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得到了长足发展,为稳定动物及动物产品供应、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类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设一支与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相适应的现代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是构建强大的国家公共卫生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深入分析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文章阐述了构建现代化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本思路,提出要统筹现有资源力量,强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体系疫病监测、应急管理、检疫监管、技术指导、信息技术运用、科技支撑等核心任务建设,建设机构完善、人员到位、基础设施完备、能力匹配的动物疫病防控支持保障体系,为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物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学会》2020,(5)
现代社会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影响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成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了应急科普机制缺位、法律法规保障不足、应急科普不受重视、公众科学素养欠缺等问题。该文围绕我国应急科普体系的构建,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借鉴海外经验,提出完善《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多方工作协调机制,打造专业化队伍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阶段,辅导员作为高校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及辅导员面临的挑战,分别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开展大学生心理普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四个方面,探究高校辅导员如何助力高校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的高校学生工作。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中国不仅及时控制了疫情的扩散,国内生产生活也已逐步恢复正常。在疫情阻击战的"中国答卷"中,中医药全面、全程参与疫情防控成为此次抗疫的亮点与特色。但面对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医药参与防控的储备和应急能力均存在不足,尤其是在中医药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应急救治制度、专业人才培养、应急科研体系与平台建设、应急战略资源储备等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加强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的中医药应急防控体系建设,不仅能提升我国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防控能力,也是保障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与生命健康的必然需求。文章结合中医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的实践经验及历代抗疫智慧,分析其中亟待解决或完善的薄弱环节,就如何加强我国新发突发传染病中医药应急防控体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用标准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信用标准化体系建设,对加快"诚信山东"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山东省信用标准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处在初步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进一步完善山东省信用标准技术支撑体系,应加大标准化宣传力度,做好研究和培训工作,加强政府推动,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提供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加强标准管理与维护。  相似文献   

6.
动物疫病监测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基础,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标志;也是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决策的重要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更是我区畜牧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正视动物监测工作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疫病监测,是畜牧业生产安全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重要保障。文章对动物疫病监测概念、意义和作用、以及目前我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问题和需要完善等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抗击疫情凸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刻不容缓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2019年12月起,快速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国,威胁着人民生命健康,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疫情发展和防控成效不仅直接影响个体身心健康,也会影响政府信任、人际信任、风险沟通、经济信心、消费行为、社会心态等社会心理行为。在疫情防控,以及国家应急管理和社会治理中,亟待完善和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议及时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将社会心理服务保障体系纳入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应急管理社会心理服务专业队伍,引导社会力量规范有序发挥作用;充分发挥网络和信息化技术作用,实现应急管理中社会心理服务需求与资源的精准对接和精细化管理;加强应急管理心理学研究,为完善治理体系、提高治理效能、提升治理能力提供知识积累和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8.
农业气象灾害保险与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以气象灾害险为主险,我国在农业灾害风险机制上,目前还处于不够完善的状态,由于气象灾害保险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导致农业气象灾害保险尚未被正确规范,为了促进农户在收入的增加,并让气象保险进入正常的商业化的运作,我国应加强农业的气象灾害保险制度,完善农业气象保险的标准体系及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业气象的风险防御,配合政府加强防灾害能力的建设工作,培养气象灾害知识的专业人员,并加强农林气象灾害保险组织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9.
摘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环境和气候的不断变化,国内外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直接威胁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今年人感染H7N9禽流感以来给养殖业和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成为事关公共卫生安全的政治问题,备受关注。因此做好新形势下我市重大疫病的防控,完善与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庞海珍 《科教文汇》2009,(34):212-213
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安全问题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关系到档案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档案数字化的内涵;探讨了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如保护意识淡薄、技术系统不可靠、管理不完善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加强档案人力资源建设、提高档案安全技术水平、完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档案安全管理等。  相似文献   

11.
加强环保执法工作是适应当前环境形势发展、保障环境安全的需要,是政府依法行政、党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但目前,环保执法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扩大宣传、加强执法能力建设等途径确保环保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浅谈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防控难度大,在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和疫苗的情况下,我国通过最全面彻底的、以"非医疗干预"手段为主的防控举措,全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科学防治、精准防治,有效遏制了本土疫情,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效。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我国各级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了诸多短板和不足。文章梳理了现阶段我国疾控体系、公共卫生法律法规建设、卫生应急管理政策保障3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新时代疾控体系的职能任务发展、关键科研技术建设和专业人才资源储备3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畜禽疫病防治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论述,以此提高人们对畜禽疫病防治工作的认识,来唤醒全社会都应关心和重视畜禽疫病防治工作,并采取各种强有力的有效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疫病防治综合条件,建立协调、稳定的畜禽疫病防治工作新秩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畜禽疫病防治工作的需要,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北京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探询其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联盟政策及推动全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调查研究表明,北京农业科技创新服务联盟在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成效,在组织构架、规模和布局、技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根据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的基本要求,应加强联盟公信力和专业管理团队建设、优化联盟结构和行业布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农业植物检疫工作在监测体系建设、阻截防控、执法能力、国外引种检疫等方面取得成绩。针对贸易往来频繁,云南特殊的气候条件、地理区位等,疫情扩散蔓延风险加大,为积极有效应对,文章提出健全疫情网络体系建设、加强防控指导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野生动物疫病暴发成因及其防控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野生动物疫病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各国的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不断加剧是导致野生动物疫病频发的重要驱动因素。气候变化改变了疫源动物、媒介及病原生物的分布区和栖息环境,为野生动物疫病暴发、流行和侵入创造了条件。人类活动加剧增大了疫病在人、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之间交叉感染的概率和疫病传播速度,加大了疫病暴发、流行的风险。为应对日益严重的野生动物疫病重大挑战,亟待加强和完善我国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和防控体系建设,提升对野生动物疫病的研究、监测、预警、干预和防控能力,服务国家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17.
对青海湖区野生鸟类禽流感疫情防控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杰  何玉邦 《青海科技》2006,13(1):8-10
本文简述了2005年5~7月青海湖区发生的野生鸟类禽流感疫情及采取的防控措施,并对今后加强野生鸟类疫病监测防控工作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我市2007年生猪“高热病”疫情流行特征及流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动物疫病防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治对策。方法:对2007年我市生猪“高热病”疫情资料以及当年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生猪“高热病”是外源性疫源传入,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感染为主并混合感染多种病原引起;疫情区域相对集中、疫点呈点状散发、疫情传染速度快、各种日龄猪均可发病和死亡、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为特征;疫病应急技术贮备不足、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群众防疫意识低等原因导致疫情迅速扩散。结论:科学处置疫情、加强消毒灭源、强化免疫接种、加大防疫监管等综合措施是有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9.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分别从企业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了其融资渠道存在的障碍和制约因素,提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业,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用体系和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是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全面渗透到我们的各个方面的生活中,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格局和态势。在全新的网络经济时代,存在网络自身脆弱、易遭病毒或黑客入侵、交易方恶意违约等问题,网络金融信息已经成为新型犯罪的重要目标,影响着经济秩序的稳定。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和完善有效的信息安全应急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