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转复成功后,血液动力学可明显改善,心脏排血指数可增加30%,可使病人临床症状减轻,心悸感消失,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改善。1 临床资料 两例病人,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44岁、50岁。均为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其中,1例病人房颤持续时间为1个月,1例房颤持续6个月。超声心动:1例左房径为  相似文献   

2.
房颤的原因何在?房颤有哪些潜在危险?人们对房颤存在什么样的误区?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心房颤动的简称,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我国房颤患者众多,目前约有800万人罹患该症。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20%以上的卒中归因于房颤。  相似文献   

3.
房颤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大多数伴有快速性心室律,出现心悸症状,加上心房有效的舒张晚期机械性收缩,可能引起血液动力学障碍,导致心力衰竭恶化,进而使房颤病人的血栓栓塞并发症危险增高。  相似文献   

4.
<正> 中风予报是通过血液流变学及中风危险因子综合分析,以作出在近期内是否发生缺血性中风最简易的方法。以往此病大多要等病人症状出现后才能确诊,即使出现了中风先兆症状也给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一旦发生中风,死亡和致残率都较高,因此防患于未然,不但成为医务人员而且也是广大老年病人的迫切愿望。  相似文献   

5.
肺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肺部疾病,为栓子阻塞了肺动脉所造成的病理过程。本病是内、外妇科许多疾病的严重合并症,是肺部疾病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美国每年约有65万人患有肺栓塞。在临床死亡原因中居第三位。在我国蔡柏蔷报道的病理资料中,肺栓塞的尸检检出率为3%。近年来肺栓的塞的发病率有进行性增加的趋势。我院1982~1986年遇到8例典型肺栓塞病人,现将其材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85%的脑出血是由于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硬化而引起,而高血压脑出血约占脑出血的40%,是脑出血的最常见原因,其好发年龄介于40~70岁之间,男女发病率相似。此病临床上大多起病较突然,迅速出现偏瘫、失语和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其死亡率高,后遗症较严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本文搜集我院自1997~2000年收治的  相似文献   

7.
房颤是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为异位性心律失常的一种。且多为持续性。健康人亦可偶发房颤,称为良性发作性房颤。房颤一经出现,对心功能影响尤为严重,因为此时心脏失去了整体收缩的能力,各部分以极快而细的乱颤代替了心房有效统一的收缩。同时心室率快而不规则,以致心室血液充盈不全,心输出量减少,冠脉供血不足,加之心脏工作量和耗氧量的增加,故在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容易引起心绞痛或心衰。病人感到心悸、不安、头晕、。此外,房颤发生后,心房内一部分血液容易发生停滞,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可以引起周围动脉栓塞。体检时,可发现心率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度不一,脉搏强弱不等。心率快,每分钟可达120—160次,并有脉搏短绌现象。其形态特点大致相当于祖国医学促脉或代脉范  相似文献   

8.
德国科学家认为,利用胚胎干细胞移植法治疗中风等脑疾的技术目前还不够成熟,甚至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为此建议慎重使用这种新疗法。据德新社报道,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医院的阿恩特·罗尔夫斯教授介绍说,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专家最近对12名中风病人进行了胚胎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部分病人在接受手术后病情明显好转,但在个别病人身上,手术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其原本正常的肢体行为受到影响,如手臂不能运动等。但瑞典科学家最近进行的一项类似的尝试却取得了明显的成功。罗尔夫斯教授认为,上述尝试出现不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在术前对所…  相似文献   

9.
随着交通运输及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严重多发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危害。这类病人伤势严重而复杂,漏诊率高,处理困难,死亡率高,需要医护人员具有多学科的诊治知识和技能。本文报告我们从1996.9~2000.12月所收治的112例损伤严重、评分(ISS)16分以上的多发性损伤病人的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89例,女23例;年龄7~66岁,平均34.7岁;12岁以下3例,50岁以上21例。 1.2 致伤原因 本组交通事故伤最多85例,其次是坠落伤和机械伤为27例。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血管病的脑水肿、脑瘤脑水肿是神经内科最常见急需处理的问题,是引起颅内压增高的最常见因素。以往对脑出血、大面积脑梗死及脑瘤患者的颅内压增高,应用甘露醇及速尿造成心、肾功能损害及电解质紊乱较多见,尤其我科室以老年病人为主的科室,大多数为70岁以上患者,脱水剂的应用损害肾功能、心功能及造成电解质紊乱,给我们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自2002年开始我们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急性脑血管病113例,脑瘤及脑转移瘤13例,减轻了神经元的损伤,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同时减少心肾功能的损害,平衡了水电解质的紊乱。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中风患者150万,现有幸存者约700万,而这些幸存者中70%~80%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偏瘫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其实,很多中风患者的残疾是可以避免和减轻的,偏瘫就可以通过康复治疗来矫正,但是错误的认识和不规范的方法却成为中风患者走向康复的“拦路虎”。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是指颅内动脉的一支或多支发生部分或完全性的狭窄,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最常见的并发症。在SAH病人中30%-70%可出现脑血管痉挛,严重的脑血管痉挛可造成脑缺血和脑损害,是增加病人死亡和致残最重要的原因。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SAH导致CVS的机制研究有了一些较新的认识,治疗方法也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输卵管妊娠破裂是宫外孕最常见而危及生命的急腹症之一,输卵管破裂可引起腹腔内大出血,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可造成严重的后果。我科近年来成功的抢救护理了10例因宫外孕输卵管破裂的患者。较好的护理配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本组10例中,年龄18-40岁;其中因延误诊断而导致重度休克的有5例,年龄均在18-25岁之间;病人入急诊室时,均有下腹剧烈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收缩压均在10.7KPa以下,其中有2例甚至为零,脉搏均在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5年引进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病人以来,已为几百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均取得了明显效果。填补了我市的此项空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据统计50岁以上的约占50%,70岁以上约占75%,80岁以上约占95.5%,其中约30%的人表现为临床发病。  相似文献   

