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照片档案编研是档案编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照片档案馆藏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利用故事化、建设工程化的基础上,档案部门可通过以利用为导向的照片档案内容解析与存储、基于关联关系的照片档案资源发现与聚合、面向叙事的照片档案编研线索获取与构建、面向展示的照片档案编研成果组织与呈现思路,推动照片档案深入"研"与特色"编",进而实现档案编研工作创新破局.  相似文献   

2.
1995年以来,台州市档案局(馆)通过努力,走出一条"围绕中心抓编研,借用外脑搞编研,依靠编研养编研"的新路子,开创了编研工作的新局面.从编研数量看,先后形成了6种计有400多万字的编研成果;从编研质量看,先后有3个编研成果分别获全省档案优秀编研成果一、二、三等奖;从编研效益看,一方面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服务,另一方面为我们自己带来了6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那么,我们是如何探索档案信息编研工作新路子的呢?  相似文献   

3.
刘玲 《云南档案》2000,(3):16-16
要提高档案工作地位,传播档案文化,加强社会档案意识,重塑档案馆形象,除了加强其他方面的工作外,最重要的是加强编研工作,推陈出新,向社会展示档案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4.
张文元 《档案时空》2007,(10):27-28
档案编研成果的最终目的是利用,编研成果的价值主要是通过档案利用者的使用体现出来.长期以来,档案编研成果为用户服务的方式,被定格为读者来馆借阅和以书籍的形式出版发行的基调上.传播途径非常狭窄,缺乏灵活性,难以适应用户的需求.因此,档案部门要打破陈旧观念的束缚,建立多角度、全方位、多功能的档案编研成果传播途径,积极主动将编研成果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输送出去,使人们在利用档案编研成果的过程中认识编研工作,了解编研工作,更好地发挥编研成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档案网站建设与档案编研的发展现状和相互促进作用,并对两者互动发展提出了提高档案网站建设整体质量、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档案编研成果、开展档案网站编研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全省编研工作"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具有地域特征、馆藏特色、专业特点的发展新路,主动向服务大局、服务"文化强省"建设倾斜,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从浙江省第十一次档案优秀编研成果的总体情况看,全省形成了一批编研精品,编研工作在创新中提升、创新中发展的势头日益强劲。一、主题选择有所突破家庭档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档案工作融入百姓生活和文化事业的切入点,成为档案编研的热点。2011年,海盐县档案馆举办了家庭档案电子相册制作大赛。大赛围绕"记录生活点滴,展示祖国巨变;建立  相似文献   

7.
这次编研会议的召开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很及时。从最近了解的情况和会议上听到的 ,都反映出我们档案馆的编研工作成绩很大。这主要是在局馆领导重视下 ,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 ,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编研成果 ,如档案史料汇编的编撰、大型画册的出版、电视系列片《档案里的故事》的拍摄等等。而且 ,目前上海市档案馆已经形成了一支编研人才队伍 ,素质较好 ,为今后编研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编研工作重要性的问题还需要强调。第一 ,编研工作是发展档案事业的龙头 ,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工作。从我们的工作来看 ,编研工作对档案的基础工作、征集工…  相似文献   

8.
正沧海一粟:档案编研"为谁编",关键是如何理解这里的"谁"?这里的"谁",其实就是档案编研成果的"受众",即档案编研成果是给"谁"看、为"谁"服务的。那么,档案编研应该"为谁编"呢?党政领导,社会大众,研究人员,编史修志人员,还是外来宾朋客商?李正平:一般情况下,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  相似文献   

9.
以新的视野探掘档案编研工作的新境界,就是要秉持大编研理念,一方面致力于坚持思维创新与制度牵引,牢牢把握正确的档案编研工作方向,与时俱进,坚持档案编研工作编与研并重、开发与整合并举,创新档案编研形式,丰富档案编研内容,既有编研成果大餐,又有编研作品套餐、快餐,不断增强档案编研作品的渗透力,让档案以更智慧的方式走进大众,同  相似文献   

10.
论档案编研工作的创新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彭坚 《北京档案》2006,(3):26-28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馆室研究、加工、输出档案信息,主动地向社会各方面的广大利用者提供科学、系统的档案信息服务的一项专门工作,这一工作对于档案的开发与服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编研工作的成果--编研材料,浓缩了档案信息精华,使得利用者只需阅读档案参考资料,就能获得某一方面系统的档案信息,而不必翻阅大量的分散的档案材料,满足了一定的利用需要.根据"需要--追求--满足--强化"的心理学原理,人们普遍有着求知、求美、求新、温故和消遣的需要,存在着根源感、荣誉感、身份感和对个人、集体记忆的情感寄托.随着社会休闲日增,人们对编研材料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编研工作的管理手段及编研材料的种类、质量、利用方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成为编研工作领域中亟待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