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于晓喜 《考试周刊》2014,(94):114-115
东风风神A60轿车车身电器控制系统中应用了智能电源分配模块,该模块将车上一些继电器和保险集中在一起做成的,利用该模块能够很好地控制一些汽车上车身电器设备工作,包括车辆自动照明系统、大灯高度调节系统、车辆组合仪表、电动防夹车窗、电动后视镜、车速感应式雨刮器等系统。  相似文献   

2.
针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实际需要,文章针对智能车辆课程教学提出了"3193模式"的混合式教学框架,即包括"无人驾驶车辆"慕课、乐学系统和QQ三个平台,MATLAB自动驾驶工具箱,9个案例及3个实验项目。具体阐述了基于ILOS的教学策略设计、学生慕课在线学习、同伴间互评作业,以及基于团队协作—项目驱动的翻转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相比于传统手动驾驶,近年来兴起的无人驾驶智能车辆引起了各界极大的兴趣。"无人控制、自动驾驶",不仅意味着车主对于方向盘、离合器等传统开车必备装置使用频率的减少,还意味着车主将要扮演监控、指挥等新的角色,更意味着人们几百年来的车辆驾驶方式实现了革新和重塑。谷歌vs沃尔沃:无人驾驶智能车已上路在谷歌最新发布的无人驾驶车辆实体模型中,仅有驾驶位和副驾驶位,无方向盘、控制脚踏踏板等传统装置。甚至驾驶位都成了摆设,车主无需坐在车中,只需要对相应的遥控器进行按键操作即可。这款无人驾驶  相似文献   

4.
基于ROS的无人驾驶系统设计与控制是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创新实验课,旨在使学生了解当前无人驾驶技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通过学生自主动手设计无人驾驶汽车结构、控制系统、传感系统、动力系统等模块,自主开发自动驾驶、环境识别等算法,自主制作、调试无人驾驶汽车,从而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增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交通标志是规范驾驶员驾驶的重要指标信息,如何检测交通标志是无人驾驶和辅助驾驶中的关键一环。利用 PYQT 开发一套基于深度学习的交通标志检测系统,系统包括 4 个主要模块:用户信息模块、摄像头采集模块、检测模块和保存结果模块。对比目前主流的深度学习目标检测算法 YOLOv3 和 Faster-RCNN 在交通标志上的检测效果,并采用 YOLOv3 作为系统仿真算法,仿真结果表明,YOLOv3 兼顾了实时检测和检测精度要求,对无人驾驶和辅助驾驶研究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驾驶人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执行过多的非驾驶行为操作,本文设计了一套集合语言识别和车辆控制的车载语音控制系统.系统中的语音识别模块在接收到驾驶人的命令后,会对声音信息进行处理并将结果发送至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则通过CAN通信模块将接收到的命令发送至执行器完成具体操作.文中设计的系统可以让驾驶人在执行驾驶操作的过程中,通过语音命令控制完成一些简单的非驾驶行为操作,从而提高车辆行车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设计了基于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与外界的信息交换)技术的自动泊车系统.该系统由人机交互单元、信号引导单元、车载泊车单元3部分构成.人机交互单元负责输入操作指令和采集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信号引导单元负责提供泊车路径信息与停车信号,车载泊车单元负责控制车辆运行.该系统具有一键存取、身份验证、车位记忆等功能,可用于传统车辆和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新型自动泊车系统.  相似文献   

8.
李露 《大学生》2014,(13):96-97
相比于传统手动驾驶,近年来兴起的无人驾驶智能车辆引起了各界极大的兴趣。“无人控制、自动驾驶”,不仅意味着车主对于方向盘、离合器等传统开车必备装置使用频率的减少,还意味着车主将要扮演监控、指挥等新的角色,更意味着人们几百年来的车辆驾驶方式实现了革新和重塑。  相似文献   

9.
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人类对机动车的操控关系,对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认定产生冲击。大部分学者建议综合运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产品责任和高度危险责任来重新建构自动驾驶模式下的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认定框架。交通事故侵权责任认定不宜盲目要求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承担全部责任,而应通过给自动驾驶汽车加装"黑匣子"和要求车企购买生产者强制责任保险的方式,实现损害救济与鼓励科技发展并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信息量及速度的急剧上升,入侵检测技术必然也随之改变,分布式入侵检测就是一个好的选择。本文构建出一个基于移动Agent分布式入侵检测模型;探讨了该模型的实现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该模型采用“域内集中处理,域间互助协作”的工作方式,将整个受保护的网络划分成若干个域,每个域内是一个完整的中心分析型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域间地位平等,互相协作,共同完成分布式入侵检测。这样以来,既能克服单点故障问题,又便于管理,容易分析判别是本地攻击还是分布式攻击。  相似文献   

