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我国正步入信用经济时代,诚信是对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国家的希望,是否具备诚信品质成了判定大学生是否能成为合格公民的基本准则。那么当前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现状如何呢?带着这一疑问,笔者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团委“上海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调查”课题组开展的调查。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诚信问题是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由于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令人担忧。本通过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四个角度探究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教育计划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诚信问题是高等院校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从总体上看,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由于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不少学生的诚信道德不容乐观,令人担忧。本通过大学生诚信现状分析,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四个角度探究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提出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教育计划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诚信既属于道德范畴也属于法律范畴。在教学上,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主要由思想品德课来担负,而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程由两门课组成,即《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于独立的课程体系,使教师在教学中对法律和道德的有机联系关注不够,因而,诚信教育存在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分离的现状,这也是造成大学生诚信意识培养缺失的原因之一。道德诚信与法律诚信具有密切联系,从渊源上看,法律诚信源于道德诚信,是道德诚信的法律化,法律诚信是一种法律制度的运行,需要道德支撑;道德诚信要靠法律的强制力来保障。  相似文献   

5.
沈素珍 《黄山学院学报》2005,7(1):107-108,116
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美德,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要求人们在思想、言论、行动中。诚心诚意、信守诺言、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是时代的要求。通过诚信道德教育。建立诚信档案和法律法规,促进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6.
胥海军  赵策 《大学时代》2006,(9):137-138
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文章从人格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工具人格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工具人格的形成是教育目的的功利性、社会价值观的急功近利、家庭教育的道德缺失造成的,加强道德建设是大学生诚信回归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网络诚信意识是网络伦理道德的一个主要内容,对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诚信意识具有必然存在性、现实存在性和特殊性等特点。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体,培养他们的网络诚信意识对于大学生的道德培养有重要意义,是十分必要的。造成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失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要从宣传教育、舆论引导、管理强化这三个途径入手,通过提高信息素质、树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来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大学生诚信意识和网络道德的培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诚信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群体的社会角色和毕业后承担的社会职责决定了其诚信道德塑造的重要性。文章在分析了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现状,剖析其失信原因的基础上,阐述了必须从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入手,建立和完善诚信制度,营造诚信道德的社会环境,重塑大学生诚信形象。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诚信道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效培育大学生的诚信道德品行,需要准确把脉大学生诚信道德的现状。依据调查数据,对大学生的学习诚信、考试诚信、学术诚信、人际交往诚信、助学贷款诚信、两性情感诚信、求职诚信、网络诚信和消费诚信进行全面的概述,并对不同年级和科类大学生诚信道德水平的差异进行因子分析,将有助于我们准确把脉我国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透析其缺失原因,从而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对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基本要求.在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现状堪忧的情况下,建立全方位的诚信道德教育体系,培育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诚信道德文化,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诚信道德约束机制是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呼唤诚信,但只有把诚信作为完善的人格来追求、来体验,把诚信看成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基础,才能不仅从根本上摆正人与物的关系,提升道德水平,而且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将直接关系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秩序。以人为本,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体系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法律信仰的缺失,使诚信失去了法律的保障。在高校,要使大学生诚实守信,不但要加强诚信的道德教育,也要加强诚信的法治教育,不但要通过道德的“自律”提倡诚信,也要通过法律的“他律”规范诚信,要在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中不断提高其人格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大学生法律信仰,树立大学生诚信意识,构建信用时代的大学生诚信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人实现全面发展的必备素质,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道德基础和前提条件。现实地、理性地分析高校学生诚信道德伦理现状,加强大学生诚信伦理教育,努力构建高等教育的诚信教育体系,积极促使大学生人格的进一步完善,重树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美誉度,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4.
顺应经济全球化进程 构建大学生城信道德建设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大学生在道德世界建设上的基础要求是信用。这种信用不仅包括人的品格和情操,更为基本的是对人的责任能力的确认。诚信道德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大学生人格前提的基本要求。失信是经济体制转型期最易发生的败德现象,严重的失信会延缓甚至瓦解市场化进程。大学生诚信道德状况将直接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秩序。以人为本,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体系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助学贷款中诚信问题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属于道德的范畴,也属于法律的范畴。因此,在高等院校,要使大学生把诚实守信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理念和准则,不但要加强诚信的道德教育,也要加强诚信的法治教育;不但要通过道德的“自律”提倡诚信,也要通过法律的“他律”规范诚信,从而使大学生认识到诚信不但是一种道德要求,更是一种法律要求,是人之为人的道德底线,要在道德和法律的规范中不断提高其人格素养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耻贱伪诈,强调诚信是做人、为政、兴业之本。诚信对当今大学生品德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基本要素,还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7.
诚信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可以促进大学生脚踏实地的追求学习和提高自身素质,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讲信誉,诚实不欺。同时,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培养,还可以促进学校规范自身行为,树立诚信观念,实现依法办学和以德治校。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燕 《高教探索》2005,(3):79-81
诚信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石,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整个社会诚信的风向标和晴雨表。认真分析当代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状况和原因,深入探讨解决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可行之路,是当前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高校诚信教育问题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社会上一些领域的道德滑坡,少数高校教师的学术腐败,给大学生诚信道德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高校的诚信教育面临严峻的形势,为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应积极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树立诚信的师德风范,强化学生诚信道德体验,建立诚信道德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0.
诚信道德教育是知、情、意、行教育的有机结合。当前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存在着重他律教育、轻自律教育,重道德认知教育、轻道德情感和意志教育,重道德规范教育、轻道德判断能力教育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诚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应根据诚信道德教育的目标和特点,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加强诚信道德自律教育,加强诚信道德判断力的培养以及加强诚信道德的实践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诚信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