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络成瘾不仅给社会、学校、家庭造成了危害,也成为青少年健康的新"杀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身心健康工作刻不容缓,它关系着教育的健康发展。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试图找出网络成瘾、心理状态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联,并制定合理有效运动计划。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可以对网瘾青少年学生自我控制进行有效干预;体育运动尤其是球类运动可以有效的改善青少年学生生理和心理状况,缓解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进而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络成瘾困扰。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网络成瘾机制、原因及其运动干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当前对网络成瘾的概念界定还不成熟;对成瘾机制的研究还处在一般的描述水平;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人群;理论与实证研究都证明了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究网络成瘾产生机制及其原因;运动干预对象应扩展到青少年儿童及成人网络成瘾群体中;实证研究方向将趋向于针对网络成瘾原因选取运动干预方案.本文意在锻炼心理学领域为网络成瘾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①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对运动干预药物成瘾的研究成果;②探讨运动干预药物成瘾的主要理论机制和实践范式;③描述运动对干预药物成瘾的潜在影响。④确定该领域内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检索了以物质使用障碍(SUDs)、药物成瘾以及运动锻炼为主题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同时对这些论文的参考文献进行了跟踪检索,以避免遗漏与此有关的研究成果,从而对已发表的研究论文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结果:①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证实了运动干预对治疗药物成瘾的有效性;②运动干预药物成瘾的康复成效集中体现在运动对药物成瘾个体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健康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③目前运动干预药物成瘾理论基础主要涉及心理、行为、神经生物学机制,干预形式是以有氧运动为主的操类和团体运动项目;④目前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集中在最佳运动方案中各参数的设计,运动过程的整体监督与其它技术的结合,以及运动与药物干预的结合等方面。结论与建议:①运动可能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性的、绿色安全的治疗手段,但仍需要样本量更大的、质量控制良好的实验研究来进行证实;②注重优化运动方案、效果指标与整体监督,建立运动干预的实践研究范式;③创新方法提高药物成瘾的个体对运动的坚持性,使运动行为替代觅药行为;④要建立运动治疗与药物成瘾标准化治疗相结合的分类、分级、分层模式,形成运动干预指南;⑤深化药物成瘾机制研究,为运动干预药物成瘾的理论机制与实践研究作铺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体育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效果。方法:对24例网络成瘾青少年按照症状程度进行配对并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采取体育干预(户外拓展、远足旅行与一定量专项练习等)。结果:(1)体育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较好的效果;(2)体育干预在不同基线水平上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状有不同的效果,对轻-中度网络成瘾被试的效果好于重度网络成瘾被试;(3)体育干预对重度青少年网络成瘾被试干预效果有个体间差异,可能与被试个体有心理和精神疾病以及服用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5.
根据文献资料对网络成瘾的定义和成因进行了概述,并对体育运动的功能特点以及运动干预成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体育运动与其它学科相结合防治网络成瘾综合效应的研究,通过运用体育运动、心理疏导、社会支持、医疗保健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方法减少或消除网络成瘾现象,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分析体育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可行性,探讨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对网络成瘾的干预作用,提出了体育运动对网瘾干预的对策,旨在预防网瘾的形成和帮助网络成瘾大学生改善乃至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友谊质量、孤独感、运动心理疲劳和青少年运动员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友谊质量量表、青少年孤独感量表、运动心理疲劳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对298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友谊质量与孤独感、心理疲劳、网络成瘾都呈显著负相关;孤独感、心理疲劳与网络成瘾均存在显著的两两正相关;(2)友谊质量既可以直接影响网络成瘾,也可以通过孤独感和心理疲劳的中介作用对网络成瘾产生间接影响,具体包括3条中介路径,即通过孤独感的中介路径、心理疲劳的中介路径和通过孤独感和心理疲劳的链式中介路径。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青少年运动员友谊质量影响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对于运动员人际关系的提高和网络成瘾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未来,可以从提升运动员的友谊质量出发,帮助运动员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孤独感体验,进而缓解心理疲劳,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相似文献   

8.
网络成瘾青少年体育干预之行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日非法网戒机构致使"网瘾"少年殒命,"网络成瘾"话题争议四起,造成众多家长心理恐慌和极大压力.而相关课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滞后,有效干预途径尚在探索.面对实际问题,采用行动研究对网络成瘾青少年进行体育干预实验.结果:(1)体育干预对于青少年网络成瘾一般问题、尤其是由于亲子沟通障碍引起的网络成瘾问题的干预效果明显;(2)行动中,拓展训练、远途旅行、游泳、网球、篮球、轮滑等是最有效的干预项目;(3)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并不是"洪水猛兽",家长切勿病急乱投医.  相似文献   

