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韩双 《大观周刊》2012,(16):179-179
开展学习者阅读培训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阅读效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这方面,老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提供知识,而且是提供可供学生自己从本文中提取意义的策略和方法。所谓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通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如地运用各种策略,阅读效率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相似文献   

2.
姜花 《大观周刊》2012,(24):332-332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能力和应用语言的能力,因此阅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缺乏自主阅读的积极性,阅读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展,阅读教学的目标远远没有达到。因此阅读理解常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难点,这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有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教育更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  相似文献   

3.
初中语文教学是阅读的关键。成功的阅读教学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能怡情养性,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学生埋头苦记笔记,抄板书。考试考到则欣喜若狂.若题目灵活或考课外阅读文段则愁眉苦脸.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始终没有摆脱教师讲.学生记这种“满堂灌”式教学的牢笼.还未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答案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化知识为能力呢?我认为关键在于语文教学能否激发阅读兴趣、教会阅读方法、做好自主阅读的铺垫.从学生主体出发下足功夫.  相似文献   

4.
王淑品 《大观周刊》2012,(23):167-167
初中语文教学是阅读的关键。成功的阅读教学不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语言能力,还能怡情养性,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课堂上,教师条分缕析地讲解教材,学生埋头苦记笔记,抄板书,考试考到则欣喜若狂,若题目灵活或考课外阅读文段则愁眉苦脸,这充分说明了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始终没有摆脱教师讲,学生记这种“满堂灌”式教学的牢笼,还未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答案不言而喻。我认为阅读教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5.
王大藏 《大观周刊》2012,(32):259-259
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廊知丰厚的感情语言材科开阔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有阙读的欲望.其次要授之予鱼,培幕学生闲读方法,最后还要适应中学生身心特点,创设活动边玩边读。  相似文献   

6.
凌钦芳 《大观周刊》2012,(37):349-349
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又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然而我以为教师既要授之以渔又要授之以鱼,鱼与渔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张瑞叶 《大观周刊》2011,(41):120-120
古语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用于目前的课改口号说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学习。它既强调学生学习目的、动机、态度,也指学习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特教中专学生的阅读情况,重点阐述了我校图书馆工作纲要:以用为钢,授知育人;广开门路,服务育人等。  相似文献   

9.
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如何从孩童时代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阅读兴趣,逐步提升少年儿童的阅读品质,是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始终关注的课题。作为神圣知识殿堂的少儿图书馆有义务担起解决少儿阅读问题这份责任,不仅须向少年读者敞开知识宝库大门,还应做到授之以渔,以实现驰骋图苑增智慧、博览天下铸英才。因此,加强少儿图书馆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陈华 《大观周刊》2011,(34):171-171
创新教育,就是指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它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要授之以“鱼”,而且要授之以“渔”,更要导之以“创”。现代语文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语文作为母语,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高丽 《大观周刊》2012,(29):207-207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是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便于操作,并且具有检测性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运用圈点批注等方法做好课前预习,为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打好基础。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和涉猎课外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日复一日,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潜滋暗长,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樊明庆 《大观周刊》2013,(1):209-209
古语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学习方法的侧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教是为了不教”,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活”起来呢?根据我校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挖掘,对课堂教学形式也进行了更新设计,让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学习,努力创造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一、关注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3.
孙朝霞 《大观周刊》2012,(49):218-218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学习汉语文的方法是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便于操作,并且具有检测性的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运用圈点批注等方法做好课前预习,为提高课堂听课效率打好基础。同时还要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和涉猎课外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样日复一日,学生的汉语文素养就会潜滋暗长,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李家国 《大观周刊》2011,(10):282-282
传统教学过多注重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学法的指导。是“授之以鱼”,而学法指导是“授之以渔”是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即有“学会”转变为“会学”。具体讲学法指导包括学习内容的指导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和渗透,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这样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一把金钥匙。结合思想品德课教学特点,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5.
王俊杰 《大观周刊》2012,(35):208-208
作为老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么去学习,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主动去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有的创新意识。 古代的《学记》中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著名的教育家卢梭提出,教育的本质不在于告诉他一个道理,而是在于教育他们怎样去发现真理。  相似文献   

16.
为学之道,一究根抵,二讲境界。以古人才学识论之,前者偏于才学积垒,后者偏于见识修炼,依这种见解来择书、读书,就又引出一个书的二分法来,一类书授人以学术与知识;一类书授人以思想和智慧;还有些书兼而授之。很显然,由顾晓鸣先生编定的《西方智慧通典》当归于后两类。 这本书有一个副题:“对多维世界的一百种眼光”。品味起来,实在比正题更灵动犀睿,更能撩起旁人的阅读兴趣,而书以“典”名多少给人一种板凝滞重的印象。在常人眼里,典册高文  相似文献   

17.
<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10月7日,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和中国青年网共同发起的"青年之声·授渔缘梦一帮一助学行动"在四川省档案学校启动。此次公益活动主要是资助在四川省档案学校就读的大凉山彝族学子和雅安地震灾区的贫困学生。在"青年之声·授渔缘梦一帮一助学行动"见面会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授渔计划"秘书长向学生们详细介绍了项目内容和相关情况,并和志愿者、班主任老师一道对全  相似文献   

18.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及,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出自《老子》,说的是"送给别人一条鱼能解他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让他永远有鱼吃,不如教会他钓鱼的方法",有鱼吃是目的,会钓鱼是手段。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相似文献   

19.
张霞 《大观周刊》2013,(9):147-147
掌握语言知识并不等于具备阅读能力。只有掌握并运用一系列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将习得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具有个性心理特征的阅读技能。一般来说,作者是按照一定的思维模式写作的,学习和掌握阅读技能就是使自己的思维模式与作者写作时的思维模式相吻合,从而加速理解阅读材料的过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还应分层次地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本文将从以下方面谈谈英语阅读教学的一点心得。  相似文献   

20.
我在馆内从事基层图书室的业务辅导工作。在数年实践中我体会到,要作好基层辅导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授渔”原则。业务辅导工作,对于受辅对象是“授之以鱼”还是“授之以渔”,这对作辅导工作的同志是不成问题的,当然是后者。但如何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