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的化现象,不同的化中存在着不同的禁忌.这些禁忌会妨碍人们之间的交往。为了国际交往的正常进行,必须了解这些禁忌,才能在交往中回避它,若触犯了这些禁忌,便显得唐突无礼,令人生厌。禁忌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衣食住行、社会交往、外交等等.章主要介绍跨化交际中的一些日常生活禁忌。  相似文献   

2.
禁忌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化现象,也是跨化交际中最应慎重对待的。章探讨了维汉两个民族在语言禁忌和非语言禁忌方面的共性与差异,阐明在对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有必要进行有关禁忌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3.
彝族传统禁忌的成因及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忌是人类社会最早的社会规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彝族的传统禁忌古老神秘、源远流长,其产生和发展是由多种因素作用而成,其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是多元的。彝族传统禁忌对彝族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有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二者相依共存。  相似文献   

4.
由于化传统,民族心理,审美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赞成汉维两个民族对不同数字的好恶禁忌心理与行为之差异,本从宇宙观,方法论和宗教以及谐音方面阐述了汉维民族对某些数字的好恶禁忌化内涵差异。  相似文献   

5.
语言受思想的支配,所以语言禁忌来源于各种各样的思想禁忌,信奉禁忌是人类共同的精神现象。精神、思想乃至思维方式等相同,才会产生共同的禁忌和禁忌语;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不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沉淀各异,必然产生不同的禁忌和禁忌语。文章就英汉两种文化在表现某一特殊精神现象——禁忌语方面所呈现出的类属及异属感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世界是由绚丽多彩的物质组成的,但由于社会环境、历史和化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赋予同一种颜色的意义不尽相同,有的相去甚远,因而颜色禁忌也就迥然相异。熟悉或了解这些颜色禁忌对于跨化交际大有裨益,它可以消除误解,减少磨擦,使双方正确理解彼此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7.
蒋亚媛 《海外英语》2013,(19):272-273
禁忌语,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个很寻常的现象。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禁忌,并且在跨文化交际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中英文化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英禁忌语上的差异。该文主要通过对分析中英禁忌语的异同以及变化,旨在减少中英语言交际中的不便。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交际中,特别是在社会生活中既需要精确的语言,又需要模糊的语言,而在一些政治性或应用委婉语的场合,适当地使用模糊语言是委婉化的一种有效方式。本文以英汉语的塔布现象-禁忌和委婉语词为例阐明语言模糊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民间故事与禁忌民俗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的民间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禁忌。这些禁忌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较大的约束作用。尽管某些禁忌的性质可能是非科学的,但依然为人们约定俗成,并围绕这些禁忌形成一整套规范或者仪式,这就构成了禁忌民俗。禁忌民俗的传承有多种形式或途径,民间故事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不仅是因为民间故事内容的吸引力和口传特征使其成为传承民俗的最好手段,而且也因为它们内容中的神秘或奇幻色彩本身就与禁忌民俗的内容接近。这样,民间故事就往往有意无意地或自然而然地充当了传布禁忌民俗或其它民俗的有力工具,或者它就构成了禁忌民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浅论民间禁忌的现代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禁忌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文化现象,在中国早就产生和流传,它对调节人的行为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直到今天,许多禁忌还影响着多方面的社会生活。这是因为古代的禁忌中,蕴含着先人们许多合理的现代科学意识;先进的环境保护意识;科学的养生保健意识;现代的伦理道德意识。  相似文献   

11.
禁忌导致禁忌语的产生,禁忌语是禁忌观念的反映,是社会文化的镜像,是社会禁忌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其使用也是一门艺术。从汉语禁忌语的话语表达方面,探究其建构方法及其内在的文化蕴味并总结其语用规律。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跨文化社交活动日益频繁,遵循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原则,熟练掌握英语委婉语这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和谐外交促进交流的着力点。委婉语是人们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种普遍性的文化现象,它折射出不同国家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生活方式及文化沉淀的差异,并蕴藏着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对人生的看法。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具有不同的忌讳,我们应从某些生活习惯或习俗出发,在跨文化社交活动中努力运用好委婉语来提升交际的质量,以达到文明礼貌的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13.
数字崇拜与禁忌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文章主要对大同方言单数的崇拜与禁忌进行了解读,最后得出大同方言中对数字的崇拜与禁忌不仅仅是语言特征、宗教迷信、民族文化心理等特征的体现,更是大同乃至整个山西地区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折射.  相似文献   

14.
日据时期,日本殖民主义者对台湾实行奴化政策,企图扼杀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和台湾人民的民族意识。在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弘扬民俗文化成为捍卫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台湾新文学从衣食住行习俗、婚俗、节俗、礼俗、忌俗等方面对民俗文化的大力抒写,表现出深刻的文化意蕴和强烈的民族抗争精神。  相似文献   

15.
语言禁忌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复杂文化现象,其具有普遍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点,同时这一现象也渗透在各种语言现象中,其影响力不容小觑。民航飞行员出国面试作为一种语言文化传递,与语言禁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章试图将这两种语言现象进行结合研究,旨在探索语言禁忌在飞行员出国面试中的体现以及避让策略。  相似文献   

16.
徐晶晶 《海外英语》2014,(12):270-271,281
Since language is a carrier of culture, euphemism is both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and a cultural phenomenon.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language, it truly reflects people's life and value through history. Peopl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dopt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the same taboo.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 and try to help people understand the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euphemism.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反射,社会的发展会促使语言发生变化。现实生活中人们出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某些事物和行为有所忌讳,积久则成禁忌,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便是禁忌语。禁忌语的存在促使委婉语大量产生,这说明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但两者属于不同的语言现象,因此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18.
在瑶族信仰中,雷神是具有复杂社会职能的神,其关键职能就是生殖功能,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中国即为繁衍生命和丰饶农业。由于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诸神中雷神在瑶族中占的地位十分重要,瑶族先民把生殖的祈盼寄托于雷神,雷神的生殖功能通过许多文化形式来体现,如洪水神话、祭雷仪式、禁忌等。  相似文献   

19.
大庆精神是植根于中华民族血液之中的文化力量,在民族忧患之际表现出坚持实践、身体力行,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崇高思想境界,反映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现代追求,体现了人的创造精神及真善美高度统一的文化心态,对于社会进步、科学发展乃至人的精神境界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让大庆精神成为高校的文化教育资源,走进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唤起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与时代使命感,是提升大学生人生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掏了燕,死一院;掏了火石戛戛,死一家家"是陇中农村民众熟悉的谣谚禁忌俗语,属于典型的生态民俗。这种禁忌主要源于当地民众感恩于家燕和火石戛戛大量捕食害虫、喜爱它们与人为善的生活习性以及人们忌恶求善的生态伦理观念。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这种生态禁忌对于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