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报纸副刊业呈现出的"传媒套娃"①现象,本文以《重庆晚报》为例,从报纸副刊的定位和创新两方面入手,分析《重庆晚报》在报纸副刊同质化的今天如何因地制宜,找到提高报纸副刊影响力的方法,提高报纸副刊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王前 《新闻世界》2010,(11):73-75
在新文化运动的大背景和文学革命的推动下,"五四"时期的报纸副刊走上了纯文学副刊的道路,宣扬理性精神、对自由的个性化追求是其主体基调,与此同时,文学社团和流派以报纸副刊为阵地进行了激烈的学术争鸣。在新传媒时代,当代报纸副刊也进行着通俗性、草根性、综合性与延展性的探索。本文从"五四"时期副刊与当代报纸副刊的比较研究入手,思考新传媒时代报纸副刊如何突破停滞不前的发展局面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传统上,报纸副刊一直是刊登散、杂志、学评论等纯艺作品的领地。近些年,随着副刊读数量的减少,这种副刊在各种报纸上出现得越来越少,许多报纸压缩甚至取消了副刊版面.也有的报纸在不断探索副刊如何办的问题。根据一些报纸的探索实践和笔的思考,认为报纸副刊可以进行三个方面的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报纸分为新闻版和专副刊版,新闻的特点是“短、平、快”,而副刊则是慢性的,软性的,它的特质是文化。报纸副刊在中国报业史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的《阿Q正传》在报纸副刊中刊载,著名作家张恨水的长篇小说在报纸副刊上连载,五四时期,报纸副刊受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影响,大批提倡民主、反封建的文章成为全国瞩目的舆论中心。如今,报纸副刊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仍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报纸在发展,副刊也在发展,如何在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5.
副刊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5个方面,就报纸副刊编辑如何做到"眼力""手力"兼备,办出一份具有政治性、思想性、时代性、文化性、趣味性、知识性和服务性的报纸副刊提出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高雅的文化品位、高尚的审美情趣一直是副刊孜孜以求的目标。一张报纸,特别是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状态下的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的文化品位如何坚守,它的功能如何再定位,它的表现方式如何创新与发展等,需要我们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7,(11)
报纸副刊如何创新文/魏尧副刊,是中国报纸独有的设置。从副刊可以看出报纸的格调和读者层次。在当今信息泛滥以致形成“信息焦虑症”的时代里,策划报纸副刊传递最佳信息,已经摆在每一个副刊编辑面前。早先那种单发诗歌、散文、小说的作法显然不能满足时代需要。历史与...  相似文献   

8.
高雅的文化品位、高尚的审美情趣一直是副刊孜孜以求的目标。一张报纸,特别是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状态下的报纸、副刊,尤其是党报副刊的文化品位如何坚守,它的功能如何再定位,它的表现方式如何创新与发展等,需要我们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如何办好行业报的副刊,如何提高报纸质量,这是编采人员经常思考的问题.最近有人提出:“副刊可游离主题”、“副刊可独立成刊”的观点,这种观点正确与否,需加以论证、澄清,否则势必影响报纸副刊的发展。为此,必须了解我国目前副刊的发展状况,明确报纸副刊与正刊是什么关系,副刊的在报中的位置,副刊的标准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怎样去办好副刊?  相似文献   

10.
张爱珍 《青年记者》2016,(27):47-47
精彩的版面,总会渗透一种意蕴和审美,这不仅是编辑记者思想境界的展现,也是一个副刊、一张报纸的整体格调的体现。文学性是报纸副刊的精髓所在。一份报纸,若缺少了副刊锦上添花,便有可能失去特定的读者群;一个副刊版面,若墨守成规、寡淡无味,便失去了生命力。副刊要发展,更要超越,定位尤为重要。当下已是网络时代,在澎湃的新媒体浪潮冲击下,如何精准定位办好报纸副刊,值得报纸副刊工作者深思。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报纸新闻版面的扩张,近年来报纸副刊的分量却越来越小,读者群越发狭小。面对这种困境,怎样办好报纸副刊?如何拓展副刊的读者范围?这是近年来困扰副刊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报刊界有这样一句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重视报纸副刊,历来是中国报纸的优良传统.然而,随着现代传媒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途径和手段日益丰富,副刊在纸质媒体中的地位和功能日渐萎缩.面对这种困境,如何办好报纸副刊成为传媒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特质性"的副刊可以探索出许多新路子,摆脱报纸的同质化.所以,副刊并非人们茶余饭后的点缀,它亦有其文化自觉与价值.日前,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会长丁振海就"报纸副刊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的专访.  相似文献   

