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活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活动准备、展开、提升、反思等各阶段,教师都要设计相应的评价,以引导学生活动的有效开展。依据活动教学特点和学生自身发展实际,对学生活动评价要坚持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评价个人和评价小组相结合的原则。评价学生活动的目的不在于评价优良中差,而在于通过诊断,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2.
Moodle之互动评价:信息化的评价活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oodle中几乎所有的活动都带有评价功能,但互动评价是一个专为评价而设计的活动模块,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允许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其中学生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互动评价设计了五套评分策略供创建者在制定评价标准时选用。评价活动既是一项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3.
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要遵循开放性、综合性、建设性、科学性、生活性和可行性等原则。依据研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原则,设计了一节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通过让学生探究洞庭湖水域的“江湖关系”,培养其相关素养和能力,同时针对学生评价给出了相关建议,教师可根据实际学情设计评价方案。  相似文献   

4.
朱宏春 《中国教师》2009,(Z2):272-27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有四方面评价方式:(1)自我评价;(2)小组评价;(3)教师评价;(4)社会评价、家长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评价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在设计评价方式时,必须体现出自主性和探究性相结合的特点。一.活动过程中恰如其分的评价能够对学生的发展起到激励作用。二.活动总结时客观公正的评价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起到催化作用。三.不同的活动中,应该运用多种评价手段激发学生的评价兴趣和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5.
学生活动是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载体,初中科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学生活动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精心备课、创设情境、拓展延伸、总结评价四个方面阐述了活动设计的有效策略。目的是呼吁广大教师重视科学教学中学生活动设计,为提升初中科学教学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地理实践活动前要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活动中要合理组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后要及时交流、总结、评价。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同时要考虑学生、学校和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设计不同的活动课形式。教师要制定适当的评价指标与形式,多角度评价学生的实践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作业设计和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以“跨海而来,研学岚岛”为案例,基于SOLO分类理论对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作业进行设计和评价,探讨如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实现学生思维的可视化,进而确定学生的思维水平。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指导建议,实现其思维进阶。  相似文献   

8.
一、学业质量标准与课程标准的相容性 学生学业质量标准与学科课程标准应具有一致性、相容性和适应性.一般来说,课程标准的主体部分是课程的内容标准,因此,课程标准应将学生学业质量标准隐含于内容标准以及学习活动建议之中.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的侧重点不是课程设计,而是评价标准设计.因而,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的重心在于对学生学习活动应该达成的成果的设计、评价标准的设计和评价方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单元整体分析下的小学数学前置性探究作业设计,指向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促使学生深度学习。作业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和学习活动的方式,通过单元统整设计学习任务,从作业设计入手,可以打造单元课时之间的持续性评价,支持单元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中职《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课程教学中,教育评价是日常教学活动的关键构成要素,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驱动,是有力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核心动力,更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教育评价的现状,转变教育评价角度,增添教育评价的维度,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全程式"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英语活动能促进学生心理及认知的发展。从两个同题课例出发探讨了什么样的英语听说活动设计更有效。导入设计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过程设计宜面向生活、联系职业;活动设计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多方互动;评价设计应有利于检测、激励和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与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交互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作用是交互进行的,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模式,评价活动效果发挥其主导作用,教学模式的设计,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指明认知方向;教师评价学生时,既要肯定和鼓励成功;又要质疑与修正错误,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参与数学活动,反思认知过程,学生的数学活动一般要经历数学实验,教学猜想,数学严谨3个阶段;学生的反思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重要环节,设计-参与-评价-反思,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循环往复,构成了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2017年《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创新与突破为:整体设计课程,贯通十二年学程;课程设计与时俱进,时代气息浓厚;适合中国国情,可操作性强.但在活动领域设置、活动目标设计、活动评价建议等方面存在不足.改进与完善指导纲要的建议有:合理设置活动领域、优化学生活动方式、完善学生活动评价.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情况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生评价存在诸多不足,影响了评价的有效性.笔者所在学校于2018年9月开始实践大数据背景下活动课程的评价,经过两年来的实践研究,提出了线上成长评价策略——数据驱动评价,即基于发展性评价理念,探索增值评价,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将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情况量化"积分",设计与学生素养培养目标相对应的"成长章","积分"与"成长章"的关联评价,以评价发展导向,促进学生在活动实践中获得成长.  相似文献   

15.
王颖  邓蕾 《英语辅导》2010,(1):39-41
学生小组评价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小组评价效果,教师需设计完整的动态评价体系,包括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小组评价、巡视督察、教学反馈等,与学生共同制定合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16.
金卫国 《江苏教育》2024,(5):58-61+66
小学科学无纸化评价旨在改变传统纸笔考试的评价方式,变一张试卷为多个学生喜爱的评价活动,这样的评价方式顺应了儿童好玩的天性,呵护了儿童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在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设计游戏式、主题式、项目式的无纸化评价活动,助力学生科学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项目评价理论为指导,以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依据,制订了综合实践活动融合项目评价体系,包括项目确定前的需求评价、项目执行中的诊断评价,以及项目结束后的效果评价三个部分。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融合项目本身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价值,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融合设计和实施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一致性理论重视预期学习成果,提倡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强调在课堂中采用多种学习活动维持学生注意力。文章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例,将建构一致性理论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其设计框架包括3个环节:一是确定预期学习成果;二是根据预期学习成果设计评价量表;三是设计教学/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9.
以一道地理试题的评讲为例,围绕试题所涉及的各等级概念,设计探究活动及评价量表,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思维结构评价和元认知评价,提升学生获取真实情境信息、整合学科内容建构大概念等能力。教学评价需要注意:评价设计提前化、评价实施即时化、评价留存档案化。  相似文献   

20.
评价过程中如何设计符合新的评价理念和课程特点的评价方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至关重要.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采取图表式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雏鹰争章评价法、语言体态评价法等.构建科学的学生发展评价式,可激励学生自主、持续、完整地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实施必将起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