11.
无人驾驶网约车这款车可以自动驾驶,还能隔着车辆“透视”前方路口的红绿灯情况。3D量体裁衣间河北省沧州市的一家服装城通过3D扫描和360度立体数据采集,5秒钟就能测量出精准的人体数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汽车行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需求与传统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不匹配的现状,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积极落实新工科建设计划,创新开设汽车工程及其智能化研究生项目制培养模式.随着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发展的教学需求,在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与实践课程中以无人驾驶小车为教学载体,开展从无到有的无人驾驶小车平台搭建、功能设计与课程竞赛等多项实...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很受欢迎,或许是因为司机醉酒、玩手机、超速驾驶而导致车祸频发的新闻不断,与这些不靠谱的司机相比,大家似乎变得更愿意相信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技术。倘若是无人驾驶飞机呢?你还敢坐吗?无人驾驶飞机优势多随着技术的革新和发展,许多飞机已经实现高度自动化,只有起飞、降落,或是遇到强气流等突发状况时需要飞行员参与。既然大部分的飞行任务已经交给了计算机系统,何不打造一架无人驾驶的智能  相似文献   

14.
季淦  肖广兵  张涌 《教育技术导刊》2009,19(10):165-168
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车载虚拟雷达协同定位系统,能够实时显示周围邻居车辆运行状态,包含车速、方向、预警信息等,以提高车辆对周围道路交通环境综合感知能力,降低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系统主要包括支持自组织时分复用(STDMA)通信的车载无线传感模块、虚拟雷达仪表显示、树莓派核心处理单元以及相应的板载通信电路。车辆通过与智能基站进行周围性消息广播,对自身地理位置信息及周围其它车辆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精准估计。在对协同定位系统进行硬件电路设计的同时,还利用Visual Basic对系统软件的工作界面进行设计,能够直观显示周围邻居车辆的运行状态信息,实现对车辆在全球定位系统(GPS)信号弱或无GPS信号下的精准协同定位和显示。系统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精准度,能够为当前智能车辆以及未来无人驾驶的高精度定位服务要求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在无人驾驶领域,依靠数据+算法支撑的智能系统将全权替代人类驾驶行为,无人驾驶汽车也因此具备高度"自主性"。其所引发交通事故侵权致损时,至少在责任主体认定、二元归责原则适用和责任类型划分等方面给现行侵权法提出挑战。而赋予无人驾驶汽车独立法律人格既与法理不符,也难应对司法实践。故我国侵权法宜通过确立三元归责原则体系(过错+无过错+公平责任),建构"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相结合的适用规则,并以建立无人驾驶汽车责任强制保险为配套机制的进路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6.
根据典型热管理系统的车载测试需求进行了传感器选型,选用CompactRIO测试系统作为传感器信号采集平台,设计了Mylab上位机程序框架,在Mylab框架上完成车载测试系统的软件系统编写。测试系统软件用于车载热管理技术相关的数据测试及分析,可以对测试模块和CompactRIO各测试通道的快速配置,实现对车辆行车电脑(ECU)数据和GPS信号的读取,并通过了系统功能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车载ECU使用明文通信,ECU固件易被篡改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载ECU加密通信与身份认证机制,该机制使用椭圆曲线加密算法(ECC)加密通信密钥,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数据,采用哈希算法来验证ECU固件完整性.仿真实验分析表明,该机制具有计算快、安全性高、低成本等优点,能够保证ECU间的安全通信,解决ECU固件易被篡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自动驾驶车辆视野范围强依赖于硬件配置和部署场景的局限性,设计了一个基于IPv6融合人工智能的车联网视频智能处理系统——IPv6_See_Through,利用IPv6的动态自动配置地址以及增强的组播流媒体控制技术,车辆融合多路视频后通过深度学习进行目标检测,进而增大自动驾驶汽车的驾驶感知范围、提高感知信息的准确性,解决依赖自身传感器无法解决的问题,如盲区监测、不良视线检测等。分析表明本系统可保证视频画面实时性与检测准确性,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基于freescale单片机的汽车巡航系统控制器,它能够判断设定车速和实际车速之间的差值,采用PID控制算法,对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进行闭环控制。设计了CAN总线接口,方便系统与其它车载电子系统的通信和信息交换。该控制器结合适当的执行结构,就可以自动保持车辆的定速行驶,减轻了驾驶疲劳,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商莹  郭静 《华章》2011,(16)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抄表技术已不再适合当今物业管理的需要,传统抄表技术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无线自动抄表技术与其相比具有不入户、管理费用低、快速以及避免误抄、错抄等优点.自动抄表是指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来自动读取和处理表数据的一种手段,是提高能耗管理部门自动化水平的需要,也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的必然.本篇论文从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抄表系统收发功能模块的研制入手,讨论在此领域ZigBee无线接入技术的特点及应用,以及具体相关模块的设计与功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