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屏世界》2009,(5):40-40
崔永元在接受一次采访时说,“以前我以为我可以改变这个世界。如果我改变不了世界,那么我至少可以改变我生活的环境;如果我改变不了我生活的环境,那么我至少可以改变我身边工作的同事;如果我改变不了同事,那我应该可以改变我的家人。但是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我连我女儿都改变不了。不过,我改变不了这个社会,那么.这个社会也甭想改变我……”小崔是理想主义者,张越说,他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相似文献   

2.
乔叶 《出版参考》2014,(6):43-43
我承认我是一个好奇的人,但是,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 是的,有些事情我不想知道。如果我在无意中冒犯了谁, 从而使得他不喜欢我,诽谤我,造谣我,用莫须有的流言中伤我,若你是希望我平静安宁的朋友,那么,就请不要让我知道。  相似文献   

3.
党枫 《大观周刊》2012,(16):207-207
在告别充满激情与欢乐的大学生涯后,通过努力,2006年9月,我如愿以偿地踏上我的事业之路,开始了我的特岗教师生涯,我有幸成为十二师下属学校教师中的一员。当我有了第一份工作,我全力以赴从头做起。如果在工作的同时,我能感受到快东,那我想把它变成实现我理想的途径,也可以叫作我的事业,刚开始工作的我对一切充满着信心。我快乐,我对一切充满着激情。  相似文献   

4.
吉林情深吉林省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事业发展的根所在,我离开吉林省20多年了,我没有一天不在惦念我心灵深处永远的家。长影把我从一个对书法一知半解的人培养成了一个所谓"大家";长春大学,让我有了稳定的后方。这两个单位给予我的恩情,我永远都报不完。我也骄傲的说我也做了很多事情,做一些对社会对后人有用的事。这20多年,我每年都要回吉林,为家乡做点事。我现在虽然80岁了,还要继续做,活着干,死了算,现在,吉林省档案馆把我作为名人保管我的资料,我很感激,又觉得与名人还有差距,我还会把我取得的荣誉证书和一些作品,放到档案馆,因为这些荣誉都是党和人民  相似文献   

5.
“我庆幸我是一个教育者,有机会思考一些问题。虽然我的思考微不足道,我的影响更是小得可怜,但我要用我的努力去影响我的学生、我的同事、我身边的每一个人。懂得真诚懂得爱,学会做人,此学会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6.
我的四季     
张洁  亲亲 《出版参考》2009,(1):16-16
生命如四季。 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着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我没有权利逃避,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责任。我无须问为什么,也无须想有没有结果。我不应白白地耗费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  相似文献   

7.
佚名 《出版参考》2009,(6):45-45
在英国最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长大以后,我发现自己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于是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并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了。  相似文献   

8.
我年轻时有一个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向往等我到了足够老的年纪,也能写出那样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故事,让我的少年读者把我想象成一个聪明的老头。终于,我足够老了(虽然我在心底里永远也不会承认这一点)。我五十五岁了。在这样的一个年龄,我不应该再去追名逐利了,我应该静下  相似文献   

9.
我错了。一年前我离开了互联网。我认为互联网的世界毫无意义,因为互联网我变得"黔驴技穷",它在"腐蚀我的灵魂"。一年来,我不再点击页面上的"大拇哥",而是用更形象具体的方式"在网上冲浪""检查电邮"或是"喜欢"某种事物。如我所计划的那样,我成功地保持着"离线状态"。我不再受到互联网的束缚。而现在,我本应告诉你们"离线生活"如  相似文献   

10.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是一位著名作家对职业女性的文学描绘。作为女人,我爱我家,用海水般温柔的力量,创造属于我的幸福家庭,这是我的理想;同时,作为战略导弹部队的一名军事记者,我爱我的事业,我用火焰般的激情和能量,干好我的本职工作,这是我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李国光:同志们好!上海图书馆讲座中心请我讲一讲我的经历。我的经历已经成为历史了,但是,回忆自己的历史觉得很有意义。在讲之前,我想简要介绍一下我的经历。我的原籍是江苏无锡,1938年2月生在上海,今年已经73岁了。这辈子我跟法律很有缘分,我半个多世纪都没有离开过法院。  相似文献   

