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谦 《考试周刊》2009,(19):124-125
关于日语中接尾词“~中”,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的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教材《新编日语》第3册对其基本用法作了归纳。本篇从归纳和答疑两个方面阐述了其读音用法,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王蕾 《教育教学论坛》2011,(23):154-155
在日语学习中,授受动词「あげる」、「くれる」、「もらう」的用法是一大重点和难点。传统的教授方法一般都利用叙述的角度,即用"立场"来说明和解释这些词的用法和相关句型。然而,对于初学日语的学习者来说,所谓叙述的角度——"立场"本身就是一个有待掌握和熟悉的问题,因此,这个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笔者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发现从"限定"的角度来讲授这些词,学生能很快理解并应用。本文拟从"限定"的说明角度出发,谈谈如何从"限定"来掌握日语授受动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3.
日语中的授受关系表达,对中国学习者来说是一个习得上的难关.而在口语中使用的频率高,特别是"Vてください"的使用频率极高,但是很多学习者却不能正确地使用.母语的影响和教材的提出方式对学习者存在一定的影响,文化对语言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是从这三方面阐述"Vてください"的用法,以便广大日语学习者有效地掌握和运用"V てください".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拟声拟态词在日语语法词汇系统中被当作一种特殊词汇来把握,提到其词性归属问题,一般情况将其归入副词一类.而在实际运用中,拟声拟态词的副词以外的用法是大量存在的.本文在先行研究和搜集大量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将日语拟声拟态词的多词性用法进行归类,试对日语拟声拟态词的词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5.
日语中的接尾词"中"来源于汉语上古时期的"中"字,之后在日语中发展出表示"进行"的后置接尾词用法。与此同时,汉语中的"中"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产生了"进行"义,但其并没有像日语"vp中"那样,已经语法化。近代以来,日语对汉语影响很深,"VP中"这一结构以一种看似新颖的方式传入中国。"VP中"结构符合汉语发展的规律,并且与汉语"中"发展出表示进行的用法契合,因此得到迅速传播,并被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6.
日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結構一词,对日语学习者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从词性、含义着手,通过具体语境的例示和分析,能够更好地体会結構在现代日语当中的主要用法。作为名词使用的結構含义和用法比较简单明了,而作为形容动词或副词使用的結構则需要在对它进行正确的理解的同时避免对其不恰当的使用。  相似文献   

7.
keep是初中教材中要求的四会词之一,它的用法比较多。各种考试中常考查学生对它的词意及用法的掌握情况。初学者在理解其意义和掌握其用法时经常出错,下面就初中教材中一些意义和用法作一小结,以帮助大家能准确地掌握和运用。  相似文献   

8.
李亚群 《语文知识》2012,(3):118-119
日语中的某些新兴词语随着网络、动漫以及电子游戏等渠道涌入中国并迅速使用,"萌"便是一例,其语义不再是我们所熟悉的"萌发",而是一个日语借词,又是一个兼类词,具有多种词性和语法功能。本文探讨"萌"的来源、用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9.
汉语方向介词"向、朝、往"翻译成日语的对应词均是格助词"に",而日语里的格助词"に"的意义和用法则有十四种之多。正因为"に"的意义和用法众多,日语母语者在习得汉语方向介词"向、朝、往"的过程中,极易出现偏误。本文对不同汉语水平层次的日语母语者习得汉语方向介词"向、朝、往"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日语母语者习得汉语方向介词"向、朝、往"时出现偏误的类型主要有误代、错序、遗漏和杂糅四种,导致偏误产生的原因包括母语迁移、回避策略、过度泛化和教材误导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as"是英语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一个词,其用法很复杂,在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中也经常出现,最常见的是用作介词、副词、连词、关系代词等。为了把"as"的一些疑难用法搞清楚,本文主要从词法、句法和语义功能入手,对"as"的一些疑难用法进行作了初步的归纳和探索,重点弄清"as"一词在句子中的词性、词义变化以及该词和其它词构成的词组、短语、句子的各种功能和用法翻译技巧,达到准确掌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柳玉玲 《考试周刊》2012,(73):101-101
在日语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より"一词算是比较常见且用法较多的词语。为了使大家在学习中能够更方便地理解和运用其用法,笔者把一些用法做简单的比较分析,希望能对大家的日语学习有所帮助。"より"除了本身有名词的意思之外,主要作助词和副词用,下面就分别简单地分析它的  相似文献   

