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颖 《广西教育》2013,(39):119-120,138
分析陌生化语言的发展和特点,以波特的《被背弃的老祖母》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为例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语言,阐述英美文学作品叙事结构的陌生化结构,探讨叙事视角的陌生化特点对小说结构建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诗歌教学是新理念下中学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但目前的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应是诗歌的言语形式。诗歌语言的主要特质是陌生化,陌生化的形式包括语音层面的陌生化和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形式有名词并置、语序错综、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等。在诗歌教学中,应从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入手,学习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3.
大量使用“陌生化”手法是鲁迅散诗《野草》难以理解的原因之一。《野草》陌生化手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独特角度描绘熟悉的事物,突破日常语言的自动化;一种是作自已创造一系列语言、意象、意境,突破学语言的自动化,两种方式都造成了读的陌生化感受,加强了对艺术对象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交往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以语言为主要中介的,人类语言从其本质上讲是具有陌生性的。课堂交往的语言陌生化,将有助于彰显人的主体地位,突出理性交往,使教学向生成转变。有效实施课堂交往语言陌生化应建构在树立陌生化意识;师生、生生之间运用语言陌生化、对课程教材做陌生化处理路向上。  相似文献   

5.
文学语言的陌生化运作、文学语言的含混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是密不可分的。语言的陌生化凸现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并使语言具有含混性;文学语言具有含混性,既是语言本体与艺术表达辩证统一的结果,也是文学活动与现实生活辩证统一的结果;文学的审美特性包括语言自身显现出来的因含混性而具有的诗性功能、文学活动的艺术虚构性、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三个方面。生活和语言矛盾对立的丰富复杂性从而作者自身和读者自身矛盾对立的生活-心理世界的丰富复杂性,是陌生化运作得以成功实施从而形成文学的审美特性的人类学基础;语言陌生化具有较为深远的审美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陌生化使诗歌语言永远鲜活、耐人咀嚼,打破常规是获得陌生化的常用手段.我们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经典诗篇,从语音、词语、语法、语体、修辞等五个方面对诗歌语言陌生化手法进行了分析.语言的陌生化是诗歌语言教学的原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欣赏和品味语言的陌生化手法,从而获得审美"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  相似文献   

7.
宋代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创新语言的技巧与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派提出的“陌生化”理论不谋而合。她虽未闻“陌生化”之名,却行了“陌生化”之实。她主要通过以拟人、移情等手法自铸奇俊新颖之语,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和创造性地使用叠字、叠句、排句三种“陌生化”方法来创新语言。  相似文献   

8.
在英美文学中会存在一些陌生化的语言,文学语言的陌生化就是指用不同的语言模式来对英美文学语言进行改变,这样文章就更加注入活力,不会显示出死板、无趣。对于不同的作家对陌生化语言的改变也是不尽相同的,表现方式也各有差异。语言陌生化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读者对文章的感受更有意蕴,理解更加透彻。本文将进一步分析陌生化语言中的精华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语言是一种有别于日常语言的审美性艺术语言,它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哪里?这些价值又是如何从其特殊的形式中作出判断?本文拟从陌生化语言"真"的审美价值判断、陌生化语言"形式美"的价值判断和陌生化语言"意义"的审美价值判断三个方面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陌生化”特征使诗歌语言区别于散文语言和日常用语,是诗之所以为诗的重要标志。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效果是通过多种语言、艺术手段来实现的,并且,从接受者的角度看,还有其独特的心理学根源。  相似文献   

11.
广告语言陌生化是广告创意中的策略之一.本文主要从语言的音义、字形、词语搭配来挖掘广告语言陌生化的语言理据。  相似文献   

12.
陌生化语言的魅力就在于"空白"的魅力。陌生化语言空白的构成类型可分为背景性空白、缩略性空白和逻辑性空白。陌生化语言空白具有暗示功能和邀请功能。可以通过还原特定语境内的潜在内容、恢复特定语境内的逻辑联系、调动直觉体验性的记忆储存等途径实现陌生化语言空白意义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陌生化是什克洛夫斯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艺术能使人们对生活和经历产生新鲜感。这一现象的产生,带来了意象派诗歌对生活的陌生化和语言的陌生化两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进行了陌生化语言模式的解析,分析了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发展,提出了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15.
该文分析了安德森短篇小说中的语言陌生化、叙事视角陌生化以及情节构造陌生化创作策略并指出陌生化创作策略的使用是其短篇小说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陌生化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异于常规的表现手法,通欲地说,陌生化即推阵出新,化腐朽为神奇。形成陌生化的途径主要有语言的陌生化,主题或题材的陌生化,形象的陌生化等。陌生化有坚实的心理学依据,有其相对性和局限性,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审美认识功能,是文学得以发展,进步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经验的界限即存在的界限、生活的界限.本文正是以此为视点来观照晚生代文学语言陌生化这一审美现象的.晚生代文学语言陌生化即生活的陌生化,具体表现为创作主体、创作意象与创作风格的陌生化.  相似文献   

18.
李文斌 《南平师专学报》2011,30(3):49-52,75
广告语言陌生化是广告成功的关键。广告语言陌生化不限于语言诸要素形式上的"局部陌生"。运用礼貌原则策略,在广告语言和广告商品之间形成必要的矛盾和张力,可以取得广告语篇整体陌生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以下六个方面探讨了文学作品中语言陌生化现象一、词类运用陌生化;二超常组句陌生化;二修辞手法陌生化;四特殊技法与篇章结构陌生化;五审美观念陌生化;六表达方式陌生化.  相似文献   

20.
诗歌教学是新理念下中学语文教改和课改的重点之一,但目前的诗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诗歌教学的切入点应是诗歌的言语形式.诗歌语言的主要特质是陌生化,陌生化的形式包括语音层面的陌生化和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语法修辞层面的陌生化形式有名词并置、语序错综、抽象词与具象词的嵌合等.在诗歌教学中,应从诗歌陌生化的语言形式入手,学习诗人驾驭语言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言语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