13.
杨令青 《新闻知识》2006,(10):82-83
在影视媒体、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报纸副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这种冲击,行业报副刊如何适应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彰显品质?这里,结合我们陕西工人报近年来的实践,就此作一探讨。一、适时调整,丰富内容报纸副刊是相对于报纸的新闻主体而言的。传统意义上的报纸副刊,主要是刊载文学作品和学术文章。在人们越来越追求文化多元理念的今天,显然这种传统的副刊定位已经不适应了,文学和学术不再是报纸副刊的唯一支撑,凡新闻体裁以外各种知识性、服务性、娱乐性、趣味性、休闲性的文字作品都可以成为报纸副刊的内容。本报以前的副刊…  相似文献   

14.
郑东青 《今传媒》2013,(2):53-55
本文通过对近十二年发表在核心期刊和各个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学位论文有关"报纸副刊"的文章进行梳理,分析总结了近十二年我国报纸副刊研究四大视角:五四时期副刊研究;副刊的属性、定位;副刊目前的生存困境和新媒体时代副刊如何突围,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当下报纸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副刊的变异和扩张,副刊变革的一个趋势就是专刊化、杂志化、数字化,而在这股变革大潮裹挟下,法制类报纸的副刊如何突围,值得探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一张报纸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一份副刊则能体现一张报纸的文化底蕴。"现如今,在信息多元、阅读快餐化的情形下,报纸副刊如何能吸引读者、打动读者、留住读者,笔者在编辑工作中,苦苦思索着"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读者"这个问题,通过学习、借鉴、思考后,于是,行动起来,在新闻"立报"的身后,探寻副刊"留客"的路径。新闻性——充满时代声音副刊,是相对于报纸"正刊"而言,它是正刊的延伸和深化。好的引人入胜的副刊是对以新闻为主的报纸的重要补充,同样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副刊不能因为是文学副刊,就忽视它的新闻性,社会生活千变万化,报纸不能也不应该远离生活,文学离不开生活,如果  相似文献   

17.
副刊作为报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将报纸的副刊办得更活更好,将精美的精神食粮提供给读者,使读者能在茶余饭后得到一种审美的愉快,是对副刊编辑工作的巨大挑战。报纸要办好、办活、办出特色、要吸引更大范围的读者,副刊的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8.
著名报人赵超构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那么如何让这张面孔生动起来,更有看头,是增加报纸受众群体、提高报纸文化品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许多县市报纷纷把增办和办好副刊当作扩大读者队伍、促进发行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如何才能办好县市报副刊呢?特色是报纸存在的基础,是报纸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县市报要办好副刊,就必须在坚持党性原则、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抓住地方特色做文章。一、要从定位上突出地方特色,贴近读者和社会。县市报副刊的读者定位,应该是本地域的每一位读者。报纸副刊作为报纸新闻版面的补充和延伸,应  相似文献   

20.
办报纸必有副刊,这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在新形势下如何办好副刊却是需要 认真研究的。愚以为,关键在于弄清“fu” 的内涵,正确给副刊定位、定性、定品位, 把办刊指导思想搞端正。 首先必须正确给副刊定位。副者,第 二的,次级的,辅助的。也就是说,副刊只 能作为正刊(新闻体裁作品——报纸的主 体)的延伸和补充,不能以副代正,只能以 副辅正。目前,有些报纸盲目将副刊扩大 化、系列化,甚至错误地提出将报纸副刊 化,这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