9.
张成胜 《体育科技》2013,34(4):127-128,133
采用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对昆明市5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选取其中的60名网络成瘾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实施3个月的体育运动干预,对照组不参与体育干预。结果显示:体育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具有显著的疗效。回测数据显示:体育运动干预对防治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效果具有明显的有效性、持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网络成瘾的调查与干预等实证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存在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不完善、调查方法有待改进、干预措施缺乏实效等问题。由此提出完善科学有效的测量工具,注重防治网络成瘾的有效措施,并突出体育运动、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运动处方与多种措施间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相对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sycNET、CBM、CNKI数据库,搜集运动处方干预、团体心理咨询、普通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此4种措施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随机(RCT)、半随机(qRCT)对照实验的相关文献。检索时段均设定为建库至2019年5月11日。由2名研究者分别独立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以及偏倚风险的评估,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22项研究,2838个样本。网状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运动处方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综合效果显著优于其余3种措施。根据干预效果最优的可能性概率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运动处方干预、团体心理咨询、普通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结论:现有研究所提供的证据表明,运动处方为目前干预青少年网络成瘾最优措施的可能性最高。但受个别措施研究数量及样本量的限制,证据强度仍需更多规范、高质量的研究予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出现了网络成瘾问题。近年来,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研究和干预一直是教育界和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笔者对一位网络成瘾学生进行体育干预取得了成功,现将有关情况与干预方法介绍如后。  相似文献   

13.
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网瘾干预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选取32名网络成瘾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喜欢羽毛球运动的16人为实验组,剩余16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为期8周的运动处方干预,在运动处方干预前后同时对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症状诊断量表监测其心理状况.结果表明:实验组运动处方干预后网络成瘾测评数值和心理症状诊断各因子得分都大幅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可见,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戒除网瘾、获得健康心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5地市6所小学的288名学生开展视力监测,结合学校体育运动制定小学生视力干预策略。采用自动电脑验光仪、视力表检测学生视力,通过文献资料整合运动调控视力的作用机制,依据体育运动干预视力作用机制结合学校体育运动制定相关干预策略;小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和屈光近视率分别为63.71%和54.85%,其中视力不良率和屈光近视率男生均优于女生;存在运动时间和睡眠时间不足的现状。小学生视力严重不良,结合运动调控视力的作用机制,制定学校体育运动的防控干预策略,是改善小学生视力不良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8周体育运动干预,探讨体育运动干预对网络成瘾进行矫正的效果。方法:通过对长春市5所高等学校的5 0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按照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网络成瘾程度、心理健康程度比例从被试者中筛选出69名网络成瘾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35人)和对照组(34人),通过对实验组进行8周体育运动干预,对照组在同一时间内静坐,再通过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体育运动干预前、后测量,对测量的得分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结果:大学生中网络成瘾的比例占到了36%,并且网络成瘾者在年级、性别、专业等比例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体育锻炼对网络成瘾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P<0.01),对轻度、中度、重度网络成瘾者都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体育锻炼对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矫正具有较好的疗效(P<0.01),但是对于中度、重度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P>0.05)。结论:通过8周的体育运动干预对网络成瘾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网络成瘾的程度加深治疗效果随之下降,提示心理健康品质属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疾病,对其进行治疗应该辅以其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通过资料采集分析、开展研讨会等对青少年体育运动保险进行研究,并根据青少年体育运动保险的分类,构建青少年体育保险体系;根据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保险的现状及与日本、美国相关保险制度的对比,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保险总体来说仍然险种少、限制多,投保意识淡薄,缺乏市场支持及法律法规依托等问题。文章建议:一方面,应查漏补缺,借鉴国外优势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的青少年体育保险体系,采用社会险与商业险相结合、人身险与责任险相补充的形式,在政府引导下,通过社会保险保障最基本的青少年体育运动伤害,加之各个种类及领域的商业保险,全面地保障青少年体育运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青少年体育运动保险的相关立法和相关法律的修改,对青少年体育运动受害者进行倾斜保护。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中国教育跟踪调查(2013-2014学年)的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和“OLS+稳健标准差”回归模型,分析平均每日运动时间对近视程度的影响,为保护青少年视力、制定青少年近视防治措施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体育运动对于中学生的近视程度有影响,且对其有改善作用;上学日时,每日体育运动时间延长至1小时以上对学生视力具有较大帮助;周末学生的体育运动时间可以增加到两个小时;在上学日的体育运动时间和周末体育运动时间之间缺乏明显交互作用;性别、户口、教育环境和生活方式等环境因素对中学生近视程度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叶琳 《体育科技》2014,(5):81-82
分析网瘾对青少年的危害、导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尝试通过体育运动来预防和抑制青少年网瘾。  相似文献   

19.
针对诱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和特征,根据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程度,构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三维一体的体育运动模式,开展以学校体育为主、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为辅的体育活动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旨在预防网瘾的形成和帮助网络成瘾大学生改善乃至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20.
采用行动研究法,对一名16岁的网络成瘾男生进行体育干预个案研究。研究从解决HG网络成瘾问题的需要和设想出发,综合有关网络成瘾机制及干预的理论、方法、条件,制定总体干预行动计划和具体实施行动计划。收集整理HG在特定情境中行为表现日记、谈话录音、观察记录等有效资料,反思体育干预行动。结果表明:HG躯体化症状减轻、焦虑缓解、不良情绪得到宣泄、积极应对方式建立。亲子共同参与的休闲运动项目和专项运动训练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式效果理想,HG的网络成瘾目标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