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熙玉 《青年记者》2003,(11):4-6,49
为什么要成立报业集团?报业集团的管理体制应该是什么样的?成立报业集团后有什么实质性变化?等等。对这些要害问题,中国报业的高层管理人士近十年来一直感到困惑,也从未停止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对报业集团提出的首项任务就是宣传和经营“两分开”,对此,不少报人问:为什么实行“两分开”?不造成扯皮吗?不削弱创收积极性吗?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是  相似文献   

2.
“与时俱进”、“理论创新”已成为目前点击率颇高的词汇,理论上不能停顿已成为共识。我国新闻媒体的职能决定了其在宣传理论创新等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理论宣传要创新,新闻理论要创新,瓶颈是什么?宣传方法如何改进?等等。本期推出“理论宣传创新”,意在抛砖引玉,请读者和我们一起关注、思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第一个“荷赛”讲习班(也叫“荷赛”大师班)报名的消息,自2001年11月2日见报后,引起中国新闻界、摄影界的广泛关注。一时间,咨询、报名的电话络绎不绝。为什么要举办这个学习班?学习班招生的条件是什么?授课内容是什么?授课老师又是谁?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第11届亚运会期间①,大规模、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活动所产生的宣传效果,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这些宣传活动究竟给我们的下一代——小学生们产生了多少效果?产生了哪些效果?产生这些效果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近几个月,济南市公安局陆续收到市民报案,反映在红绿灯路口经常发生聋哑人抢劫案。一时间,“聋哑帮”流窜多省、四处抢劫的传闻在市民中引起震荡。经过精心策划,济南警方抓捕了这一团伙的10名成员。“聋哑帮”都是些什么人?有什么来历?成员什么身份?作案特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结成抢劫团伙?靠什么维系帮派?记者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6.
《出版经济》2005,(3):18
什么是伪书? 最近以来所谓的伪书指的是含有虚假宣传信息的图书. 在新闻出版总署新出图[2005]109号文化<关于对含有虚假宣传信息的图书进行专项检查的紧急通知>是这样描述的: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要成立报业集团?报业集团的管理体制应该是什么样的?成立报业集团后有什么实质性变化?等等。对这些要害问题,中国报业的高层管理人士近十年来一直感到困惑,也从未停止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县广播电视局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导思想“宣传为中心”。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宣传工具之一,传播新闻、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是广播电视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报纸性感广告?现有的资料还没有对它作出严格的定义。笔者认为,它以报纸版面为依托,以人类的“性”做为吸引人和传达信息的手段,以达到宣传某种商品或服务之目的的广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至今还记得最初去做这期节目时的冲动. 4月15日上午,我从制片人手中拿过安徽电视台传给地方组的一份新闻稿,看着看着,心有一种往下沉的感觉,诸多疑问也在脑海中不断浮现:这些大头娃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婴儿们吃的是什么样的奶粉?这些奶粉究竟怎么了?谁在制造这些假奶粉?  相似文献   

11.
明铭  文建 《新闻记者》2004,(3):57-5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邓小平逝世(1997)、香港回归(1997)、抗议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1999)、北京申奥成功(2001)、神舟五号发射成功(2003)……,这些重大新闻事件都与“号外”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几年,我国报界的“号外意识”已急速升级,并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已呈现出了一种“规模效应”。“号外”是什么?对于报界人士而言,“号外”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稀有资源”,因此,“号外意识”已越来越成为报界人士的一种基本的职业素质。不过,“号外”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稀有资源呢?可以透过《辞海》对于“号外”条目的…  相似文献   

12.
现在有个新名词叫“超前意识”。什么意思,我不懂。不过我朦朦胧胧感到报纸宣传中有一种趋势,可以称为“超前宣传”。什么是“超前宣传”?我也说不清楚。大概的意思是:事情还在进行之中,就赶紧宣传事情的结果(当然是好结果)。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媒体应当怎样认识?发挥什么作用?如何避免大轰大嗡、喊口号、贴标签的形式主义宣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正确有力的舆论支持?这些都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习惯于把新闻称为“宣传工具”、“宣传手段”,至今也常常把新闻与宣传混为一谈,叫作“新闻宣传”。改革开放以后,引进了传播学,开始把新闻视为“大众传播媒介”,又常常冠以新的称谓:“新闻传播”。宣传和传播不是同一概念,新闻宣传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教育灌输作用,新闻传播则侧重于主体对客体的告知交流作用。那么,新闻到底是“宣传工具”还是“传播媒介”?新闻的主要功能究竟是“宣传群众”还是“传播信息”?新闻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还是“大众传播工作”?对于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毛泽东的宣传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是一位出色的宣传家,他的宣传思想曾经指导着中国共产党贏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赢得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他的宣传思想扎根于中国特有的环境,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思想遗产之一。毛泽东的“宣传”概念什么是宣传?关于这个概念的含义,毛泽东的解释是相当广泛的。他说:“一个人只要他对别人讲话,他就是在做宣传工作”(《毛泽东选集》第二版838页,以下引该书只注页码)行动本身也是一种宣传,他说过:  相似文献   

16.
一个记者或通讯员为广播电台写稿,首先要想到你是要写给人听。广播稿怎样写才能收到应有的宣传效果,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摸准听众心理,知道他们爱听什么,不爱听什么,盼望知道什么,反感什么,写稿时才能有的放矢,写出来容易被人接受。就普遍而言,听众有些什么心理呢?这些心理对于通讯员和记者写稿有些什么相应要求呢?下面,分几点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一则新闻从采写过程中产生,我们把它看作是围绕什么人(who)、什么事(what)、什么地方(where)、什么原因(why)、什么时候(when)这五个W的基本要求所构成的新闻文本。这一在作者经过价值判断、记述事件之后产生的新闻文本,内涵着作者对于新闻事件中客观存在的新闻价值的认同。当该新闻文本进入到媒介播发过程时,我们将其称作一则新闻报道。从受众决定新闻价值的观点理解,该新闻报道所产生的社会效应由受众在完成对此报道的解读后实现。所以说,抵达受众一端的新闻报道与原先的新闻文本之间必然已经产生距离,而从新闻文本  相似文献   

18.
李晓晔  朱侠 《传媒》2001,(12):36-39
编者按: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版界一批具有高学历的人员相继走进了发行部.他们的到来,给出版社发行部门输入了新鲜血液,吹进了一种全新的气息,出版社的发行改革由此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人们将这批人叫做出版界的发行"新生代".将近6年过去了,他们已经做了些什么?正在做什么?将来打算做什么?带着这些业界人士关心的问题,记者最近对刘晓东、刘国辉、于殿利三位"新生代"人士进行了一次访谈,交谈的结果给人留下的最强烈的印象是:发行"新生代"已经走向了成熟.  相似文献   

19.
张洁 《兰台世界》2012,(24):95-96
江西诗派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对宋代文坛影响很大。那么,江西诗派是如何形成的?其基本诗文理论是什么?其发展和衰落又有着怎样的历程?本文就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只要宣传主管部门一强调"把关",一些媒体很容易想到的就是"紧螺丝",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把关"是否就意味着捆住大家的手脚?是否就意味着扼制了大家的创新追求?是否就意味着无所作为?这些认识问题不解决,就会对"把关"产生消极甚至抵触情绪;即使"把关",也会是盲目的而不是自觉的、被动的而不是能动的。最终,使我们的新闻宣传效果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