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精心设计导语 ,激发兴趣。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在导入新课时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把生字分类 ,并把生字出现在一幕幕使学生喜爱、令学生惊奇的情景之中 ,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例如 :在开学的第一天 ,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 ,你们好!我是朱老师。你能说说你的名字吗?”学生会很乐意地说 :“我是×××。”这样 ,利用老师和学生见面谈话的第一时间 ,我就相机出现生字 ,让学生认识“同学、你们、朱老师、名字、我”。又例如 ,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 :“同学们都喜欢猜…  相似文献   

2.
乐翻天     
开学的第一天,乐乐放学回家。“新老师好吗?”妈妈问。“一点也不好,她喜欢说谎。”“怎么会呢?你别胡说。”“上算术课时,她先说3加3等于  相似文献   

3.
“老规矩”,已经成了我班学生的口头禅。每次上第一课时,我完成导人后,把手一挥,学生都会齐声说:“老规矩!”那么,这规矩又是怎么来的呢?【片断一】开学没多久,我从李镇西老师的一篇文章中得到一点启发,是关于语文第一课时“读读、说说、写写”的,就想试一试。我于是根据“契约文化”自主管理原则,就与学生协商,签订了第一份第一课时学生的自学协议:  相似文献   

4.
你看见这个题目,一定觉得很可笑。说话就是说话,怎么还要问“为什么”呢?不,不可笑。说话是有目的的。目的不同,就要用不同的句子。所以,要讲“怎样造句”,就要先谈谈“为什么要说话”。我们上学的第一天,老师往往都要问我们每个人叫什么名字,还让我们试着写下来,并交给老师,老师还会夸奖我们聪明呢。我们在心里会说:上学真有趣啊!现在,我们来想想看:老师为什么要问“你叫什么名字”那句话呢?因为她不知道我们的名字,所以才要问问,想让大家告诉她。这就是老师说那句话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要说“我叫×××”这句话呢?因为老师不知道我们的名…  相似文献   

5.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算理的欲望“一个数乘分数”计算法则的教学是分数乘法这部分知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把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算理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学例3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51=12×53=,怎样计算得数呢?在这里为了调动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猜想,猜一猜这道题应怎样计算,然后进行谈话:“同学们,这两个算式到底结果是多少呢,同学们是想让老师直接告诉你算法呢,还是自己想办法寻找答案?”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自己找!”老师进一步说:“这两道题,你可以选择自己喜…  相似文献   

6.
老师要求学生做《跳水》一课的课后练习: “孩子被救上来以后,船长、水手、孩子都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各抒己见。一个坐在前排的学生没举手就站起来小声说:“水手会说,‘××××,把我们吓出一身汗!哈哈!’”这句粗话引得哄堂大笑。竟有人在课堂上敢讲这样的粗话?我第一次碰到这种情景,刚要批评他,忽又改口说: “水手们为什么会讲这样的粗话,请你说说理由。”  相似文献   

7.
在参观××学校的时候,看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现象。一个学生,检起一块砖头,在老师背后瞄准,并且狠狠地说:“我要把你的脑袋砸碎。”学校里的墙壁上,也有学生用粉笔写着:“打倒×××老师!”我有些不理解,学生何以这样仇视自已的老师呢?于是,我特别  相似文献   

8.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并运用一些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时机,如学生创造力的火花出现之时,学生创造力受阻之时,学生创造力高涨之时等等。我在一节分数应用题练习课中出示这样一道题目:“补充问题并列式:一本书有 200页,第一天看了它的,第二天看了它的,—— ?”学生 A补充:“第一天看了多少页 ?列式 200×。”学生 B补充:“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列式 200×。”此时,学生 C迫不及待地补充:“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列式 200× (+ )。”学生 D抢着补充:“第一天比第二天多看了多少页 ?列式 200× (- )。”  我又激励:谁…  相似文献   

9.
今天,王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道有趣的题:参观海洋馆,成人票每张10元,儿童票每张5元,团体票(满10人)每张7元。请问:①5位家长带着5位儿童去参观,怎样买票合算?最少花多少钱?②1个老师带着9个小学生去参观,怎样买票合算?最少花多少钱?③6位老师带着44位小学生去参观,怎样买票合算?最少花多少钱?我看完这道题,嘴里说着:“好简单呀!”我想:第①题中“5位家长带着5位儿童”不就正好是10人吗?肯定买团体票比较合算,计算了一下(7×10=70元),是用70元钱;那么假如分别买团体票和儿童票需要多少钱呢?(10×5+5×5=75元),果然买团体票合算!耶!带着成功的…  相似文献   

