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体育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与争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8月30日,国内的权威体育媒体《体坛周报》在为雅典奥运会做盘点时,兴奋地列出以下的论断,“第一次夺得32枚金牌,第一次跻身金牌榜前两名,第一次将获金牌的项目拓展至13项,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奥运会上实现的三大历史性飞跃,标志着中国体育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人可以堂堂正正地宣布:我们,已经是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2.
体育媒体同质化现象严重,唯奖牌至上的报道理念受到质疑,差异化报道更符合不同性质的运动会特点和不同受众的心理需求。固然,获金牌、奖牌者无疑是运动员中的佼佼者,媒体给予更多关注是应该的,但也要兼顾更多的没  相似文献   

3.
李超 《大观周刊》2012,(51):411-412
近些年来,中国体育发展迅速,中国运动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系列的世界纪录也在中国选手面前被纷纷打破,中国正在由一个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然而,在取得巨大的成绩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问题。有些人为了拿金牌、为了利益不惜一切代价,想出种种办法,甚至做出违反体育道德、甚至犯法的事情。这些人争取金牌已经不是为了为国争光,而是为了各自不同的捆绑在一起的利益,这都严重损害了中国体育的荣誉和我国的国家形象。因此,加强对体育界尤其是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运动员的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情操工作已变得日益紧迫。  相似文献   

4.
四年前的北京奥运会,51枚金牌使中国体育代表团荣登金牌榜首位,竞技体育的丰收为中国体育带来了荣耀。四年之后的2012年7月27日,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将在位于伦敦东区的斯特拉特福德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这四年,中国体育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中  相似文献   

5.
体育争议是公共争议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伦敦奥运会"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和"刘翔伤退"事件为例,分析这两大争议中媒体的不同报道偏向,探讨媒体对争议性议题的标签式呈现,指出体育价值观的矛盾冲突是体育争议的核心所在,争议的目的在于建构一种超越金牌、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体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夺得金牌固然值得欣喜,但如果我们着眼于展现体育的文化价值,展现中国人对于体育的热爱的话,坦然接受失败,学会欣赏惜败,也许会产生更好的客观效果。"新的一年就在眼前了。借此机会,首先问候一下长期以来一直关心我关注我的各界朋友,大家新年好!对于我来说,2011年发生了许多事情,不管  相似文献   

7.
汪明  王理略 《新闻前哨》2011,(11):50-51
随着我国快速步入后奥运时代,国家对体育事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即由金牌大国迈向真正的体育强国。这一战略的改变使得体育回归于其自身规律,深受群众喜爱的、参与度广的、尤其是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体育项目代表了体育事业发展的新方向。据此,体育新闻的报道内容与报道方式必须适应新要求,具备新功能,呈现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2008年8月8日至24日历时16天,已圆满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51枚金牌,位列金牌第一,以奖牌总数100枚的成绩,昂首跨入了体育大国的行列。奥运会结束了,但是体育名人效应却在现代社会中日益突出,作为真实记录历史活动轨迹的档案部门,要发挥名人效应,抓住机遇,适时为体育名人建档。  相似文献   

9.
后奥运时代体育报道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我国明确提出了今后的体育方向是从金牌大国逐渐转变为体育强国。北京奥运会的巨大辐射力.使得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的信息成为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且受关注度呈上升趋势。这就给体育新闻报道提出了新要求。后奥运时代的首届全运会,省级党报体育新闻报道在形式上呈现出的细分、多元化、人文关怀等特点变得越来越鲜明。  相似文献   

10.
张锦华 《新闻知识》2005,(12):15-17
10月23日,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在江苏南京落幕。作为“体育的盛会,人民的节日,”十运会创下了多个全运会之最,同时负面新闻之多,也创下了历届全运会之最。从传媒的角度看,这是报道透明度的加强和舆论监督的强势登场。所以当人们在赞叹刘翔的巨星光环、东道主的金牌奇迹的同时,也在感慨媒体监督力量的空前强大。十运会期间,各大新闻媒体体育记对比赛的舆论监督引人关注,使人们在关注比赛成绩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自2008年8月8日至24日历时16天,已圆满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了51枚金牌,位列金牌第一,以奖牌总数100枚的成绩,昂首跨入了体育大国的行列.奥运会结束了,但是体育名人效应却在现代社会中日益突出,作为真实记录历史活动轨迹的档案部门,要发挥名人效应,抓住机遇,适时为体育名人建档.  相似文献   