15.
<正> 肺炎是临床常见病,老年人肺炎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老年人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引起重视。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2年1月,内科住院肺炎病人,20岁以上共计118例,其中老年人58例,非老年人60例。现将两组病人进行比较,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18例病人均在住院期间 X 线确诊为肺炎。老年组年龄60—92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脑梗塞已成为临床常见病之一 ,其临床症状重 ,复发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 .为了探索脑梗塞发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我院 1999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收治的 5 6例脑梗塞病人 ,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 ,现将其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6例中 ,男 38例 ,女 18例 ,年龄 4 0~ 83岁 ,平均年龄 6 2 5岁 ,其中 6 0岁以上4 3例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39例 ,脑血管硬化 4 2例 ,糖尿病 10例 ,冠心病 2 6例 ,风心病、房颤 2例 ,短暂性脑缺血 (TIA) 12例 ,有烟酒嗜好者 30例 .1 2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8例 ,肢体运…  相似文献   

17.
大多数人都知道胆固醇过高的危险,但欧美的一些专家学者最近研究发现,胆固醇水平过低的人同样有危险。研究表明,健康人体内每100毫升血液中必须含有180至240毫克的胆固醇。这是研究人员经过对降低人体胆固醇水平的药物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后得出的结论。在1992年到1999年期间,欧美的研究人员对约5万名年龄在35至70岁之间的病人进行了大范围的临床观察,这些人都被诊断出血胆脂醇过多或是胆固醇过高,据研究人员介绍,其中约有4万人无心脏病史。病人服用了降低胆固醇的药物后,这4万人中有大约800人死亡,死亡原因包括心力衰竭、癌症和中风。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每周吃3次以上垃圾食品的青少年会出现更多哮喘、流鼻涕和皮肤瘙痒等严重过敏症状。英国的研究小组发现,在13~14岁的青少年中,每周吃汉堡、油炸薯条和比萨饼至少3次的,患严重哮喘的危险增加29%,在6~7岁的儿童中,患严重哮喘的发病率则增加27%。另外,快餐吃太多还会增加严重湿疹和鼻炎的危险,比如流鼻涕或鼻塞、瘙痒及多泪等。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垃圾食品中的盐和脂肪容易诱发哮喘。每周不妨吃3次以上新  相似文献   

19.
将睾丸细胞——塞尔托利氏细胞或足细胞移植到脑部,有明显改善中风的疗效,这一结论是美国科学家作出的。 塞尔托利氏细胞覆盖在睾丸细管内壁表面,精子就在其中生成。科学家在试管中仿建中风条条件发现,塞尔托利氏细胞的存在能显示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通常脑细胞在得不到充足供血时会很快死亡,但是能释放塞尔托利氏细胞的物质可使脑细胞存活时间明显延长。 最初,研究人员将实验鼠脑细胞放入培养基中仿建中风条件,然后注入塞尔托利氏细胞,结果发现脑细胞死亡速度明显减缓。随后研究人员把塞尔托利氏细胞直接注射到患中风的实验鼠脑部中,结果实验鼠中风症状明显减轻。 科学家认为,塞尔托利氏细胞不会引起免疫系统反应,因此不仅可用其注入供体自身的大脑,而且可用于其他患者,甚至是女性患者。研究人员同时强调,新方法在大脑基本神经节区域局部中风的情况下最有效。 (《大众科技报》2000年12月10日)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36例60岁以上老年人鼻衄发病原因、出血部位及治疗方法加以分析讨论,发现老年人鼻衄以高血压动脉硬化占首位(占50%),原因不明次之(占25%),鼻腔后部出血占多数(占60%),治疗中,结扎供应血管3例(占8%),烧灼局部出血点4例(占11%),前鼻孔填(?)10例(占28%),前后鼻孔填塞19例(占53%)。文章指出,老年人鼻出血多全身因素引起,部位多发生于鼻腔后竭,采用前后鼻孔填塞疗法并适当延长填塞时间是治疗严重老年人鼻腔后端出血经济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