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论及粤剧戏船,或误以"红船"为粤剧戏船专有之名,或混淆粤剧戏船与歌伎船。其实,"红船"在明清两代可指诸多船种,在诗词中一般泛指船舶。粤剧戏船最早见诸乾隆初年记载;是广府本地班即粤剧班借用珠江上常见的内河客、货船,并不断进行"戏班化"改造而成的船种;至清末民国才始称"红船",或仅是在颜色上与前一阶段所用"黑船"对比的结果。粤剧戏船的基本形制由创制于明永乐朝的漕运河船演变而来,为头低尾翘的平底浅船,长约22.1米,宽约4.5米,其结构、部件的形制、颜色皆大致可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包括地方志所附地图在内的官方绘制的大量地图,结合地方志和族谱等乡土文献考证广州府番禺县茭塘司境内的"莲花山"及其上的塔、城之名从明代中后期到民国后期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文章指出,明代中后期,该山因"石蛎"附生而名"石砺";清康熙到乾隆年间,因山上有石状如狮子,故名"狮子"或"狮石"并与"石砺"之名并行;清同光年间以来,"莲花"之名出现且与"石砺"之名并行。清末到民国后期,"莲花山"在官方绘制的地图上被作为整座山的总称,而"石砺冈(山)"则只标示在莲花山主峰的位置上,被作为局部景观名称来处理,而"石砺冈(山)"之名仍广为流传于邻近乡村,继续作为整座山的俗称。同时,山上的塔康熙年间已出现"浮莲塔"一名,与"狮子塔"之名并行,到乾隆以后改称"石砺塔",再到道光年间由地方改名为"莲花塔"与"石砺塔"之名并行。而山上之城,则于康熙年间始建,乾隆年间名为"莲花城",之后就一直没有更名。20世纪80年代以来,"莲花山"及其上的塔、城全部被命名为"莲花",成为"番禺莲花山旅游区"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3.
邸报是中国古代的报纸,其得名来源于"邸".根据颜师古的注释: "郡国朝宿之舍,在京师者率名邸.邸,至也,言所归至也.音丁礼反."汉代实行郡国并行的地方建制,"郡"与"国"在京师的府署叫做"邸",类似于现在地方政府的驻京办事处.  相似文献   

4.
党项拓拔氏的族源(族属)问题,为民族史学者长期以来争鸣讨论的热门话题。最具代表性的,是"鲜卑说"与"羌族说"两种观点。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出土资料及学者论述,对新出土的唐《拓拔驮布墓志》考察研究后认为:此志清晰勾勒出志主先世以鲜卑融入党项,再为吐谷浑名王,后内附唐廷的曲折历程,是党项拓拔氏源出鲜卑的新的重要实物证据。拓拔驮布支系(东山部)与建立西夏的拓拔守寂支系(平夏部)应同出鲜卑,后分支各为部落,独立发展,两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拓拔驮布墓志》同"鲜卑说"史料及学者观点可互相印证,"羌族说"学者驳斥"鲜卑说"的论据颇多值得商榷之处。《拓拔驮布墓志》还对研究唐朝中央对归顺蕃将态度问题,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历史资料,志文中提及的"默啜之乱"、"六胡州之乱",可与史籍记载相互印证,值得留意。  相似文献   

5.
晚唐李涪深谙礼制并拥有"周礼库"之美誉,《刊误》便是其针对当时礼制沦丧所著之书。文章对李涪生平事迹与《刊误》一书版本进行考释,分析其史料价值,认为此书不仅史源近真、反映现实,又能补史之阙,是如今学界研究唐代礼制及社会习俗不可多得的史料来源。  相似文献   

6.
党项拓拔氏的族源(族属)问题,为民族史学者长期以来争鸣讨论的热门话题。最具代表性的,是"鲜卑说"与"羌族说"两种观点。本文结合相关文献、出土资料及学者论述,对新出土的唐《拓拔驮布墓志》考察研究后认为:此志清晰勾勒出志主先世以鲜卑融入党项,再为吐谷浑名王,后内附唐廷的曲折历程,是党项拓拔氏源出鲜卑的新的重要实物证据。拓拔驮布支系(东山部)与建立西夏的拓拔守寂支系(平夏部)应同出鲜卑,后分支各为部落,独立发展,两者既有联系,又有不同。《拓拔驮布墓志》同"鲜卑说"史料及学者观点可互相印证,"羌族说"学者驳斥"鲜卑说"的论据颇多值得商榷之处。《拓拔驮布墓志》还对研究唐朝中央对归顺蕃将态度问题,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历史资料,志文中提及的"默啜之乱"、"六胡州之乱",可与史籍记载相互印证,值得留意。  相似文献   

