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长期的编校实践中,发现学术期刊参考文献著录中引用文献跳转页码的标识符号不统一,标注极不规范.究其原因,在于新旧标准文献著录细则中都缺乏引用文献跳转页码的标识符号规定.本文针对在实施GB/T7714-2015新标准的过程中所发现的新标准参考文献著录存在的缺憾,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补充和完善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提高学术期刊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2.
房蕊 《编辑学报》2021,33(5):508-510
参考文献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在不借用外在校对软件的情况下校对参考文献会花费大量的时间,降低编辑的工作效率.腾云协同采编系统参考文献审校工具虽然能够通过比对数据库中参考文献的信息,提示编校时肉眼难以发现的隐性错误,节省编辑校对的时间,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参考文献审校工具在给编辑带来便捷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经验,对实际工作中应用参考文献审校工具的优点、不足及提高参考文献审校质量进行了探讨,供编辑同行参考,以期提高参考文献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3.
黄勇 《编辑学报》2020,32(4):394-397
科技期刊的参考文献错误是困扰编辑的一个重要问题,参考文献的隐性错误更是防不胜防,直接影响着刊物的出版质量。结合编校工作实际,本文分析了几种参考文献隐性错误实例,给出相应的编校策略,并从作者、审稿人、编辑3个角度提出改进参考文献编校工作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助力提高科技期刊参考文献写作质量和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4.
罗杰  程春开  孙立杰  李昕 《编辑学报》2005,17(4):248-249
为了更加全面、精确地了解请作者提供首页(期刊)或版权页(书籍)复印件这项工作对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编校质量的影响,2002年应用复印件比对**稿件的参考文献,统计作者复印件的提供率及依据复印件而发现的错漏情况.结果发现,复印件的提供率为92.78%,存在错漏的参考文献计459条,参考文献总体错漏率达28.02%;因此,由作者提供参考文献首页复印件,再经责任编辑逐条核对,可以避免这种现象,大幅度提高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5.
针对期刊编辑在稿件编校中仍较多依赖人工纸笔的现状以及远程协同办公的需求,尝试使用一种新的稿件编校方式。在操作中采用xodo软件对稿件进行实时交互和远程协同办公编校。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稿件编校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完全实现无纸化办公的优点,可实现实时交互和远程协同办公且数据共享共存,具有切实可行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图书中出现一些编校差错,这是令人遗憾、沮丧的事情。就笔观察,这些问题往往是因为无视它们的存在造成的,也就是说在编校工作中存在“盲点”。编技工作中只有发现问题,才谈得上解决问题。如果你对问题视而不见,这个问题就会成为你编校中的“盲点”。  相似文献   

7.
宫福满 《编辑学报》2002,14(1):47-48
对新近出版的一本编辑学著作<编辑学导论>的封面、版权页、作者简介、后记及参考文献等内容进行了审视,发现书中的这几项内容因编校的疏漏存在较多的问题.认为高质量的出版物应该具备"整体美",书刊编校者必须注意研究编校工作的规律,要树立责任意识,要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8.
王立群 《采.写.编》2021,(10):112-114
结合自身长期的科技期刊编校实践,通过大量实例解析,总结归纳了参考文献著录中容易被忽略的隐性错误类型,与作者、编辑交流分享,供大家在写作及编校过程中参考,并提出可供采取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9.
刘韬  韦轶 《编辑学报》2018,30(4):404-405
针对期刊编辑部门在稿件编校过程中仍较多依赖人工编校、纸笔办公的现状,尝试使用一种新的稿件校对方式。在操作中采用OneNote软件+“手写笔”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了编校过程中的无纸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为期刊编校工作全程无纸化操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医学信息检索对医学文稿编辑加工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学敏  陈平 《编辑学报》2005,17(4):278-279
介绍医学信息检索相关数据库,探讨医学信息检索在参考文献等编辑加工中的作用.认为医学编辑应掌握关键词、医学信息检索技能,熟悉常用医学数据库的检索,利用医学信息检索提高工作效率及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1.
Pro-CiteTM,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manage bibliographic references, i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One of three bibliographic products from Personal Bibliographic Software, Pro-Cite provides a wide range of data manipulation capabilities. These include: creating, editing, and deleting database records; querying for specific recordss; organizing databases; and printing selected records to a variety of device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Pro-Cite version 2.0., a major upgrade, and its companion program for converting data captured from MEDLARS into Pro-Cite databases, MEDLARS Biblio-LinksTM.  相似文献   

12.
巧用文后英文参考文献辅助审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莉  刘祥娥 《编辑学报》2012,24(2):134-135
结合编辑工作实践,讨论文后英文参考文献在审稿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可以利用文后英文参考文献判断稿件的创新性、遴选高层次审稿专家以及判断作者的科研及写作态度。  相似文献   

13.
王殿佑 《编辑学报》2010,22(6):525-526
介绍NoteExpress的特点和主要功能,分析它在参考文献编辑加工中的应用.NoteExpress对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的支持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快捷、高效,可以极大地提高编辑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稿件编辑的质量,降低参考文献著录编辑中的错误率.  相似文献   

14.
医学文献检索在医学期刊编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医学文献检索在选题、初审、复审、退修、编辑加工、校对及编制主题词索引等医学期刊编辑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及价值,认为医学编辑应掌握良好的医学文献检索技能,时时借助文献检索控制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学术研究过程中的文献阅读和论文撰写与参考文献标注方法密切相关.在阅读文献时,著者-出版年制更符合阅读习惯,有更多的有效信息含量,更有助于提高阅读和学习效率.在撰写和修改论文时,著者-出版年制能更便利地处理参考文献,提高引文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衍  陈蓓 《图书情报工作》2012,56(9):101-104
阐述文后参考文献的概念及其知识链接、技术预测、计量评价等功能,在介绍国外最新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尽快修改我国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范、在新规范中扩大文献类型著录范围、增加DOI等唯一标识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按保持原貌原则著录文后参考文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伟 《编辑学报》2013,25(1):46-47
根据参考文献应具备的检索功能和回溯要求,针对文后参考文献著录中存在的错误和不规范问题,提出按照保持原貌原则进行文后参考文献著录的建议,同时,梳理了参考文献中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宋春燕  王菊香 《编辑学报》2012,24(3):249-249
针对科技期刊论文参考文献著录错误较高的情况,提出了核查与校对参考文献的方法:在编辑加工时重视参考文献著录审核和加工;在校对阶段,可运用通读、前后对照、熟记业务内常用信息、利用常识质疑等方法,做好参考文献的校对工作。  相似文献   

19.
��Ŀϵͳ����д��ڵ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讨论书目数据的标准化与规范化、书目数据的变长处理、屏幕编辑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秦珂 《图书馆》2011,(4):98-99
在使用作品中履行信息注明义务与责任是法律法规和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对撰著者的明确要求。然而,被参考文献没有责任者信息又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从署名权角度分析认为,有的期刊编辑部关于"来稿中的参考文献必须有作者姓名,否则文章不予发表"的规定可能降低文章质量,助长撰著者的侵权行为,并使编辑部面临责任风险。文章指出,对无责任者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按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中的相关规定办事。编辑部应建立健全审稿制度与参考文献核查机制,尽到合理注意义务,防止出版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出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