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过程”是从自然运动中提炼出的物理模型。它是物理规律建立的基础,也是物理规律和自然运动联系的纽带。自然运动是复杂的、连续的,而物理过程是阶段性的和单纯的。物理过程是从复杂的自然运动中选其一段,忽略其次要因素,抓住其本质特征而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判断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解物理问题离不开判断.在一些物理习题的解答过程中,对物体运动形态的判断,往往构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和核心.因此,不仅要重视判断,而且还要掌握科学判断的方法,从而提高解题效率.下面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相对运动在解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秋发 《物理教师》2008,29(5):63-66
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时总是要选定一个假定不动的物体,以此来衡量其他物体的运动,这个物体称作参考系.事实上,我们总是在研究相对运动——物体相对参考系的运动,原则上参考系可任意选定,但是,在有些情况下特别是处理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间运动关系时,适当地变换参考系,考查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可使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得到简化,从而方便于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为了认识复杂事物的本质规律,我们往往从事物的等同效果出发,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而多粒子或多物体的运动就可以很好地利用等效法.  相似文献   

5.
平抛运动规律是力学中的重点,也是同学们学习的难点.平抛运动规律往往与实验、生活、生产、科技活动、体育运动等相综合。构成丰富多彩的探究性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弄清平抛运动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理清其中合成、分解的关系,注意临界条件的运用。然后根据相互关系列式求解.“平抛运动”中的探究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1.涉及电磁感应的力与运动问题,研究方法与力学相同,要明确研究对象,认清物理过程,进行受力分析,要求定量解决的问题大多涉及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若是匀速、匀变速运动问题,这时的物理过程是:因闭合回路的一部分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运动导体受到阻碍其运动的安培力作用.  相似文献   

7.
探究物理图象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象法是高中物理处理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利用图象解题直观,物理过程清晰明了.例如利用物体的运动图象求解运动规律是处理运动学问题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庆红 《广东教育》2005,(11):24-25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是高考命题热点之一,命题融合了力学、电磁学等知识,注重考查同学们对物理过程、物理规律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高考一方面强调对能力的考查,一方面要求题目贴近生活实际,靠拢新教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在医学、高科技领域有较广泛的应用,常以各种形式引入到高考题目中,但是,不管题目怎样复杂,所涉及的物理过程都变化不大.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是历届高考的热点.高考命题融合力学、电磁学等知识,构思新颖、综合性强.注重考查学生对物理过程和运动规律的综合分析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0.
求物理极值,有两种思路: 1.直接根据物理现象和运动过程分析极值条件,从而求解; 2.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求解.  相似文献   

11.
1蹦极运动的过程 蹦极是一项把生命系于一根绳子上,去面对死亡感觉的最刺激的游戏。蹦极又是一项考验体力、智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具挑战性的空中极限运动,跳跃者站在约40m以上(相当于10层楼高)高度的桥梁、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绑在跳跃者...  相似文献   

12.
解决变力作用问题,关键应找出变力的转折点,确定转折点的状态。从而将物理过程进行分解,根据各阶段运动性质选择合适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学中存在着大量的临界问题.所谓临界问题,一般是指物体的运动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一种物理现象转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者一种物理过程转变为另一种物理过程的过程中,存在着分界限的问题.例如: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的破坏;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绳子断裂,某物体与另一物体相脱离;电学元件的击穿;带电粒子越过电场或磁场的边界;  相似文献   

14.
闪光照片是在一张底片上多次曝光以显现物体运动轨迹的照片,利用闪光照片来分析物体运动过程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它不仅可将短暂的物理过程与现象记录下来并加以“放大”,而且具有直观和简洁的效果.目前教材中所提供的闪光照片已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笔者自制了一个简易的频闪拍摄装置,并利用自己拍摄的闪光照片来分析物体运动过程.  相似文献   

15.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是高考的难点和热点,特别是新的物理考试大纲将动量要求大幅度降低后,这类问题在高考中地位必将更为突出.由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求解时间问题经常出现,而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由于物理知识不到位常常不能解答完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时间问题的求解进行总结和归类,要求学生在解答过程中参照这些方法一一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物体先后经历多个物理过程,由某一初始状态达到某一定态,在发生的多个递进的物理过程中,由于所处的物理环境不同,主要指温度、压力、场环境以及有效长度等若干个物理量发生变化,物体受力特征和初始运动条件的不同,导致物体在后续发生的物理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运动特征,因此各物理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发生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一、正确理解图象的物理意义,利用图象定性比较物理量间的关系 题1 水平推力F1和F2分别作用在同一水平面是静止着的a、b两个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上,作用一段时间后将其撤去,两个物块继续运动一段时间后停下来.已知F1〉F2,两物体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位移相等.由此可知,在两物体运动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高分红 《中学理科》2007,(10):60-60
对称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它显示出物质世界的和谐、优美和均衡.对称本来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点、区域或平面而言,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物理学中许多物理过程、规律都具有对称性,如单摆、弹簧振子在运动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回复力、动量、动能等具有很好的对称性;竖直上抛的物体上升、下降时在时间、空间上也具有对称性;有时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也具有对称性.具有对称性的对象,其相互对称的部分之所以“对称”,就在于它们的某些对应特征相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1蹦极运动的过程 蹦极是一项把生命系于一根绳子上,去面对死亡感觉的最刺激的游戏。蹦极又是一项考验体力、智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最具挑战性的空中极限运动,跳跃者站在约40m以上(相当于10层楼高)高度的桥梁、塔顶、高楼、吊车甚至热气球上,把一端固定的一根长长的橡皮条绑在踝关节处然后两臂伸开,双腿并拢,头朝下跳下去。绑在跳跃者踝部的橡皮条很长,足以使跳跃者在空中享受几秒钟的“自由落体”。  相似文献   

20.
s-t图象不仅可以表示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s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而且能直观地反映做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物理过程,若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则其图象为直线.用s-t图象解题也是解决运动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