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希克厉替补恩肖亡儿死亡空位后形成的死亡意象对凯瑟琳生存本能的威胁,以及对林敦所代表的凯瑟琳人格双重自我中理想自我的心理认同,使凯瑟琳拒嫁希克厉。而凯瑟琳的死亡本能对希克厉死神意象的心理认同,以及其对真实自我的外在匹配物希克厉的潜意识心理认同,使凯瑟琳迷恋希克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异化角度分析<呼啸山庄>中典型人物希克厉人性的异化.在虚伪势利的社会里,希克厉受尽欺压和凌辱,随着卡瑟琳对爱情的背叛,他的人性走向扭曲,人格走向分裂,异化成了复仇的"吃人的恶魔".  相似文献   

3.
《呼啸山庄》中的希克厉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文章从金钱和地位的角度对希克厉的复仇进行了剖析,认为希克厉在为爱情而复仇的过程中,使用了金钱和地位这个曾深深迫害过他自己的武器,采用卑鄙手段夺取了仇人的财产.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逐渐被追求钱财的思想所控制,为了得到财产,丧失了人性,迷失了自己.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短暂的一生中唯一的一部小说,但就是这唯一的一部小说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个爱情与复仇、人性的丧失与回归的感人故事。本文以希克厉与卡瑟琳的爱情为主线,深入分析希克厉恶劣的成长环境和卡瑟琳的爱情对希克厉人性的丧失与复归的作用,来阐释爱情使人毁灭与重生的魔力。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中,希克厉向来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却又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性格发展体现为一种人性和兽性的力量消长和激烈斗争。当对卡瑟琳的爱不能实现后,希克厉身上的兽性压倒了人性,他变成一个十足的暴君和虐待狂,对周围的人展开一系列疯狂得近乎变态的报复。但最终还是以爱情为代表的人性战胜了兽性,希克厉的人性得到复归。  相似文献   

6.
<呼啸山庄>主人公希克厉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摒弃了一切尘世的俗念,以致彼此的灵魂挣脱肉体的桎梏达到互为灵魂、互为生命的高度.他们爱情之奇特,在于连爱意也是用恨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运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从人性的一面———自私个性的角度出发 ,剖析主人公希克厉和凯瑟琳的自私性格 ,对《呼啸山庄》的主题提出一些不同以往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希克厉这个人物形象着手来分析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所揭示的人的内在本质,也就是人性在具有人物美好的同时却又在内心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邪恶与狂暴,即所谓的撒旦式英雄.  相似文献   

9.
《呼啸山庄》一开始似乎有这样的意向:一心一意要把希克厉和哈里顿等同起来,在塑造人物时把人物身上的某些隐密意识与另一重气质移植到另一个独立人物身上去,并使他们在特定的关系中展开矛盾冲突,相互照应,以反映出身上的另一个“自我”。希克厉与哈里顿这种既模拟又倒置便形成了一种双向对映关系,其实它是一种灵魂的互补。这是一对性格互补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
在《呼啸山庄》这部作品里,希克厉与卡瑟琳的爱背后,是一种异乎寻常的占有欲。这种占有欲是造成他们之间的悲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迷恋网络问题的调查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某高校因不及格学分达标而受试读、退学处理的学生的调查表明,大多数受处理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所致。调查发现了迷恋网络大学生的专业特征、地域特征、性别特征和心理特征,以及由于迷恋网络而诱发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为此,高校应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工作,整顿治理校园环境和周边环境;利用网络平台,对大学生开展成才教育和心理辅导等,使大学生尽快走出迷恋网络的误区。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邪教“法轮功”萌芽、生长、蔓延的心理背景剖析,鞭挞“法轮功”邪教组织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问卷调查表明孝感职院、孝感学院的学生“恋网”与“网恋”现象均较为严重。虽也有利用网络进 行学习的,但多数“恋网”者是因为精神空虚,孤寂,借助上网聊天、交友以缓解压力,发泄情绪;多数“网恋”者则性格内向、意志不坚强、自我调控力差,希望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寻求感情寄托。我们应该加强校园网的管理,广泛宣传正确、文明的上网作风,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注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其身心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爱情自始至终都是古今中外文学中一个常写常新的母题,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叙事模式,“痴情女子负心汉”是其中重要的一类,《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舞姬》同属这类作品。两作在人物设置、情节结构上都有相似之处,后者明显受到前者的影响。然而,森鸥外并非简单的模仿和继承,而是对“痴情女子负心汉”模式进行了增殖和扩充,在叙事视角、男性角色定位等方面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5.
发现漏罪的并罚问题,我国刑法第70条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作了具体规定,但也存在着大量的漏洞,给刑事司法实践带来了困惑,影响法院判决的统一性、严肃性和权威性,这些问题总体说来还是属于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问题。对它进行深入的探讨,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书育人过程中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教学中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民主轻松的授课氛围,在鼓励、创新、关爱、感染等教学互动中培育学生的自信心,对于高等教育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提高高校教学质量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7.
本文较全面地分析了转基因食物的开发意义、现状和发展前景,并在此基础上针对茶功能性成分的开发现状和茶功能成分基因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茶功能性成分开发的优越性、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开辟茶深加工食品和茶功能性成分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替考拉宁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替考拉宁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有效性和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方法对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02年5月~2003年5月住院的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34例,应用安万特医药公司产品替考拉宁治疗;疗程至少4~7天。严重感染可延长用药时间;并进行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细菌清除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结果22例痰培养检出MRSA,4例检出MRSE。临床有效率76.5%;细菌清除率60%;相关肝、肾功损害分别为2例、4例。占17.6%。结论替考拉宁治疗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疗效好。毒副作用相对较低.使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门大学学科,教育学拥有知识和组织双重属性,从而孕育了其自身规训的特殊内涵。教育学的学科规训之于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既有促进又有规限。教育学的学科规训,促进了教育学知识范围的扩展、教育学学术梯队的形成、教育学学术机构的建立、教育学基本范式的确立以及教育学学科传人的培养。同时,学科规训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教育学的人才培养和阻碍教育学的跨学科研究。完善学科内部建制和外部建制,是确保教育学的学科规训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0.
宋金鼎革之际 ,战祸连绵 ,中原板荡 ,宋高宗甫即位便仓皇南逃 ,中原士民随驾南迁者甚多。不少人辗转流徙 ,迁至浙江、江西、广东等地 ,后来便定居在那里。大批中原士民南迁 ,将中原地区的文化传播到了江南。杭州作为南宋的都城 ,南迁的中原士民卜居于此者最多。在饮食、民俗、说唱艺术等方面受汴京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