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怎样看待德国古典哲学作为德国理论的革命实质,不仅是如何认识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关于“人的解放”对一切被压迫、“人是非人”的社会诉诸于革命的问题。马克思对这一革命实质曾作出深刻论断,认为德国古典哲学作为德国理论“是从坚决彻底废除宗教出发的。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一条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①这里,马克思把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实质,看成是消灭旧制度。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包括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根本改造和批判继承工作,是他们毕生共同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837年青年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时业已钻研黑格尔哲学,不久,他写下了关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哲学的研究、批判成果的许多著作,诸如:《法的历史学派的哲学宣言》、《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黑格尔辩证法和哲学一般的批判》等。在此期间,有关这方面的内容还散见于他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后来,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等著作中继续扩大这一成果。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讲的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而不是"全部哲学的终结"。认为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后全部哲学都终结了是不符合恩格斯本意的。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过程中,创立了现代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没有马克思的哲学或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正确的。德国古典哲学终结以后,不仅产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且产生了很多流派的西方哲学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4.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来源之一。恩格斯在晚年时期,为纠正错误思想以清算过去的哲学信仰,撰写了《费尔巴哈论》一文。他不仅发现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及其体系的内在矛盾,还揭示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及其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缺陷,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吸收和借鉴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所实现的超越。这对正确认识德国古典哲学、把握二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影响及马克思主义实现的哲学变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彰显着坚守科学理论的态度。在新时代应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5.
马恩的哲学启蒙理论之一来自于德国古典哲学,而黑格尔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对黑格尔哲学进行彻底的理性批判,恩格斯在本书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了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和联系。在解构黑格尔哲学的过程中,恩格斯深刻的认识到黑格尔哲学具有的封建性和革命性,革命的思维方法和温和的政治理论的内在矛盾。一阵见血地指出了黑格尔理论的缺陷,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二大精神,迈开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雄伟步伐的时候,我们隆重纪念无产阶级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恩逝世一百周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人类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开拓者.他们在革命斗争实践中,批判地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运用科学的世界观观察分析世界,创立了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系统的完整的共产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光辉著作。全书通过对哥达纲领草案的全面剖析,在深入揭露和批判拉萨尔机会主义的理论观点和策略思想的同时,阐述了马克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马克思通晓黑格尔哲学,并以体现时代精神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批判改造的结果。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从根本上突破了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的思辨传统,《德法年鉴》期间的马克思则把黄昏起飞的密纳发的猫头鹰改造成为“一唱天下白”的高卢雄鸡。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辩证法宝藏进行的批判改造和对黑格尔丰富的历史哲学思想进行的全面地分析、批判,则为唯物史观的创立找到了直接的理论源头。  相似文献   

8.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辩证法对马克思辩证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马克思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中阐述他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批判和改造,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扬弃,从而进一步探讨马克思辩证法的创立。  相似文献   

9.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赞尔巴哈论》)是恩格斯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中并不多见的专门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它全面地闸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宝库中十分重要的文献。自从《费尔巴哈论》问世以来,它一直成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在今天,它仍为我们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及其改革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根本观点上有着高度的统一,但由于人的理论修养和著述分工等不同,又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恩格斯著《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比较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他们的“异”与“同”。  相似文献   

11.
为创立中国现代性语境中的"新怨恨"理论,整合现代西方怨恨研究述要,论及意大利的布鲁诺、阿尔贝蒂,法国的笛卡儿、薇依、帕斯卡尔,荷兰的斯宾诺莎,英国的洛克、休谟、斯密,美国的富兰克林、梅、蒂利希,德国的康德、歌德、费尔巴哈、马克思、恩格斯、尼采、韦伯、西美尔、舍勒,丹麦的克尔凯郭尔,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奥地利的弗洛伊德、阿德勒、舍克等人的怨恨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热力学与进化论描绘的相互矛盾,截然相反的世界图景以及恩格斯对“热寂论”的批判和对世界图景的预言。  相似文献   

13.
“美学的观点与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恩格斯学批评价值思想最集中的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学批评理论与实践中,将“美学的标准”放在第一位,科学地确立了学批评是学艺术美的守护神地位。“历史的标准”必然地生发出学批评社会功利的价值取向,从而构成马克思恩格斯学批评以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为目标的革命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人关怀是马克思恩格斯学批评终极性的价值取向,在对人类自由自觉本质全面解放的追求中,“美学”与“历史”达到了高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著述,本文辨析明确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及其认识论的哲学原理、运用于人类社会历史科学,通过围绕《资本论》具体分析说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著述,发现并且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科学原理及其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创立者,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基本理论的最早论述者和实践者。他们关于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奠定了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基本理论的坚实基础。列宁从革命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理论。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结合自己党的建设实践,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16.
目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存在着亟待克服的两大缺陷:主一客二元对立;逻辑与历史、现实相分离。克服这两大缺陷的思路是:在反思、审视、提炼当代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主题以及对比、分析、批判、吸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通过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构建起既符合时代特征,又符合马克思、恩格斯本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7.
财产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设想共产主义社会的核心问题,它几乎存在于他们各个阶段的作品中。受着当时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和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批判直接指向私有财产所有制,与此相应,提出了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共产主义的财产公有制取代财产私有制的针对性方案。然而从德文词汇上来看,与私有制相对而言的财产所有制形式可以用"公有"、"共有"、"公共所有"和"社会所有"等不同方式来表达,马克思和恩格斯又提出了"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概念。对此,我们尝试着以《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本为阅读基础,在不同表达方式与其所表达的内容上进行关联性认识,并通过这样的认识进一步获得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相关思想的准确理解,进而对事物本身进行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人的问题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始终占据着核心的位置。德国古典哲学家们突破了传统的人性观念和思维习性,认为人的本性是一种“自为本性”,使人的问题在思辨形式下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从人学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伦理主题,可以进一步探求现代性伦理话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他们的唯物史观。西方当代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它提出了质疑。因此,要想构建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伦理或道德理论,有必要对这些质疑进行梳理。这些质疑包括把唯物史观看做是经济一元论或者一种历史决定论等,只有在合理反驳这些质疑的基础上,建构唯物史观的道德理论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0.
将中国历史发展中有益的经验提升到历史哲学的高度是中国史学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李杰教授在借鉴、吸收西方的分析历史哲学、叙述历史哲学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提出了具有中国历史哲学话语体系的“实践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