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开县是三峡库区消落带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县,利用开县2003~2009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得到基本的数据资料,并在基础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地利用系统进行概括,运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模型进行成库后消落带土地利用结构的假设模拟,最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利用系统结构的合理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开县消落带土地利用系统范围界定在150m~195m之间的水陆混合区域;湿地保护利用模式的模拟状况最优,也印证了进行人工湿地维护,加强库区消落带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无论是湿地保护利用模式还是耕地、林地利用模式的模拟,开县消落带土地利用系统结构合理性等级都只有中等偏下,高等级的合理性结构实现难度较大,而实际的"库中库"模式比耕地利用模式、林地利用模式更为优越,说明开县对于土地及水利规划的结果相对合理。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市中心城市区近50年来有代表性的土地利用类型图为数据源,采用GIS技术分析了上海市近50年来的土地利用总量变化;并在GIS支持下分别计算出相邻时间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状态转移矩阵,利用马尔可夫模型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空间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和定量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保定市满城县为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结合数理统计分析,提取该区域2000年土地利用和土壤侵蚀强度的相关信息,针对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直接影响着土壤侵蚀强度,选择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于优化配置有限土地资源,有效控制土壤侵蚀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利用的结构、布局、质量和效益入手,从分析现有用地结构特点与存在问题出发,总结了内蒙古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的瓶颈,提出了优化内蒙古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的策略,对科学合理利用内蒙古土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122MapGIS为平台,建立县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利用系统的空间分析和统计查询等功能,模拟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本文在对系统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综合处理的基础上,对山西省屯留县土地利用变化及现状进行了探讨,对引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在分析了该县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了基于系统动态监测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6.
利用2001~2010年南安市土地利用和三次产业产值等数据,分析了南安市产业结构、用地结构、土地利用效率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南安市处于工业化中期,土地利用结构与产业结构高度相关,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持续转化为建设用地;地均产值年均增长20.25%,但总体水平偏低;土地产值结构系数农业用地从8.27急剧上升到18.50,非农用地微升,土地利用效率出现下降趋势.最后针对性地为南安市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土地优化配置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土地详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江西省近几年土地利用状况相关资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阐述了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与变化特点,并分析了影响其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江西省的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耕地减少与人口增加矛盾,城镇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促进江西省土地的优化利用,应采取以下措施对策:落实土地基本国策,大力保护耕地;开展农村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整理,挖大建设用地存量;顺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优先保障重点产业用地的有效供应;积极发展节地经济,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与节约利用.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土地科学、地理学与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可以揭示生态安全问题.本文从绵阳市安州区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数量、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这四个方面进行探究,综合得出了近年来安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基于PSR模型对安州区土地利用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安州区近年来生态安全指数值,揭示2012-2016年安州区生态安全变化趋势.结论表明:2012年到2016年生态安全指数从0. 431 4上升到了0. 651 6,上升率为51%,年均上升率为12. 8%,安州区生态安全呈现出变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衡阳市土地利用协调度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土地利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土地高效、集约、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实现.本文构建了衡阳市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土地利用协调度模拟模型,探讨了衡阳市土地利用系统的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衡阳市城乡土地利用系统总协调度为0.533,处于"弱度协调"水平.据此,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土地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土地集约利用与优化问题,是目前国内土地学界关注的热点。文章通过阐述池州市的区域概况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了该市当前在小城镇建设和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池州市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与优化的对策,以促进该市小城镇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1.
以1km ×1km栅格为基本单元,选取交通路网指数、水域指数、学校服务指数、居住影响力指数与地被指数等影响因子,运用GIS技术建立大滁城人居环境指数(HEI)模型,定量研究大滁城规划区人居环境的适宜程度及其空间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大滁城人居环境指数呈现由中心区域向周边地区递减的趋势;人居环境指数与人口密度有着较好的相关性,二者的一次拟合度 R2=0.8361。大滁城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大滁城一般适宜以上的地区132km2,接近大滁城面积的2.96%,相应的人口占大滁城8.75%,其中3.3%的人口聚集在0.78%人居环境高度适宜和比较适宜地区;大滁城人居环境临界适宜地区698km2,占大滁城国土面积的15.69%,相应的人口39.33万,占大滁城总人口的24.21%,人口密度555人/km2,是大滁城人居环境适宜与否的过渡地区;大滁城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3619km2,人口108.91万,占大滁城总面积的81.35%,人口密度为303人/km2,低于大滁城地区365人/km2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典型喀斯特区贵州安顺市为研究对象,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解译出研究区石漠化和土地利用分布图,研究安顺市石漠化区土地利用结构。结果发现:安顺市石漠化和土地利用类型相关性明显,石漠化只发生在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等六种土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石漠化发生率较高。安顺发生石漠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灌木林地、未利用地和草地,其石漠化面积占整个安顺市石漠化面积比例近65.6%,其强度以上石漠化面积占总面积的79.9%。石漠化治理工程应充分考虑石漠化发生的不同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地布设防护林、经济林和草地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3.
运用GPS相对静态测量技术,按照D级GPS控制网的要求,采用边连式的布网方案,设计并实测了黑洼水库地区GPS平面控制网,再通过LGO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控制网平差,获取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数据。该GPS平面控制网的建设将为黑洼水库地区的规划建设和地形测量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滁州市农村土地流转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虽然进程明显加快,但是不少农户仍然存在不愿、不敢、不想流转土地的心态,而规模经营主体又存在土地成片流转不畅、开发资金筹措困难、土地流转期限偏短、自然灾害风险较大、市场有效对接较差等实际问题,从而直接制约和影响了滁州市土地流转进一步发展的规模与潜力。为此,需要从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政府职能、推动非农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加大扶持力度、创新工作思路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推进土地流转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衡量城市土地利用是否协调,需要对城市土地利用系数进行定量的科学评价,而首要的就是要建立城市土地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和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建立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阐述该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方面的应用,并以广东梅州市为例进行分析,得到土地利用的协调度为0.586 9,说明全市土地利用系统处于基本协调。另外,本文还对广东梅州市城市土地利用合理协调发展提出了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建立有效的城市土地利用机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周刚  晏涵 《怀化学院学报》2011,30(11):89-92
从怀化市耕地与基本农田、城镇工矿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生态用地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布局及空间调整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毕节市土地利用现状及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毕节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用数学模型对毕节市土地利用的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毕节市土地利用不尽合理,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的干扰大;农用地所占比重过大,工矿业不发达,区域经济中心地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产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也逐渐受到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尚未出现有关中小城市酒店的空间布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选择沿海城市泉州,运用文献梳理、实地调研与访谈等方法,对其中心市区的三星级以上酒店的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交通区位、城市主体功能区划、经济因素、集聚以及土地因素共同影响酒店的空间布局,并总结出泉州酒店空间布局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为新时期泉州酒店选址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德州市1996-2006年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德州市1996—2006年土地利用变更统计数据,在区位熵计算基础上,绘制了德州市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空间洛伦茨曲线图,分析了该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德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分布较均匀。各县市土地利用结构有一定差异.最后根据结果分析了德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原市因.并提出了土地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地学信息图谱为城镇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研究提供了一种定量化与定位化相结合的信息谱系研究方法.该文选取四川绵阳城市规划区为研究区,在3S技术支持下,基于地形图、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图等数据源,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信息图谱模型,分析了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的主要驱动因子,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