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教育是时代所需,信息素养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信息技术是信息教育的技术支持,但不是信息教育的全部。根据我国国情和教育对象的特点,应侧重于加强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科学教育和信息意识的培养。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全面的技术教育,既要包括传统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又要包括外显技术以及内隐技术。  相似文献   

2.
现代教育技术与新型教学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技术领域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领域之一.它的发展,不仅将会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会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正是基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教育信息传播理论和实践.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或者说是教育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正酝酿着重大的突破,教育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现代信息技术给传统教育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此同时,也给教育注入了许多新的活力: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的重要资源,学习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会给高等教育带来变化。任何一种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都是对人们获取数据、信息和知识方式以及过程的改变。信息的传递方式将改变教育与信息的提供方式、互联网与学习方式、网络技术与教育的传递方式,以及“教”和“学”的关系等,从而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袁秀云 《考试周刊》2012,(78):125-125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提出和发展,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信息技术教育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信息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地利用各种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地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的基本能力,另一方面是技术教育.主要包括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分析、发布过程中运用到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其教学方法及教学环节无固定的模式。下面我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体会,与同行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6.
我们已步入了信息社会,而教育信息化则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是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和信息社会所特有的组织及管理方式在教育领域实现的系列过程。现代信息技术是信息社会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凝聚力和渗透力很强的技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运用,将给教育领域带来深刻的变革。这里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时,学生可以走出传统教育结构的藩篱,利用媒体技术、微课技术等提取信息技术知识,在新颖的学习方式下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印象,实现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琪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11):107-108,118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同样深刻影响着教育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新型的教学媒体,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教育信息技术源于“信息与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的简称——信息技术。新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教与学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这将会引起一场真正的教育革命。但我所理解的教育信息技术,不仅是信息与通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还应包括传统的教育技术。它的界定应当是“传统的教育技术与现代信息与通讯技术的优化与整合”,而不是单一的信息技术与通讯卫星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它的核心是智能的信息技术化,而不是单一的物化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应突出的是科技以人为本、人与信息技术合理整合的理念,并按教育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效果的本来面目进行信息的传输、发送、存储、融合、处理、探索、交流,是符合人们认知规律的信息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已经演变成一种文化现象,即信息文化;信息文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社会对劳动者基本素质培养的要求;信息文化的培养需要在浓郁的信息文化氛围中进行,一个健康浓郁的校园信息文化是信息技术教育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技术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为研究对象,其内容包括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运用教育信息技术理论改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师传统的工作方式,引导教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手段与新课程整合,促进师生素质的提高,这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这一进程中,教师是根本。在教学工作中尤其是在开展信息化教育科研实验过程的各阶段对实验教师实行教育信息技术水平的评价,对于受测人教育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于总结信息化教育科研的阶段性成果,提高广大教师…  相似文献   

12.
张建锋 《中小学电教》2009,(11):147-147
<正>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掌握信息技能本身已成为立足当今社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因而,应用信息技术是中国教育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是教育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研制和开发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软件,是应用当代信息技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根据学科教学规律而进行的学科教学改革。其宗旨是通过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信息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入,社会要求人类提高信息素养,以培养信息素养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自然形成,拓展和取代了计算机文化教育,成为社会教育的重要部分。职业信息技术教育是开展社会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全民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发展职业信息技术教育将促进信息技术在各专业领域、经济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技术的切实整合,使信息技术和各种职业技术同时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由此可见,作为教学前沿的教师,认识、掌握并创新的运用信息技术已成为必然,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工作仍然是教师培训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中,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中学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现状进行调研,提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依赖于教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师要提升教育技术的能力,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误区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迅速。特别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相似文献   

18.
进入21世纪的信息时代,教育的信息化是大势所趋。国务委员陈至立曾强调“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力试、工作方式、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掌握信息技能本身已成为立足当今社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因而,应用信息技术是中国教育迎接21世纪挑战的需要,是教育现代化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研制和开发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育软件,是应用当代信息技术至关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过程中,人们获取、加工、储存、表达和传递教育信息的活动,就是教育信息活动。教育信息活动离不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是教育领域所运用的信息技术,也是教育媒体技术在信息时代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