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常有人这样评价一节课:课堂结构工整,教学语言规范,严格按照教案执行教学……但是,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每节课都是这样“工整刻板,文丝不乱,课堂的面目总是似曾相识,甚至千篇一律”,那么,课堂的活力何在?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创造和灵性如何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常有人这样评价一节课:课堂结构工整,教学语言规范,严格按照教案执行教学……但是,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每节课都是这样"工整刻板,文丝不乱,课堂的面目总是似曾相识,甚至千篇一律",那么,课堂的活力何在?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命创造和灵性如何得到释放?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懂得,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动态流程,课堂中出现的任何问题都有它特定的情境性,没有适合各种情境、能解决一切教育问题的"万能的"教育方法或策略,任何有效的方法或策略都有它相应时间、地点,相对的人物或事物.  相似文献   

3.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课堂还是作业,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我们再三强调的,有的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面对学生暴露的错误,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些可能会成为教学资源呢?如我教学“圆环的面积”时,课堂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小插曲。  相似文献   

4.
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不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预设,而由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开放性较强,在长时间的新课程理念浸润下,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丰性、独立性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所体现出来的思维经常出人意表,超出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预设,那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出现这样的情况正常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教师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预设与生成作出一些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不管在哪个年级﹑哪个课程层次﹑哪个具体教学环境中开展教学设计,都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我们站在哪里?我们要到哪里去?我们怎样到达那里?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参加了无锡市"聚焦课堂,推进有效教学"研讨会,在会上进行了"替换的策略"教学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不符。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往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预设,而由于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开放性较强,在长时间的新课程理念浸润下,学生的学习更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个性,学生在课堂上所体现出来的思维经常出人意表,超出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预设,那么在这样的课程体系下,出现这样的情况正常吗?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的?教师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呢?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课堂预设与生成作出一些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课堂上,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结尾: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们都会运用了吗?请看这样一题,你会做吗?  相似文献   

8.
王薇薇 《成才之路》2010,(10):32-33
课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想让我们的课堂学习富有生命活力,我们就必须去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我们该如何使生成成为课堂主流?生成需要怎样的课堂生态环境?课上,学生开始有自己的主见,不愿跟着老师设定的思路走。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大大方方地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前进?这是摆在每位老师面前的一道思考题。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来探讨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死气沉沉的课堂不多见了,那些充满“对话”的热闹课堂渐渐多了起来。静心思考,这种“对话”性语文教学是否使课堂真正有所生成?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叉当如何去处理呢?下面我们就此问题展开浅近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课学生愿意听?在课堂上学生应该如何听课效果才高呢?觉得自己的课不错,为什么专家却说还有问题?而教育管理者和教育专家往往会有这样的问题:我们已经努力去研究了,为什么教师不满意?学生也不满意?本文就这些问题谈谈几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1.
一、善于寻找细节 教学一篇课文,我们教师都会这样想: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生发?如何寻找恰当的能让课堂饱满的细节,真正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黄鹤楼送别》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曾出现过这样一些错误。  相似文献   

12.
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效率是我们每一个高中化学教师所追求的目标。但在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形: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有的学生却在下面窃窃私语,有的则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课堂效率差。面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经常反思,教师应如何在课堂上调动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效率?以下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3.
吴四娟 《学周刊C版》2011,(3):111-112
【背景】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教师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开始授课,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然后在听课老师的一片掌声中,师生完美无缺地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情景.我们不禁要反思:在这些所谓"精彩""优秀"的课堂上,学生独特个性的思维火花在哪里闪现?语文教学独具魅力、体现人文关怀的美在哪里闪现?  相似文献   

14.
每次参加教学观摩活动,聆听名师的课,都深受启发,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原来课还可以上成这榉,课堂充满了欢乐,也充满了激情,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获取了知识。面对名师的课堂,我们感到他们的课堂无论是领先的教学理念以及独特的教学设计,还是融洽的课堂气氛和精湛的教学技艺,都给我们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面对名师课堂,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学习呢?  相似文献   

15.
在信息技术课堂这样一个充满挑战的空间中,教师的一举一动极大地影响着课堂气氛。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调控教学,有效地实现三维目标呢?  相似文献   

16.
有人戏称,我们的课堂教学遵循着“四部曲”:首先是“赶鸭子”,把学生都赶到教室里去;其次是“填鸭子”,给他们很多东西;填完以后,到期终就是“考鸭子”;最后学生都变成了“板鸭子”。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是不是这样?封闭的教学观念、封闭的教学时空、封闭的教学内容、封闭的教学形式、封闭的教学过程、封闭的教学评价……试想:在这样的课堂里,我们的学生怎能不千人一面、失去自我、流失个性?如此“封闭”的教学又怎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呢?  相似文献   

17.
段金莲 《教育》2011,(1):54-54
通过听一些公开课,笔者发现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开始走向新的极端:一味的课堂对话,一味的强调读和感悟。这一定就是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式吗?像这样教学,能否真正达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吗?  相似文献   

18.
曾读过这样一段文字,有位教师问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语文课?一个女学生回答:"老师,你们在课堂上给了我们太多的压力,但是给了我们太少的魅力。"这句话引发了本人对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际作为的深思: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充满教学艺术魅力的教师,就像拥有一根神奇魔法棒的魔法师一样,学生在课堂上会紧紧跟随着它,深深地被吸引着,会沉浸其中,忘我陶醉,不知不觉一堂课就过去了,即使铃声响起仍然意犹未尽,依旧回味无穷。这样富有魅力的教师和吸引力的课堂,学生怎会不喜欢?这样的课堂,也应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倾心追求的理想境界。那么,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魅力到底来自哪里呢?  相似文献   

19.
丁晓霖 《阳光搜索》2014,(1):105-106
开展课堂前测,是对主体性教学理论的实践尝试:教师是教学过程中施教的主体,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如何尊重学生?如何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切实实施主体性教学?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尝试开展课堂前测,能够帮助我们有效确立教学目标,从而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提高教学有效性。开展课堂前测,还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也就是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这样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在“最近发展区”上做文章,让学生开展饶有兴致、有针对性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当我们把课堂提问纳入关注视野时,许多人可能会感到诧异:每个教师都熟练使用的教学手段,还有什么好探讨的?提问,每个教师都会。却不见得每个教师都做得好。我们常常在课堂上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毫无准备地随口发问,学生顺水推舟地信口作答;教师毫无重点地随处发问,学生不知所云地全面作答;教师毫无目标地盲目发问,学生天马行空地随意作答。这样的情景难免让人忧心:课堂提问还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