7.
门(門)、宀     
47门(門)48宀47门"门"的附形部首是"門"。由于"门"是由"門"简化而来,从本源上说,"門"是主部首,所以本文以"門"为主进行阐述。"門",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篆文、楷书变化不大。即便是简化字"门",外形上与"門"也是"门当户对"。从甲骨文中不难看出,"門"是由两扇单门板(称之为"户")组成。由此看出,古时候,"门"与"户"还是有些差别的。"门"常用于实物大门,  相似文献   

8.
清朝与明朝一样,选取官员实行科举取士.科举取士一般分三个等次,初级为"童试",取中者为秀才;中级为"乡试",取中者为举人;高级为"会试"(中试者叫做贡士,其中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也叫"廷试",皇帝亲自出廷取士),取中者为进士."殿试"取中者又分三甲,一甲取三名,赐"进士及第",分别叫状元(第一名)、榜眼(第二名)、探花(第三名);二甲取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相似文献   

9.
古代来华日本人的汉文日记中,包含许多珍贵的中国史料,这已是史学界众所周知的事实。如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享誉"东方三大游记"之一。白化文先生评述:"它在了解中唐时代我国的地理人情、风俗制度、社会经济与人民生活,以及政治、宗教等方面,提供了一个外国人所知所见的第一手宝贵史料。" 国内学术界对人唐僧人的日记比较关注,《人唐求法巡礼行记》已有多个本子面世,圆珍的《行历记》也有相应的研究。然而,数量和质量上均不亚于前者的日本人宋僧日记,却未见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日本人宋僧的日记,举其要者有成寻的《参天台五台山记》、  相似文献   

10.
刘辉 《编辑之友》2011,(2):109-111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是费孝通先生促进社会学教学与研究本土化的重要尝试,1998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包括了十四章和十六章。在编排顺序上,"乡土中国"在前,"生育制度"在后;而按照写作与出版时间则是"生育制度"在前,"乡土中国"在后。因此,依照人们惯常的阅读顺序(也是我初次阅读时的顺序),对于作者主旨的把握可能存在形式上的影响。作为学术著作,笔者以为先读"生育制度",再读"乡土中国",在"生育制度"部分先读潘光旦先生所作的"代序",在"乡土中国"部分先读"后记",可能更能从宏观上,而不是具体描写上把握费先生的主旨与用意。  相似文献   

11.
《浙江档案》2008,(3):29
宁波朱金漆木雕简称"朱金木雕",主要技艺是在木雕上贴金漆朱,它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中心,延及慈溪、余姚、奉化、象山、宁海、镇海、鄞州等地。宁波朱金漆木雕与汉代雕花髹漆盒金箔贴花艺术同源,髹漆工艺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至唐代,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彩漆和贴金并用的装  相似文献   

12.
正人们讨论康熙朝书法,基本都围绕两个点展开:在整体评价上,言其承接明代帖学正统,"以董为尚",开了馆阁体先河;在原因分析上,认为康熙帝受沈荃影响,推崇董其昌,导致朝野"董书"大行其道。此两点现虽已成为学界共识,但史料与论证支撑明显薄弱。因此,如能借助新见史料及相关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康熙帝确曾师沈学书,尽力还原其历史真实,便可以基本厘清康熙  相似文献   

13.
龙门石窟东山擂鼓台中洞又称"大万伍佛洞",唐代武周时期佛教书刻较为集中,可概分为题额与刻经两大类别,反映了武周时期高超的书刻水平,因长期被龙门石窟北朝题记书刻盛名所掩,故未受广泛重视。今基于书学之视域,从其形制及书体分类、书刻艺术、书写者等角度进行系统分析,深入发掘其书法价值。据武周造字年代及使用规律,推定擂鼓台中洞题记书刻时间,应在695年至698年之间;另据书法风格及相关史料分析推测,擂鼓台中洞刻经与题额的书写者,分别为武周时期著名书家薛曜与殷仲容。  相似文献   

