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戎宝全 《精武》2013,(18):21-21,23
近几年来,人们逐渐重视在篮球教学训练中战术意识的培养,篮球运动中对于战术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训练过程,在整个篮球教学过程中学员需要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获得篮球战术意识。篮球战术意识是篮球运动员在篮球训练和比赛中,综合运用置球技术的重要表现。其中篮球战术意识是篮球运动员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对篮球技术的运用和配合中不断积累经验,经过系统的篮球训练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支配篮球运动员在篮球比赛活动中的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行为。其实篮球运动中的灵魂所在,在篮球比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针对篮球教学训练中战术意识的培养进行浅要地探讨。  相似文献   

2.
“比赛训练法”可以提高篮球技术的战术适应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和统计数据的比较分析比赛训练法在篮球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学生在这种训练方法下得到的受益。“比赛训练法”主要针对学生训练的层次和质量,使学生掌握更好,更快的训练技巧以达到训练目标,从而提高篮球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仝东峰 《福建体育科技》2006,25(4):44-46,56
本文通过将“四人制”教学比赛法纳入篮球战术教学中,经过实验对比研究表明:学生对篮球的战术理论理解、基本技、战术的掌握及过渡到全场战术运用能力都优于传统的“三人制”等教学比赛法,更适合作为篮球选修提高课提高技、战术能力最佳的教学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四人制"篮球教学比赛在普通高校中的推广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敏 《体育与科学》2002,23(5):80-80,77
篮球运动作为非隔网的同场对抗的集体项目,提高学生在对抗中施展技、战术能力,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将“四人制”比赛法纳入篮球专项课的教学过程。经过实验对比表明,运动强度及基本战术的掌握和运用等方面的效果,“四人制”比赛都更优于“三人制”比赛,更适合作为篮球专项课中的教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刘敏 《体育科技》2004,25(2):67-69
教学比赛是教学训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提高和检查教学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多年来 ,在体育专业篮球教学中 ,教学比赛贯穿篮球教学的主要练习环节中。通过采用分组、分队、分班的教学比赛对抗形式 ,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练习效率 ,完善技、战术运用能力 ,提高裁判水平 ,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6.
篮球意识训练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篮球训练中篮球意识的重要性早就被教练受所重视。本文运用调查法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篮球意识与训练内容因素相关程度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比赛、观察能力的训练、战术知识水平和基础战术训练与发展篮球意识的相关程度最大,技术训练和对抗训练与发展篮球意识的相关程度较大,因此,应把技术训练、对抗训练、战术训练、观察能力训练、战术知识水平训练作为发展篮球意识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要注重观察能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7.
篮球意识是篮球比赛中的“灵魂”,学生具备了良好的篮球意识才能在比赛场上根据攻守态势主动地寻找和掌握战机,采取恰当的对策和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本人和本队的优势克敌制胜.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践实施法对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的培养和训练进行研究,从中学生篮球战术意识训练的必要性、中学生篮球战术配合意识的培养与训练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以期为教练员的训练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和当代篮球的发展趋势,结合高校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以及青年学生参与篮球运动中的快攻意识形成及临场运用过程,对青年学生快攻意识的培养及成效进行探讨.认为篮球快攻意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细腻的,并且需要长期学习和培养的连续性过程,是通过反复练习和比赛实践逐渐积累形成的.在对学生进行篮球技术、战术教学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课堂教学比赛进攻快攻意识的科学训练方法,并使之贯穿于整个阶段教学过程、训练过程中,使快攻意识与其它战术意识和技、战术训练密切结合,并有效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篮球战术基础配合定量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的质量直接影响全队战术完成的效果和个人技术的发挥。长期以来对篮球战术基础配合运用效果的评价研究却很少见.且大多是定性分析。因此,力图研究一套定量评价与诊断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的方法,拟分析在比赛、训练、教学中篮球战术基础配合的运用效果。以定量化实现训练最佳的控制,为各级篮球教练员及教师服务。  相似文献   

