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湖北体育科技》2019,(6):506-508
为了解贵州省独竹漂运动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状况,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对贵州省独竹漂运动和旅游产业的从业务融合、技术融合、文化融合和制度融合4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独竹漂运动和旅游产业的融合是初级的产业融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独竹漂运动的传承和独竹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存在的问题是独竹漂运动内源性动力不够,两者的融合是粗放型融合。提出贵州省独竹漂应积极地申请世界非物质遗产,加强传承与创新独竹漂运动的动力;利用国家政策和科技的诱导,进行集约型的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独竹漂运动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解读,指出独竹漂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该运动的产生与发展的影响,认为只有变革独竹漂运动中的传统思维方式,实现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转向,才能在文化的核心层次促进独竹漂运动的科学、规范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大宣传力度独竹漂的健身价值,适度开发独竹漂的经济价值,大力开发独竹漂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抓住各项有利政策的大好机遇,理清思路,确保独竹漂运动快速、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独竹漂”,首次成为2011年全国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论文采SWOT分析法对独竹漂运动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存在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认为独竹漂运动发展的策略主要是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为独竹漂项目的发展、为其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深度翻译理论,分析对比现有各种非权威但已正式出版的对“独竹漂”的翻译,建议把该项运动英译为“Chinese Duzhupiao”。通过适度解释,可以直接体现我国民族体育的特点,也有利于其对外交流传播。希望通过探讨独竹漂的英译引起关于民族体育运动项目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研究独竹漂运动的发展历史、特点和功能。独竹漂运动起源于明朝洪武年间的水运皇木过程中,历经民间发展,自然传承、惨遭禁止,几乎绝传、逐渐恢复,喜获新生三个历史阶段。独竹漂运动具有地域性、和谐性、原生性和适应性四个特点,健身功能、娱乐功能、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是其具有的显著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的嬗变轨迹及项目特色出发,探析全球化背景下其赛事开发与推广策略,以期为民族传统体育赛事发展与推广提供理论参考。研究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独竹漂运动要走理性回归与发展之路,首先要建立独竹漂运动训练基地及完善科研体系;加强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的培养,完善竞赛规则;规范场地多元化及器械标准化;在学校体育中因地制宜的开展独竹漂运动;引入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全民健身活动中:走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产业化、市场化道路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利用异化理论对赤水"独竹漂"进行个案分析.发现:独竹漂异化始于传统的节庆娱乐表演,在革命年代因政治诉求异化加剧,改革开放后因地方政府干预、商业力量冲击出现异化蔓延.建议遏制独竹漂异化,使其回归健康发展之路并真正服务于运动者的健康和幸福.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对独竹漂运动进行研究,运用逻辑分析法总结该项运动的文化特征。独竹漂运动在群众体育当中不断实现它的多元文化功能和价值。与现代体育积极的融合,不断继承和创新,走科学化、竞技化、产业化的道路,加大社会力度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贵州赤水独竹漂的起源和发展,对贵州赤水独竹漂的功能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贵州赤水独竹漂具有健身价值、娱乐价值、竞技价值、表演价值、教育价值、社交价值、体育旅游价值等。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独竹漂运动的推广和开发问题进行了论述。研究结果:独竹漂具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独特性、娱乐性、观赏性、挑战性和竞技性特质。可以通过各级体育类赛事,与旅游和文化开发相结合,开发教育、人才资源和开展深入的理论研究,融入山地户外运动赛事等多种途径进行推广和开发。并提出了开发过程中需解决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运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贵州省独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独竹漂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运动起源于古代生活实践,较为完善的贵州省内少数民族体育赛事为该项运动的现代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该项目列为2011年全国民运会竞赛项目符合我国民运会项目由表演向竞赛的有序流动,也体现了东道主项目设置的优势和民运会不断扩大竞赛规模的趋势。同时,该运动发展还面临比赛器材标准化、竞技专业人才较少、各地实力悬殊等问题。为加快独竹漂运动在全国的推广普及,实现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结合该项目发展现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独竹漂是指运动员脚踏漂流在水面上的单棵楠竹,依靠小竹竿划动达到水上漂行的一项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于赤水,是贵州省的特色传统体育项目,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文章追索独竹漂的发展历程,将其发展分为:产生与兴盛期、低谷期、恢复发展期。分析其发展现状,剖析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诸多因素,探索其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独竹漂运动得以传承和发展,是因为其不同阶段的价值体现。起源阶段是因为它的实用价值,得以传承是由于它的健身价值和娱乐价值,而其能够被继承和发展则是其具有的欣赏价值、竞技价值和经济价值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民族传统体育是窥视民族文化发展的窗口,其多元价值需要从不同理论视角来探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在文化生态的理论框架内,从生境的角度切入,通过对黔北地区"独竹漂"这一典型个案来分析和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形成历程中的生境选择问题,具体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维度来展开相关分析。同时,探讨了"独竹漂"这一文化事项的个性生成与所处生境的密切关联,以此阐明民族传统体育在发展过程中的生境选择问题,及其文化个性生成与生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文本分析、归纳和演绎法探究新媒体时代冰雪运动文化的传播机遇、现实困境以及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新媒体在拓宽冰雪运动文化传播的主体和用户面,延展传播渠道和形式,增强传播话语方面提供重要机遇。同时,新媒体时代本身的碎片传播、恶搞叙事以及内容泛滥等传播模式,也冲击冰雪运动文化传播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效果力。基于此,提出新媒体时代中国冰雪运动文化传播的路径:打造冰雪运动传播平台,塑造品牌赛事增强用户黏度;细分用户精准传播,彰显不同地区冰雪文化特色;创新理念增强趣味,构建冰雪运动文化产业链。  相似文献   

17.
9月10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二)》2011年9月10—19日,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贵州贵阳举行。竞赛项目设置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毽球、龙舟、秋千、射弩、陀螺、押加、高脚竞速、板鞋竞速(第八届增设)、独竹漂(本届新增)、武术、民族式摔跤、马术16个大项(图1)。  相似文献   

18.
水上漂运动是在水上漂浮的一项技能性运动,起源于人们超越自身的渴望与追求;水上漂运动分为水平静漂、侧身静漂、直立静漂、移动漂等运动形式;水上漂的逐渐发展将会使其成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受到广大人民的青睐。建议:将水上漂运动推广应用到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借助于媒介加大水上漂运动的宣传力度;定期举办水上漂运动比赛等。  相似文献   

19.
当前社会进入"全媒体"时代,与以往相比,传播途径与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乒乓球运动作为一项极具群众优势和社会影响力的体育运动,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从单一的体育运动升级为系统化的"文化符号"。随着现代体育赛事不断发展,乒乓球运动"借助"现代传媒的传播优势,在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整体化"传播战略推动下,及时报道乒乓新闻,推广乒乓球文化,充分诠释该运动的独特魅力。本文着重分析新闻传媒时代下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路径,针对现状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新媒体时代下舞龙运动的传播困境和应对策略。在社交媒体兴起的背景下,舞龙运动面临信息竞争激烈、碎片化和传播渠道不均衡等问题。为解决这些挑战,提出整合传播策略、加强社交互动、平衡传播渠道和多元化宣传等实施路径,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实现广泛而深入的社会传播,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