然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