12.
刘艺萍 《视听界》2006,(2):100-100
十运会,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前最后一次全国综合性运动会,其特殊意义、特殊地位、受关注程度已大大超出了赛会本身。对于体育电视媒体而言,更是把十运会视为奥运会的练兵、实力的展示和媒体的盛会,是体育传媒跳出狭隘的传统体育范畴,在节目探索和实践中拓宽体育范畴、深挖体育内涵、呈现“大体育”概念的绝佳机会。十运会赛场内的竞争异常激烈,而媒体间的打拼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江苏体育休闲频道2004年5月才刚刚成立,年轻,是其劣势也是优势,初生牛犊不怕虎啊!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透过十运会来看我们省内惟一的体育频道——江苏体育休闲频…  相似文献   

13.
黄璐 《新闻战线》2015,(5):193-194
体育部门应该摒弃功利的金牌至上观念,关注运动员、教练员训练比赛成绩的社会效应和社会价值,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增进运动员与媒体间的深度合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媒介融合氛围,促进体育与媒体的共生共赢。国足结束了第16届亚洲杯之旅,央视亚洲杯报道精彩纷呈,为观众奉献了一部诠释中国梦内涵的励志大片,让观众再次感受到足球运动的巨大魅力。球员作为大片主角无疑在其中演绎了重要的戏份。在正赛转播之外,球员的出镜率明显提高,国足球员们和教练  相似文献   

14.
李齐 《新闻世界》2012,(10):128-129
新中国成立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起来。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奥运史上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国家认同是个政治学范畴的概念,而体育虽然属于社会文化活动,但是它与政治的关系十分密切。从国家认同的角度看洛杉矶奥运会的新闻报道,能更好地理解体育在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国家凝聚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在经济增强了,国人精神面貌也有所改变,再靠体育、靠金牌去争形象、争面子、赢声望已经不太合时宜了  相似文献   

16.
郑维东 《声屏世界》2012,(7):117-118
体育营销市场是由体育媒体、体育赛事资源以及体育赞助商共同组成的。体育营销价值的实现最终需要通过体育受众的消费来完成,可以说消费者构成了体育营销的核心,如果没有受众的参与,体育营销的价值便无法释放。中国消费者非常关注体育,日益重视运动和健身2011年底央视索福瑞全国11大城市的体育及体育赞助研究专项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对体育赛事非常关注,超过70%的人表示对体育有兴趣,尤以男性、年轻人、高学历人群居多,一线城市比中小城市更关注体育。消费者不仅对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足球等传统项目  相似文献   

17.
刘培博 《大观周刊》2011,(35):169-169
现代社会新教育的发展,对学校体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从学校教育塑造人的任务、适应未来的需要考虑学校体育的任务,即体育教育除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体育同学校的其他学科教育一样,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之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此次伦敦奥运会,国内各大媒体纷纷派出记者团队前往报道,人数之多,阵容之强,手段之先进前所未有.伴随着中国健儿的摘金夺银,大量精彩的赛事报道传回国内,振奋国人;然而与此同时,却有更多的外国媒体加入到质疑中国的和声中来,把对中国的负面评价(诸如举国体制、金牌至上、将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对立起来等等)传向世界、误导世人.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中国报道团队的兴奋点大都集中在赛事本身,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得我们常常陷入"缺席审判"的被动境地.  相似文献   

19.
倪沫 《青年记者》2009,(24):53-54
体育报道的功利化偏向,是指媒体为了维护或追求某种利益,在素材的选择、观点的表达、情感的偏向和价值判断上有失客观公允的倾向。当前体育报道的功利化偏向,集中体现为价值判断上的金牌主义和情感偏向上的区域主义。  相似文献   

20.
试论体育报道的“地域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把地球变成了“村落”,新闻的地域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仅就体育报道而言,随着体育职业化改革进一步深入,运动员交流更加频繁,体育报道的区域也越来越大。现在,我们更加关注大洋彼岸的 NBA 和地球另一端的英超联赛,特别是休斯敦火箭队、埃弗顿队和曼城队,因为有中国球员“小巨人”姚明、李铁、孙继海效力。但是,在一些大型体育报道中,我们有的记者却不自觉地陷入“地域性”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