14.
张梅 《现代传播》2017,(11):42-47
在对公共议题中的底层社会共识——即对于社会事实的共识上,对事实判断的评判应在第一层次考察前提的真假,即追求判断与实在一一对应的"经验的真";在第二层次考察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存在正确的逻辑联系,即考察判断之间如何组合,追求推理正确表述的"逻辑的真";而在第三层次考察论证结论的可接受性,从复杂、含混的日常论证中提炼出共性的论证模式,运用包含六要素(主张、根据、支援、正当理由、限定词和反驳)的图尔敏模式,评估更具有"可接受性"的论证;在应用顺序上,"经验的真"或/和"逻辑的真"是考察"可接受的真"的必要条件;在应用程度上,"经验的真"标准将接近1而无法达至1,"逻辑的真"标准为1,而"可接受的真"标准则类似于民事诉讼中的"优势证据"原则,若某一论点经比较被认为更占优势的盖然性时,则该论证被认定为真。总体上,在微博场域甚至推及更为广阔的舆论场中,对公共议题的事实判断特别是复杂判断并不是简单的常识、态度或立场问题,而是包容着对经验、逻辑与可接受性的多重考量。  相似文献   

15.
一、胡佛图书馆史料征集活动经过史料按其形式的不同,可分为实物、文字(包括档案、谱牒、书刊、文件等)、口传、声像四类。美国胡佛图书馆原名胡佛战时资料室,创立于1919年,创办后即在世界范围内征集史料。原收集范围系有关1914年至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与战争所造成的直接影响的史料,后改称为胡佛战时图书室,最后改名为“胡佛战争、革命与和平”图书馆,征集范围扩大,主要为:二十世纪尤其有关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的资料,关于战争方面,主要在战争的原因及影响;宣传与新闻检查方面对于舆论的操纵;政府与劳工管理及资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书作者摒弃了中国文化本位主义,打破纯粹以疆域、族群的界定方法,同时结合社会科学角度,从世界文化的视野阐释由史前时代至当代,"我——他"关系于中国历史上的发展历程、互动和转折。"我者"是指位居中原核心并掌握文字记录及丰厚资源的族群;相对而言,"他者"则被视为"非我族类",僻处边陲。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近现代新闻文献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当下新闻史料数据库的主要建设力量源于当代数字化技术公司、部分有实力的出版集团、档案馆及图书馆.当下的新闻数据库主要存在内容局限于报刊库、平台建设不够成熟、重复建设问题突出、知识挖掘能力欠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要建设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史料库应当采取的措施:加强各单位资源统筹与整合,确保新闻史料库内容的多元性;完善史料内容标引,建立立体化知识系统;实施知识挖掘,打造智能化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8.
杨光 《档案管理》2021,(4):112-114
本文借助"E考据"的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古今文献,选择以"敕书"名室者为典型例案,按照敕体文书源流演变的线索,考证了敕书之室地点位置和形制结构的演变.唐代的敕书库和敕书楼散见于内地县治和边疆寺宇.北宋的敕书楼基本位于县治之内,地点位置应该沿革自唐代鼓角楼旧址,为复宇重楼结构,一般位于办公厅事之前,公宇大门之上.至南宋时,敕书楼逐渐被架阁库取代,仅部分县级官府保留,地点位置和形制结构应与北宋时相近.至明代时,敕书楼原址又改建为谯楼.由于官府内部机构改革和敕体地位的下降,明清敕书之室的建筑主体由北宋单一的地方政府演化为官方和民间并存,并逐渐以民间为主的结构.民间私修的敕书之室多置于富民和臣属私第、儒学、书院、庙宇祠堂等具有精神教化作用的私人建筑内部,规格呈现多样化,土木工程总体都比官修的敕书楼隆重.  相似文献   

19.
正中央纪委日前对10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问题发出通报,包括黑龙江副省级干部付晓光、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司长孙国庆等在内的多名领导干部受到党纪和政纪处分。与中央纪委之前三次通报更进一步的是,此次通报不仅人数更多,而且对违规违纪干部直接"点名"。(12月18日新华网报道)"直接点名批评",加上一个定语"直接",批评是求真务实的,不是故弄玄虚的;是实事求是的,不是模棱两可的;是发自内心的,不是虚于应付的;是充满胆略和正气感的,不是察言观色的;是真刀真  相似文献   

20.
<正>主持人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八处涉及"网络",透过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有关表述,与中国国力同步壮大的中国互联网事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轨迹清晰可见,而在一"网"无前中,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3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微博的异军突起,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