10.
余自华 《体育世界》2014,(6):101-102
篮球意识在篮球这一瞬息万变的运动比赛中起着决定胜负的作用。学生能灵活运用各项技、战术,达到身体与技术的完美配合,这就是篮球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它的形成是通过长期的技战术、心理和作风等方面结合起来系统训练,是在训练或比赛中经过反复的条件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该文通过对当前关于高职篮球教学中学生意识培养方法的分析研究,旨在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高职篮球教学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篮球运动员的意识培养应贯穿始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意识的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细腻,需要长期学习,培养的过程,是通过反复训练和比赛逐渐形成的。在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篮球技术、战术训练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篮球意识的科学训练和培养,并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中,使篮球意识与身体素质、技术、战术培养密切结合,并有效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篮球运动中应重视视觉观察能力的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篮球运动中视觉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篮球技术得以发挥必须依赖的一项基础 战术。在篮球训练和比赛时,由于运动员视觉能力跟不上,往往影响篮球技、战术的发 挥,也影响到篮球运动水平的提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结合训练比赛实际,对蓝球运 动为什么应重视视觉观察能力训练进行了分析,找出提高视觉观察能力训练的方法,为 提高我国篮球运动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建立篮球战术基础配合定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中国男子篮球队与世界强队战术基础配合进行诊断,从而找出中国男子篮球队战术基础配合运用中的不足。通过此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在比赛中战术基础配合是可以量化评价的,也说明了战术训练、战术教学通过不同时期的定量评价可以实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中锋是一个篮球队的中坚力量,核心人物,是各种战术组合的桥梁和纽带,篮球比赛最终目标是投篮得分,战胜对手。因此,离篮框最近的中锋投篮技术越来越重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法、逻辑分析法和教学比赛法对篮球中锋投篮技术特点进行分析,为今后中锋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场上队员的战术运用,对篮球比赛的胜负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比赛中战术的良好运用与平时战术训练的积累是密不可分的。对普通高校篮球教学中的战术教学方法的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以程序控制法为手段的优化战术教学法。将战术教学分为基础练习、局部练习、组合练习三个组组,各级中以不同的训练方式,依照由易至难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监控,研究证明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16.
黄胜 《精武》2013,(23):31-31,33
篮球运动是一嚼团队协作完成的比赛项目,要求运动员各项技战术要熟练掌握,尤其是篮球战术意识直接决定篮球比赛的结果,篮球战术意识是运动员在比赛中对篮球基本规律的认识和合理的运用。本文通过对篮球战术意识概念的分析入手,分析影响篮球战术意识的主客观因素并提出培养篮球战术意识的方法。从而提高篮球运动员在篮球比赛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战术意识的能力,最终赢得篮球比赛。  相似文献   

17.
论如何在篮球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战术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篮球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篮球比赛中,根据比赛情况,按照一定的战术原则、目的,正确合理地运用技术和战术的主动、自觉的心理活动。它是运动员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对篮球技术配合经验的积累、提炼和提高,是运动员一种正确心理和生理机能的反射性行动,是支配运动员竞赛行动的一种思维能力。本文根据篮球运动的规律和特点,结合作者多年教学训练经验,对篮球战术意识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战术意识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篮球教学训练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合理运用技术与战术的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培养运动员具有创造性的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因此,只靠运动  相似文献   

19.
篮球得分是一切进攻技、战术的最终目的和全部攻守矛盾的焦点。通过对雅典奥运会女篮比赛前六名球队的5场比赛和中国队落败的4场比赛进攻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探讨雅典奥运会女篮前六名球队进攻得分的特点,并与中国女篮进攻得分的特点进行比较,找出中国女篮存在的差距,为今后中国女篮的训练和比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青少年篮球的早期训练中,许许多多的教练员往往注重运球、投篮、传接球等基本技术训练,对于战术的配合训练则在比赛前才给予作几个简单和常见的配合,导致在他们篮球的进攻、防守的战术配合在短时间内难以提高,常被对手破解,失去比赛效果。因此,青少年在早期篮球的训练中应该快速的各种变向运球、传接球、投篮与进攻战术结合,达到以战术带动快速运球、传接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