12.
汉语和日语里,"鬼"这个字的写法是一模一样的,只是读音不同。而且有关"鬼"的词在汉语和日语里都多用其比喻义,很少使用"鬼"的本义。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既有许多相同之处,也有各自的特点。从认知视角对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特别是隐喻用法加以对比研究,可以发现汉语"鬼"词语的贬义用法比日语"鬼"词语的贬义用法多。尤其是表示"讨厌"的贬义用法多。汉语里有强烈的否定意义的用法,而日语则没有。另外,汉语"鬼"的词缀贬义用法比日语丰富得多,更有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考虑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准确地理解汉日"鬼"词语的引申义,从而避免因母语负迁移而造成的误译、误用现象。  相似文献   

13.
汉语的“准备”一词在译成日语时可以用“準備”、“用意”和“支度”等词语来表达,其用法、含义有相同之处,都可以表示为为做某事而事先做准备,但其侧重略有不同,用法也有细微差异。现我就这三个词的用法、含义及其差异,通过较多的实际用例加以分析、归纳,以供日语学习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非常"一词的汉日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常”一词在汉语、日语中都是一个常用的高频词。在不同语言中,它的意义、用法及使用规则并非完全吻合,而是既有相同又有差别。本文从历时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汉语“非常”的发展历程,同时对比分析了日语“非常”的各种意义,梳理清楚了二者意义上的异同。然后阐述“非常”的用法,重点辨析了日语中表示“非常”意义的一组近义词。最后,通过偏误分析得出了“非常”一词在汉语中使用时的几条规则,以便学习者从汉日两个角度全面掌握“非常”一词。  相似文献   

15.
以日语接尾词"-的"为中心,本研究通过分析中日对译语料库"-的"的使用状况,特别是考察前接语的语种、表记以及统语机能;以帮助学习者清楚认识日语接尾词"-的"的多样性和不明确性,以便更熟练地掌握和使用日语。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自古以来文化交流频繁,两国同属汉字文化圈,虽然都使用汉字,却又有微妙的差异。两国汉字词中,有不少由相同汉字构成但字序相反的词,国内语言学界将这类词称为"同素反序词",而日本则称其为"镜像语"。本文拟对汉日同素反序词进行分类,对其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并阐述产生的原因,以便日语学习者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同素反序词。  相似文献   

17.
李宁 《林区教学》2012,(10):67-69
日语学习者都了解日语中有大量的拟声拟态词,其数量众多,用法复杂多变,特别是汉译是个难点。由于两国的风俗习惯、文化背景、语言表达特点的差异,汉译比较困难,也不太容易掌握。如何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生动、形象地表达出原文的中心内容是本文分析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なる”是日语研究论的一个关键词,在日常会话中使用频率较高。不少日语学者将日语称为“ナル言語”。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很多日语学习者对表示变化的“~なる”的用法掌握不清,造成大量的错用误用。笔者对此深有体会。本文就“~なる”的基本用法及表示变化含义的分类进行了详尽的分析阐述,希望能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日语表达中,あげく被定位为公认的语法功能——辞,結果往往被置于词汇的词的地位,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被置于词的地位的結果其实已经具备了近似于あげく的语法功能。作者通过あげく与結果的用法进行对比,进一步探讨結果的语法功能及其他用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です」一词看似简单,但实际使用却十分复杂,教学中也容易被忽视。文章通过对教材及语法类书籍中「です」用法分类情况的考察,并结合日本学者关于「です」词类划分的早期研究,对"判断助动词"和"敬体助动词"这一定位提出质疑。同时,结合日语学习者的各种误用现象,对「です」用法及其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再整理、辨析,并进一步对误用的产生进行深入探究,从而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