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顾婴 《教育》2022,(19):50-53
一、学校德育课程建设针对的现实问题 (一)德育活动零散不成体系 学校以往的德育活动种类繁多,但零散不成体系,师生在活动中目标指向不明确,没有上升到课程的高度,活动没有课程化.课题组以教育戏剧为载体,将其融合到学校德育体系中,从课程、环境、活动三方面入手,整体架构学校德育课程,积极开发德育课程资源、丰富德育载体、创新德育...  相似文献   

2.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高校德育在为社会增添和谐成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实施和谐德育。本文从转变德育理念、充实德育内容体系、更新德育的方式方法、创新德育评价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效地实施和谐德育。  相似文献   

3.
一、"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差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称《纲要》)中明确指出: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两者的概念体系有何差异,我们在此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策划寄语     
新德育课程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是这样界定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小学德育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本线索,涵盖了社会环境(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活动(日常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真正实现了全面的综合.如果撇开这些理论表述而从教学内容来看,对一线教师来说,新德育课程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历史和地理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结构做了如下规定:"从小学至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教[2001]17号)(以下简称"纲要"),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在课程结构中提出: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等以及综合实践活动。高中以分科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特别强调"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的内容。从吉林省的情况看,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重点是  相似文献   

7.
浙江音讯     
日前,杭州市普通教育音乐研究室在杭州市学军中学举行"杭州市高中《音乐鉴赏》音乐教学设计说课交流活动"。来自杭州市县(市)区、直属高中的105位高中音乐教师、音乐教研员参加了活动。说课内容涉及到新教材八个单元,九位老师参加了演讲。说课体现了如下特点:一、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理念;二、注重对教学内容的优化整  相似文献   

8.
综合课程的建设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中开设综合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高中综合理科课程可以概念体系为中心、以主题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环境为中心和以探究过程为中心而构建。在高中阶段开展综合理科课程宜采用如下策略:开展岗位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理科教学能力;高师教育课改协同,设置综合理科(科学教育)专业;纳入校本课程建设,设立综合理科课程研究小组;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寻求课程本土化、多元化;改革教学评价制度,确立多种多样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规定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 :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研究性学习被列为全体学生的必修内容。现阶段实施的综合活动课程是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的具体体现 ,因此 ,对综合活动课程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一、综合活动课程的界定初中综合活动课程是教师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认识规律创设的一种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特点 ,以自主活动和体验为主要形式 ,以获取直接经验为主要任务 ,培养学生创新精…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南汇中学创建于1927年,现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寄宿制高中。今年是该校建校85周年,该校秉承"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以"会学习、能发展,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育人目标,以"立足浦东,提升内涵,发展特色,再铸辉煌"为工作目标,进行了德育、课程、教学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创新。德育——构建高中学生序列化德育体系,该校以德育为核心,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课程——建设了以"天地人"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两年来,常州市的许多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但是,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设课程,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有待深入和完善。为了进一步推进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建设,促进该课程的健康发展,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特举行局属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沙龙研讨,现将主题沙龙研讨的部分情景再现出来,与同仁就综合实践活动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作一交流。  相似文献   

12.
自1996年以来,在市教研室、市教科院的指导下,我校在构建高中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不断致力于研究型课程的研究与建设,开发了“学生课题研究”“科学·技术·社会(STS)”“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研究”“知识论”等七八门课程,并进行了多轮教学实践。现在,我校正进一步探索如何使这些课程在高中阶段初步形成研究型课程的体系,使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方面发挥出更大的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挑战和要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琴 《教育探索》2003,(8):20-21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生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新的课程,它与传统…  相似文献   

14.
陈刚 《中国德育》2014,(24):68-69
正强调知识传授、统一步调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方式需要从"单一"走向"多样"。山东省宁阳一中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学生需求和适应社会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内外资源,优化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初步构建了基础课程、德育课程、校本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等四大课程体系,构建了高中培养多样化模式。建立个别化的教育体系,在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为凸显学校教育体系的德育教育价值,高中学校将"立德树人"与"健康发展"两大教育理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教育局在最新颁布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扩充了体育学科的定义,完善了其核心素养体系,将体育品德列为其中一大重要的考察内容。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育建立体系化的德育目标,并加强高中体育教材的整体德育价值蕴含,这是促进高中体育课程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在高中德育教育中将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策划寄语     
新德育课程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对课程性质是这样界定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小学德育课程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本线索,涵盖了社会环境(时间、空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社会活动(日常生活、文化、经济、政治等活动)、社会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规范、规则、法律、制度等),真正实现了全面的综合。如果撇开这些理论表述而从教学内容来看,对一线教师来说,新德育课程与原来的思想品德课程相比,一个明显的变化是增加了历史和地理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品德与生活》也承载着新理念步入了校园与课堂。近年来,人们在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发现,作为一门新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体现德育生活化、德育社会化的最新理念,改变了以往德育课程和社会课程以知识逻辑体系组织内容,只注重灌输,忽视学生所处的社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存在着与社会生态之间的适应性不和谐、内部各组成要素的匹配性不和谐以及发展性不和谐现象。高校德育内容体系建设必须针对这些不和谐因素,从历史发展、社会需求以及理论基础方面寻求依据,从目标、性质、构成、方法和途径等方面对高校和谐德育的内容体系进行整体建构。  相似文献   

19.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高校德育在为社会增添和谐成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实施和谐德育。本文从转变德育理念、充实德育内容体系、更新德育的方式方法、创新德育评价体系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优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效地实施和谐德育。  相似文献   

20.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结合机械制造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从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多媒体课堂立体教学方法,完善课程综合实践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特色教学多角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把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