12.
陈昌辉  白贵 《青年记者》2008,(12):99-100
角色扮演类网络游戏是一种独具建构性的文化消费品。在角色扮演型网络游戏中每个游戏者都“扮演”了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既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我(客我),又不同于理想中的我(主我),他是在网络游戏中产生的一种象征性的我(拟我)。这个“拟我”是在客我与主我共同作用下,在网络游戏中虚拟环境中不断互动而产生的。这个“拟我”,带着客我的影子和主我的希望,来到了网络游戏的世界中,受到游戏环境的影响,与其他的“拟我”不断地互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张琏瑛 《大观周刊》2012,(24):224-225
从教多年一直思索和总结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 我是一名职教的计算机专业课老师,多年从事《方正书版》的教学工作,我热爱我的工作,热爱我的学生。我始终主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在别人眼里,方正书版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那些长长的注解语言让人看了心烦意乱,但是我却让我的学生喜欢上了我的课。  相似文献   

14.
倪匡 《出版参考》2009,(8):38-39
我是一个生活态度很随便的人,就是广州人讲的“煮来你就吃吧”那种人,什么都无所谓。不喜欢争输赢,人家下棋争个你死我活的,为了一个棋吵得面红耳赤,我觉得自己认输就好了嘛,又有什么关系。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不知道奖励我什么东西,买了一支好钢笔给我。我哥哥一看就喜欢,我说你拿去好了。没有什么东西是我特别喜欢:非要不可的。女人也是这样。人家问我最喜欢什么样的女人,我说最首要的条件是她要喜欢我,她不喜欢我,我喜欢她有啥用?  相似文献   

15.
张筱蕾 《档案时空》2016,(12):43-44
我与档案结缘,还得从我的母亲说起,我母亲是一位老档案工作者,在档案战线上耕耘了二十多年,是母亲牵起了我与档案之间的红线。还在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接触档案。大一那年暑假,我不知如何打发漫长的假期,整日在家里玩电脑。母亲见我打字快,就要我去她办公室帮忙,由此,我开始真正接触档案。母亲将收集好的部分档案资料交给我,要我学习整理档案,并指导我从学习档案分类开始,到档案的整理、排序、编目、打印等。几个暑假对档案工作学习和实践,使我从不熟悉档案工作,到逐渐掌握了档案整理的各个环节;使我从对档案的一窍不通,到对档案业务的逐步了解;使我闲暇的假期变得充实,漫长的假期过得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3岁:常抱我。给我做好吃的。喂我。我尿了裤子不打我。 9岁:我考试不及格她不会笑话我。我揪她辫子她不告诉老师。借橡皮给我用——不借给别的男生用。 18岁:貌美如花。和她一起进入游泳池,旁边的男孩子会看得眼睛发红、鼻子呛水。傻乎乎的,可爱!相信一见钟情。不嫌我的球鞋臭。饿了,会泡方便面就可以。参加通宵舞会从不喊累。夏天裙子能盖住内裤。听我讲笑话会呵呵大笑。  相似文献   

17.
李燕萍  赵晖 《新闻天地》2010,(10):64-64
“如果一切可以重来,我宁愿受伤害的是我。”这是因涉嫌诈骗被郑州市管城区检察院批捕的犯罪嫌疑人杨丽的心声。她说:“贪欲让我迷了双眼,报复让我黑了心肠。我不该骗,不该诈。如果上天能给我一次赎罪的机会,我一定好好补过。”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我最爱去的地方是我所居住城市的动物园。那是天底下最让我感兴趣的地方。那些笼子里和我们的样貌迥然不同、游走不安的生灵既让我感到兴奋,又令我莫名地恐惧。三十年多后的今天,我已是一名有多年编龄的少儿读物编辑,被我编入图书的动物算算已有好几百种。我向我的小读者们饶有兴味地介绍地球上多姿多彩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我喜欢读书,更喜欢读有价值的书。对于读什么样的书我一直是很苛刻的。我不是一个伟大的读者,但我始终希望能通过读一本好书能读出一个伟大的、我欣赏的作者。20年来我一直和创意策划在一起,喜欢奥美的老板奥格威的书,他能给我的创意指路,喜欢叶茂中这厮的书,他能给我策划洗脑,现在我迷恋上看佘贤君  相似文献   

20.
看见。认识。呈现。2013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柴静的《看见》。我坦言这本书我读了好些天,一篇一字地都看了。我也坦言这篇文章我放下书后好几天都不知该如何下手,即便是现在,我仍有"思绪万千,不着一缕"的感觉。这一切,都是因了《看见》这本书给我的触点太过博杂的缘故。柴静在书中让我看到一些我曾见过却并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