10.
幽默     
《江西教育》2003,(6):31-31
一 思想品德课时,老师教我们尽孝,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 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同学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说吧!”’另一位同学说:“我才倒霉呢!我父母问我:‘是不是今天发成绩单了?”’  相似文献   

11.
“他当老师的凭什么打我孩子?”“再这样我们要向教育局反映!”“这样的人怎么能当老师?”……好几位家长先后向政教处反映初一(4)班班主任打学生耳光的事,这使我大大震惊了。初一(4)班班主任小陆刚刚离开高校两、三个月,怎么会这样?于是请处里的副主任邱孔泉老师调查一下。下午第一节课时邱主任找小陆谈话,小陆立即承认了打人的事实,并保证从此以后不再打学生了。谁知下午第二节课时(4)班学生丁××的家长很气愤地来到政教处反映,他的孩子在第一节下课时被班主任喊  相似文献   

12.
国文课时,老师教我们尽孝,向父母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同学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说吧!’”另一个同学说:“我才倒霉呢!我父母问我:‘是不是今天发成绩单了?’”社会史讨论课上,教授向我们解  相似文献   

13.
娄冬芳 《班主任》2021,(1):32-34
这学期我接任毕业班班主任。开学第一天,学生们陆陆续续来到教室,一个个按照先前座位就座。这时,一个高个子男生满脸笑颜地走进教室。“同学,你好!”“老师好!”“老师,我的座位呢?”“同学,你叫什么名字?你原先坐第几排第几桌呀?”  相似文献   

14.
开学第一天,吴老师说:“这学期大家轮流当班长,每人一天,怎么样?”“好!”全班同学拍起了巴掌。吴老师手一指:“第一任班长由陶灿当。”  相似文献   

15.
唐燕 《江苏教育》2007,(14):101-101
开学第一天,第一节课刚下,同学们就玩开了。也许是久别重逢,他们玩得特别疯。一位同学来报告:“老师。他们把红领巾拿下来了!”我一看。果然有几个男生把红领巾拿了下来做“武器”,正互相“攻击”呢!我心里嘀咕:怎么有这样的学生,开学第一天就把红领巾拿下来玩耍,而且是在我的眼皮底下。正想对他们训斥一番,只见一位同学走到我跟前说:“老师,我们太热了!”  相似文献   

16.
尽孝     
上语文课时,老师教我们尽孝,向父母亲嘘寒问暖,问他们一天工作顺不顺利、累不累等问题。第二天老师要同学报告父母的反应。一位同学说:“我的父母说:你缺多少钱,就直说吧。”另一位同学说:“我才倒霉呢。我父母问我是不是今天发成绩单了?”尽孝!江苏连云港市@李平  相似文献   

17.
宝应县教师业余进修学校,为了提高不足初师程度的教师的文化业务水平,特地在山阳区开设一个班。入学测验那天,不足初师程度的同志都参加了测验。开学时,却有两位同志退学了。有人奇怪起来,便问中心小学校长:“×××、×××怎么不来参加学习呢?”“一个是完小校长,一个是高年级教师,参加这个学习是会降低他们威信的。”中心小学校长为他们申述了“理由”。参加教师进修学校学习是不是会降低威信呢?我看,那些不虚心、不实事求是地学习的人,倒真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吧!  相似文献   

18.
由于长期受甄别和选拔评价方式的影响 ,学生已经习惯于等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七年级刚开学不久的一次小测验后 ,当我拿着批过的卷子走进教室时 ,学生们涌过来开口的第一句话是 :“老师 ,我多少分 ?”我反问他们 :“你们自己觉得能得多少分 ?”他们大都摇头说 :“没想过 ,反正您会给我们评分的 .”这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 :学生们没有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评价的习惯 ,可能也不知从哪儿下手进行反思和评价 .对于自己是否理解了知识、是否掌握了技能和方法 ,自己没有必要去思考 ,反正会有人告诉自己考试的结果 .在学生心目中自己对知识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主持人:有人说第一课时很简单,读读课文,认认生字就OK了;有人说第一课时比较难教,似乎样样都要抓,不知抓什么好;有人说第一课时不重要,上不上没关系;也有人说第一课时很重要,第二、三课时的精彩必须以其为基础……第一课时到底是什么?第一课时应该干什么?怎么做呢?你思考过吗?下  相似文献   

20.
发书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老师抱着一大摞(luo)新书走进教室。他翻了翻书,对大家说:“同学们,这本书弄破了,给谁呢?”话音刚落,同学们议论开了,谁都不想新学期就拿一本破书上课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